三角戏

三角戏

三角戏,是一种起源于江西的传统戏曲艺术。约明清间传入福建光泽和邵武,在当地又称“家庭戏”“三子戏”等。历代光泽和邵武艺人在传承演绎三角戏时把光泽和邵武民间的茶灯戏、花鼓灯、游春戏、民歌融入其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多源性地方剧种。也是江西特有的戏种之一,深受大宗喜爱,希望的一传承和发扬。

戏曲名片

  • 中文名三角戏
  • 地    区江西,福建
  • 外文名Triangle play
  • 起    源明朝
  • 分    类戏曲
  • 特    色民俗文化

基本概述

三角戏是一种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邵武、光泽、建宁、泰宁等地。
起源于江西,明清间形成。初仅小生、花脸、花旦三个脚色,故名“三角戏”。后逐步发展为“七子班”,即由小生、小花脸、花旦、青衣、打鼓兼手板、打大锣及小锁、打小锣兼杂务各一组成。伴奏仅大锣、小锣、咚古、北古、木鱼、小钹等六件打击乐。“三角戏”以江西地方方言为主,“旦、丑”也使用普通话和土话,语言恢偕风趣,早期三四个人便可演出,叫“三角班”。“三角戏”在发展过程中,经艺人们不断完善,慢慢发展到七人,并加入了笛子、胡琴、二胡等传统乐器。使人看后轻松舒畅,因而民间流传“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越看越喜欢”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三角戏作为独特的地方剧种,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1952年,邵武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邵光剧团。由老艺人罗雪官任团长。1954年8月,邵光剧团作为建阳地区三角戏代表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1956年11月,邵武县三角戏剧团正式成立。开始对三角戏进行整理,记录整理由丁德山、罗雪官等老艺人口述的传统剧目多种;并对原某些剧种的音乐曲牌以及表演程式进行改革探新。1957年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232场,观众近10万人次。1960年元旦,剧团改名为邵武山歌实验剧团,首次演出经移植改编剧本《刘三姐》。唱腔采用传统曲调,并巧妙地融入一些邵武山歌,使歌曲更富有委婉高亢的地方特色。1961年,相继演出《乔老爷奇遇》、《鸳鸯谱》、《安安送米》等剧目。同年,传统小戏《看相》、《小放牛》参加地区青年演员比赛。1962年山歌实验剧团又改为三角戏剧团。同年,该剧团推出《沙子岗》、《棒打鸳鸯》参加南平地区汇演。1963年春节期间,首次演出大型现代戏《三世仇》,在学习《刘三姐》传统曲调上更臻成熟,曾在邵武、光泽、资溪等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1964年初,根据全国财贸系统红旗单位邵武沿山粮站的先进事迹创作的《沿山红路》,曾先后参加南平地区和省首届现代戏汇演。10月在邵武上演《江姐》,全剧音乐基调采用歌剧《红梅赞》,又套用一些传统曲调,或以传统曲调为基础进行再创作;道白一改传统的“土官话”,采用标准普通话,整个剧目自始至终成为歌剧化的三角戏。1965年,向江西赣剧院学习演出的《小保管上任》和《怎么谈不拢》两剧,从表演的戏曲化到唱腔的传统风格以及这两者的和谐统一,堪称三角戏的范本。1972年,由吴木金等创作的《隘口》,参加省戏曲会演,获演出三等奖;1974年,由吴国豪等创作的《笔杆枪》、《阵地》、《出城记》参加省戏剧会演,其中《出城记》获演出三等奖。1983年,黄启明等创作的《小巷人家》参加首届农村剧团会演,该剧录像于1985年8月由福建电视台播映。

历史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由闽、赣交界武夷山脉一带的花鼓灯与民间小调发展起来的三角戏,从江西赣州、抚州等地区传入闽北后,广泛流传于邵武、光泽、泰宁、建宁、清流、建瓯等县,并与各地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地方剧种。因早期演员只有“生、旦、丑”三个,故称“三角戏”,又称“三小戏”。
清初,建宁县客坊中畲村,有一姓刘外号“猪母”者,因到县城从艺,被族人视为“贱业”,革除姓氏,逐出祠堂。他便在建宁县城留住,并另组戏班,人称“猪母三角班”。清中叶至清末民国初,是三角戏盛行时期。早期艺人多为赣东人,后多由浦城当地人搭班结社,作流动演出。
民国后期,增加了净、末、贴等几个角色。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三角戏开始出现一些固定的班社,在邵武有“保保仔班”、“草头班”等,在光泽县有“细红班”、“连顺班”、“学云班”、“麒麟班”等,戏班多在农闲季节与春节期间在农村演出。三角戏多演家庭生活及以婚姻故事为题材的剧目,诸如《桃妹反情》、《姐妹看郎》、《姑嫂观灯》、《何叶调情》、《金莲送茶》、《打皮条》、《十转情》等,因此被当局视为“有伤风化”而遭到禁演。三四十年代以后衰落,只在偏远山乡流行。民谣唱道:“没有皇帝没有官,穷人越看越心宽。”“男人看了三角班,锄头耙子放山间;女人看了三角班,房门窗户忘了关。”民国34年(1945年)春节,闽浙赣游击队在崇安县演出三角戏《凤凰山》等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角戏得到复苏与发展。1953年,邵武县成立邵光剧团,开始吸收女演员。老艺人罗雪官等口述120多个大、小传统剧目。1954年,《姑嫂观灯》、《挖笋》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1956年11月,邵光剧团改名为邵武县三角戏剧团。1960年元旦,剧团又改名为邵武山歌实验剧团;1962年,恢复为邵武县三角戏剧团。1964年,根据邵武县沿山粮站先进事迹创作并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沿山红路》参加省第三届现代戏会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一度改为“红卫”民歌剧团。1969年2月被撤销,艺人全部解散。“文化大革命”后,邵武三角戏剧团改为越剧团,在邵武县农村仍有几个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在零星活动。清流县供坊乡的三角戏民间职业剧团则比较健全,有二三十名演职员,1992年5月,排演折子戏参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的乡文艺会演活动。1993年,剧团被列为该县文化《芳草计划》试点,1994年,剧团还到江西省石城、宁都等县巡回演出。 

相关传说

(1) 古时候在竹乡的一个小山村,有位牧童长年受雇砍柴、放牛。有一年寒冬,大雪封山,无法打柴,他在一个盖满雪的岩石上伤心哭泣,泪水溶化了石上的积雪,那山里的狐仙深受感动,便变成美女,唱起戏来,解牧童之闷。太阳出来了,狐仙对牧童说,别打柴了,去唱戏吧!唱给村民听,为受不平待遇的人唱吧!此时,正巧田公元帅路过,听到山里有唱戏的声音,十分喜欢,便上山与他们二人配合,合成三人唱的戏。田公元帅扮生,狐仙扮旦,牧童扮丑,于是就有了三角戏。
(2)相传300年前,有一位江西的青年农民上山砍柴,唱起山歌驱愁解乏,美妙的歌声吸引了一只住在这座山上狐仙,她化成一个美丽女子来对歌,从那后两人天天对歌助乐。有一天,田公祖师(中国戏剧的鼻祖)从此经过,听到山间唱戏的声音,兴奋不已,走上山与他们配合变成三人唱的戏,慢慢发展成了三角戏。后来他们来到福建省邵武民间演出传艺,使邵武三角戏开始得到发展。传统的三角戏旦角出场与其他剧种不同,是背朝观众倒退出来的,其原因就是狐仙害羞怕见人。“三角戏”是由“生、旦、丑”三种角色组成民间小戏,大都取材于农村日常生活,多为家庭纠葛、男女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三角戏”多为喜、闹剧,故又称家庭戏,剧中人物多为农村的夫妻、兄妹等,还有极少的员外。
(3)三角戏出现于明朝嘉靖年间,源于江西的“采茶灯”
(4)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江西的采茶戏分两支向外发展,一支向浙江演化成睦剧,另一支向福建演化为邵武三角戏。

艺术特色

三角戏小戏和折子戏

三角戏有一个特点,就是小戏多。小戏和折子戏有《进店》、《砂子岗》、《三字经》、《送表妹》、《卖樱桃》、《取学钱》、《挖笋对诗》、《大反情》、《看相》等。大戏仅有《凤凰山》、《白扇记》、《毛蓬记》、《过界岭》、《桃妹反情》等几出,在140多个传统剧目中所占比例很小。小戏角色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为主,而没有小生、小丑或两个小旦的戏。大戏的角色可多至7人,主要是增加老生和青衣的人数。戏曲的“生旦净末丑”五人行当中,唯独三角戏没有“净”(大花脸)这个行当。

三角戏音乐唱腔

通用曲调和单用曲调。在配合剧情节发展、人物感情变化时,节奏上分为紧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等。唱词通俗易懂,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常重复一遍。后台乐器有冬鼓、北鼓、大锣、小锣、小钹、木鱼及弦乐等。服装、道具也简单朴素,只有裙、衫、袄等接近生活的服装。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活泼自由,没有严格的程式。旦角手不离绢帕,生角手不离折扇,丑角则手不离烟管。丑角表演朴素自然,走矮桩步,摹仿许多动物形象,充满生活情趣。演员台位呈三角形不断变换,一个演员上台到中央唱前两句,后台过门时,另一个演员从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着又是打击乐过门,最后一个演员便从台中央走到台左边唱第四句。看似单调,却也保留着民间原始艺术的纯朴性。

三角戏乐器

三角戏乐器以咚鼓、北古、大锣、小锣、木鱼、小钹为主。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活泼自由,没有严格的程式。旦角手不离帕,生角手不离扇,丑角表演朴素自然,走矮桩步,摹仿许多动物形象,充满生活情趣。演员台位是呈三角形不断变换。角色上台到中央唱第一句,接着是打击乐过门。过门时,演员由台中央走到台右角唱第二句。当第二次后台过门时,演员从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着又是打击乐过门,演员便从台中央左边唱第四句。看似单调,却也保留着民间原始艺术的纯朴性。

三角戏唱曲牌

分两类:一类为本戏通用的曲牌,如《湖广调》、《南调》、《四平调》等;一类为仅一本戏单用的曲牌,如《双功夫》、《长工歌》等。各种曲调又可分成多种板路。传统剧目有《青龙山》、《凤凰山》、《白扇记》等一百七十多个。

其他相关

闽北三角戏
采茶戏有两个发源地:一是赣南九龙山茶区。二是赣东铅山县武夷山茶区。(而武夷山茶区实际上是包括武夷山南坡的崇安、光泽、建阳、建瓯等古代著名产茶地)。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是武夷茶北销的重要集散地,采茶歌舞十分活跃,所以说武夷山茶区孕育着采茶戏的雏形。
闽北三角戏一般无专业剧团,是由半农半艺的山区农民在农闲或节庆期间组织排练和演出。其基本形式是由6至12个姑娘手提茶篮灯与一小丑载歌载舞,唱《十二月采茶》、《姑嫂观灯》等曲子,然后再在简易舞台上演些“二小”、“三小”戏,如《打猪草》、《下南京》、《三伢(矮)放牛》等。也有不用茶篮灯而用竹马灯的,加上一个插科打诨的小丑就可以直接演唱戏文。而由专业艺人组成的、有一定规模的剧团,则可以演《凤凰山》、《青龙山》以及蔡鸣凤、喻老四系列剧,同时也演“三小戏”。从戏文内容来看,小戏仍未脱离歌舞范畴。而大戏中表演的故事,则多发生在鄂东山区,如黄梅、麻城等地。光泽县老艺人罗运芳,在一次戏曲会演期间曾与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对戏,可同演许多共同剧目。邵武、光泽等县三角戏艺人还会用赣南客话演出《磨镜子》一剧,以及描写赣南风光的《双福船》等。
从音乐上来分析,闽北三角戏的主要锣鼓经叫“湖广调”,带有原始板腔体结构的主要唱腔也叫“湖广调”,这就说明了它的“籍贯”。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