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舞蹈

舞蹈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不应主观随意。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所教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舞蹈初学者通常十岁左右。

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善于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但不容易理解老师对舞蹈动作的理论解释和分析。因此,小学生应多采用直观教学(即教师给予学生反复的动作示范)。此外,初学者在做动作时往往自我意识迟钝,不善于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自我纠正。因此,教师应耐心细致地逐一纠正学生的错误。

一般来说,两年以上的舞蹈训练基金会的学员或学员通过实践提高了对舞蹈运动的认识,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纠正自身运动缺陷的能力也相应提高。这时,教师除了必要的示范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恰当的舞蹈动作理论分析,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跃升到理解知识,促进类比回归。此外,教师在培训中可以加强口头提示,帮助学生纠正动作,从而节省时间。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们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使科学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实践证明,当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相适应时,学生能快速、正确地掌握所教舞蹈动作,自觉、及时地练习舞蹈动作,纠正各种问题,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新动作

(1) 教师在讲授新动作时,首先要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同时要求教师明确动作的规格和要领,讲解动作的形式和用力的方法。老师的讲解要简洁,说话和练习要更仔细,大部分时间要花在重复练习上。

(2) 应逐步提出行动规范和概念。在教新动作时,我们不能完成第一次服务,把所有的要求都交给学生。这样,不仅学生记不住,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先掌握一个新动作,再把它做得更好,最后把它做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地逐步改进。以跳跃为例:学生在学习之初,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跳跃动作升降方法,然后要求正确的旋转方法,即正确的举重方法和重心,然后逐步要求舞蹈姿势、速度和旋转次数。一些简单动作的规格和要领可以在几天内提出,如手的位置、腰部的动作等,有些动作只能在几周后提出,如踢、盖、转、转等。而有些动作甚至需要连续几年的训练,并且不断的提示,比如飞脚、蹦极等。教师只有熟练掌握舞蹈动作的教学程序,才能自信,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学生逐步掌握每一个动作。

(4) 教师在讲授新动作或新技能时,应认真备课。学生往往先入为主。纠正一个动作开始时形成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例如:翻身容易出现腰塌、臀部翘起来的问题。如果它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很难改正。正确地掌握新动作,对于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很重要,掌握好新动作,然后上升到优美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新动作之前,必须记住新动作的规格和要领。

(5) 在教新动作、新组合时,要注意节奏和动作。不要老是当着学生的面翻阅课本教书。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记住动作和节奏。

(6) 当教一个新动作时,你可以先解释这个动作,然后再解释节奏。你也可以通过老师数节奏让学生练习,然后在练习中加入音乐。一些难度较大的技巧,如翻滚、飞脚、纺锤等,可以先练而不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练音乐。

(7) 教师在讲授完一个新动作(即使只是动作的某一步)后,应在课堂上选择一个能概括全班学生实践动作的位置,观察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以便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他们练习这个动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