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傩戏

安徽傩戏

 安徽傩戏是安徽省古老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带。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戏曲名片

  • 中文名安徽傩戏
  • 分    类戏曲
  • 地    区安徽

剧种发源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傩戏 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困难。

安徽傩戏贵池傩戏

贵池傩事活动,源于民间对梁昭明太子萧统(被当地人尊为‘鬼神师’、‘案菩萨’、‘土主’)的祭祀。每逢八月十五日萧统生日,府城和四乡傩队(班社)举行“中秋迎神赛会”;而在乡间又多在元宵节期间即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日的单日举行隆重的傩仪祭祀活动。乡傩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贵池傩戏演出共分傩舞、傩戏、致吉祥词3个部分。
明嘉靖《池州府志》对贵池傩戏活动内容有较明确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 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贵池傩戏演出为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也就是在正戏的前后,必须有“请神”和“送神”仪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请阳神”、“朝庙”等。
主要剧目有《刘文龙》、《孟姜女》(《范祀梁》)、《章文显》、《摇钱记》(《摆花张四姐》)、《陈州放粮》、《花关索》、《薛仁贵平辽记》、《包文拯犁田》、《宋仁宗认母》等。贵池乡傩唱腔分傩腔(为主)和高腔两类,傩腔属花腔小调,山区流行的山歌、号子、茶歌、门歌、连花落等民歌俗曲,其基本结构一般由呼应式的乐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的单段体,表达功能较强;高腔的旋律与当地的目连高腔基本相似,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腔调结构多为“字稀腔长”,并有大段行腔,戏剧功能强于傩腔。演出前后有隆重的“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朝庙”等傩事仪典。演出程式各宗族大同小异,大次序为迎神、傩舞(舞伞等)、报戏名、傩戏剧目、吃腰台、傩戏、傩舞(《舞回回》等)、送神。傩舞源于原始巫舞,常见于古代举行的“大傩”(一种驱鬼逐疫的祭仪)场面,逢元宵节和中秋节演出。傩舞作为傩戏早期的祭祀形式,由“扮会迎神者”戴各角色面具扮神所跳的舞,俗称“跳傩”。贵池傩舞演出剧目有《舞伞》、《舞滚灯》、《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出将》(又称《杀四门》)、《舞判》(亦称《判官捉小鬼》)、《舞旗》、《招财进宝》、《三星拱照》、《舞回回》、《关公斩蔡阳》(亦作《关公斩绍蝉》)、《童子拜观音》等。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锣鼓伴舞,具有夸张、粗矿、朴实的风格,气氛热烈。贵池傩戏不用丝竹乐器,一般只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少数班社也用琐呐吹奏。其演出程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乐器等都是我国戏曲种类中极为原始、保存最为完整的剧种。其演出团体又是一种独特的封闭式演出体系,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业艺人,属于纯业余的班社(队),由各宗族自行结社,演员皆由各宗族按房头摊派男丁担任,由艺人口传心授,父子相传,宗族师承;其剧目唱腔互不交流,世代沿袭,自成一格,很少受外来影响,至今保持着古朴粗矿、原始蛮赫的风格,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贵池则被誉为“中国傩戏之乡”。 

安徽傩戏徽州傩戏

傩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份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汉代 就开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函也大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先祖、祈福求安、 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戏曲形式,形成傩戏。
徽州傩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则扮戏相从,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其它县也是 如此。如果说春祀傩仪尚带有古傩驱鬼逐疫意义的话。在民间迎神赛会中出现的傩,侧纯粹是一种娱乐了。明嘉靖时,歙、休宁县二月二十八日举行纪念汪华的游行 活动,人们戴着面具,在队伍中边歌边舞,即为傩戏。婺源县是徽州诸县傩活动最为兴盛的县份,历史上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往往狮傩同游,一边 舞狮,一边是傩舞,以酬神娱人,故有“狮傩会神”这称。
大约从清中叶开始,傩舞向傩戏方面演变。清光绪年间,休宁茗洲吴氏春秋二祀请傩戏演员来演戏成为宗族定例,并且是搭台演戏,显然吴氏的傩已经是舞台表演,成为傩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州地区文化部门曾对徽州傩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傩文化至今在徽州地区仍有比较多的遗存,既有舞,也有戏。系统保存了傩由祭祀舞蹈到舞台戏剧的演变实态。 

中国傩戏之乡

贵池傩戏蕴涵着典型的社祭色彩和宗族色彩,且深受儒、佛、道三教的渗透和影响,数百年来,当地朴实的山民们以这同样朴实的艺术形式娱神娱人,以这宗教式的歌舞展现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尽展了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贵池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它以戏曲演出的形式出现,娱神娱人,“人神共赏”。贵池傩戏流布在佛教地九华山北麓的贵池县境内方圆百十里偏僻清寂的山区,主要流传在诸湖姜、茅坦杜、唐、元四章,刘街姚、汪、刘、桃坡王、谢、潘、柯、叶、邱、吴,棠溪韩姓、吴姓,清溪汪、程、杨等十几个大姓宗族中。近些年来发现的贵池傩戏是国内迄今为止在演出形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代戏曲。
贵池傩戏有其独特的封闭演出体系,它无职业班社,几乎都是各氏族各自为戏,互不交流,数百年世代沿袭,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亦很少经文人加工,风格古朴粗犷原始蛮赫,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这些珍贵的活化石,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宗族结构、民风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主要剧目

安徽傩戏演出剧目繁多。据我们实地考察,傩舞有《舞伞》、《舞滚灶》、《打赤鸟》、《魁星点 斗》、《舞古老钱》、《出将》(亦称《杀四门》)、《舞判》(亦称《判官捉小鬼》)、《舞旗》、 《招财进宝》、《三星拱照》、《舞回回》、《关公斩蔡阳》(亦作《关公斩貂蝉》)、《童子拜观音 》等。正戏有《孟姜女》(亦名《范杞良》)、《刘文龙》、《章文显》(亦称《章文选》)、《摇钱 记》(亦名《摆花张四姐》)、《陈州放粮》、《花关索》和《薛仁贵平辽记》。其中《刘文龙》和《孟姜女》二本为大多数氏族搬演,其他剧目只是个别氏族搬演。另外,安徽傩戏尚有《包文拯犁田》、《宋仁宗认母》、《斩泾》、《姜子牙钓鱼》四本正戏业已失传,尚待进一步查考。正戏剧目大多源于明代的说唱词话,有些甚到完全相似或相同。这些戏本唱词以七字齐言体为主,少数为十字,个别剧目有长短句。剧本结构为一本十数出(亦作‘回’)或数十出,篇首有“报台”(题目),由角色在台前以四句或八句诗作引子,紧接幕后便有人问:“这子弟搬演谁家故事?”角色回答:“搬演……”然后以几句诗概括全剧故事梗概,颇似南戏结构。贵池傩戏同一个剧目,各氏族演出本和演出次序均有差异。
贵池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以“悦神”为目的的傩舞与吉祥词;傩舞由《舞伞》、《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舞回回》、《舞滚灯》、《舞判》(亦称《判官捉小鬼》)、《舞芭蕉扇》等十余种。吉祥词由《新年斋》、《问土地》、《问社公》和《散花》等。另一类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又称“本戏”);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摇钱记》、《陈州放粮》、《花关索》和《薛仁贵征东》等。另有《包文拯犁田》、《黄太尉》、《斩泾》、《姜子牙钓鱼》等剧目已失传。 

表演艺术

安徽傩戏演出分三段体,即傩舞、正戏、吉祥词,颇类宋金杂剧的演出形式。安徽傩戏中的吉祥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视为内涵复杂的傩仪。

安徽傩戏角色行当

安徽傩戏角色行当分列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亦颇似宋代南戏以末净为首的排列顺序。这些角色分别由宗族内部选派男丁扮演,女子因宗法关系无缘 染指。每年只在农历正月人日(初七)至元宵演两三夜,也有氏族演三四夜,但都在单日演,个别氏族如元四章姓因宗支多,自初七起连演十夜。

安徽傩戏舞台美术

傩戏都在本宗族祠堂内搭台(只有元四章姓不搭台)演出,桃坡乡新开、新村、邱村、叶村、潘村等杂姓共一副面具(俗称“脸子”),轮流到各村(姓)祠堂演出。扮演者均戴木制油漆彩绘面具,表演古朴粗犷,颇具古风。由于各氏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情况不同,因此,脸子数量分别有四十八块、四十二块、三十六块、二十四块、十八块不等。这些脸子与一般戏曲脸谱不同,它是用桃木、黄杨木或柳木镂成脸胚,再雕刻彩绘成形,由角色戴在脸上表演。今贵池演傩戏的宗族,脸子均造型生动形象夸张穷工极巧。或神气逼人刚强暴烈;或温良恭谦淳朴忠厚;或青面獠牙恐怖凶悍;或贤淑善良端庄怡静;或细眉窄眼奸邪狡诈;或眉清目秀俊逸祥和。经过一番程式复杂的傩祭祀仪后,乡民们认为这些脸子已附着灵性,具有神格,所有的天上之神、人间之神、艺术之神等已统统降附于这些脸子上,故它们对其面具虽是现代民间艺人所作,但仍保持了明清时期简朴、庄重、堂皇的艺术风貌,颇具观赏研究价值。

戏曲音乐

安徽傩戏唱腔

安徽傩戏唱腔大略有傩腔、高腔两类,以傩腔为主。傩腔颇具地方特色,属花腔小调,源于山区流行的山歌、号子、采茶歌、莲花落等民歌俗曲。旋律平稳,极少用拖腔。傩腔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呼应式的乐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的单段体,表达功能较强。高腔的旋律与当地目连高腔基本相似,曲调高亢、激昂,音域宽广,旋律跳动较大,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腔词结构多为“字稀腔长”,并有大段行腔,戏剧功能比傩腔强。安徽傩戏不用丝竹乐器,一般只用鼓、锣、钹等打击乐伴奏,少数氏族间或用琐呐吹奏。由于各宗族所处地理环境、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其演唱声腔亦各有差异。同样的唱本,有的宗族以傩腔为主,有的则偏重高腔。也有的如长江沿岸清溪碧岩江家则全以傩腔演唱,而地处九华山北麓的太和章却全用高腔演唱,刘街殷村姚先唱傩腔,到《刘文龙》戏庆 寿时为高腔,而西华、山外刘戏包戏是高腔,范戏为傩腔。同样唱本,同属一类唱腔,而曲调亦各有差异 。

安徽傩戏曲调

傩戏曲调有曲牌和板腔两种。

安徽傩戏乐器

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小堂鼓等,无丝弦乐器。 

繁复仪典

安徽傩戏演出前后有隆重复杂的仪典。首先是“迎神上架”。正月初六夜晚,由“年首”指派两人悄悄去祠堂将 装有“脸子”的箱子“偷下来”(为的是不惊动列祖列宗),送到傩神庙或社公庙的神台上。正月初七一早,开箱将“脸子”搬出,由长辈用生布(新布)沾上檀香或柏枝浸泡的清水揩拭,俗称“揩脸子”,然后用木棒撑起“脸子”插在箱子上(刘街乡姚、刘等氏族则用精雕细刻金龙盘柱的“龙亭”),由四人抬着,“年首”在前,旗锣铳伞开道前导,锣鼓喧天,五彩缤纷,一路烧香纸放鞭炮,有的还舞龙灯走马灯踩高跷,将“脸子”迎到祠堂,依特定次序摆在“龙案”(又称銮驾、圣殿,龙亭)上,谓之“迎神下架”。谓之“迎神下架”。当晚,演出开始。
其次是请神仪式。该仪式是在演出中间进行,各氏族有所不同,有的用专门请神节目——吉祥词《新年斋》请神;有的放在正戏《孟姜女》“朝庙”一场,由“年首”念《请神簿》来请各路神仙。所请之神无所不包,大体分为“天上之神”、“地上之神”、“人间之神”、“艺术之神”、“儒释道三教众位神祇”等。各氏族因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故“请神簿”所请诸神不尽一致。“请神簿”最后都顺便说明一句:“弟子请神颠倒、疏漏之处,全赖执符使者……”,把疏漏过失全推给了值班的小神。好一个幽默的安慰!其三是“送神上架”。正月十五深夜傩戏演出结束。又敲锣打鼓到水口社公庙焚烧香纸,将《伞舞》中彩纸伞一并焚烧,送走傩神,其送神诗曰:
一年兴一年,买马置庄田,合门齐发积,富贵永绵绵。送走傩神后,回村再将面具装入箱内,送到祠堂阁楼上,“送神”仪式结束。在诸多傩仪中,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嚎啕神会”较集中的刘街乡“九刘十三姚”的迎神朝庙仪典。据刘街乡姚街姚姓收藏的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修订的《姚氏宗谱·信仰篇》载:
每年正月人日、元宵两夜演之、昔有四夜,兵燹后,荡里(姚)减变为二夜,余有三夜、四夜不等。演时,铳爆 鼓乐,喧阗达旦。而元宵凌晨,更以卤簿导神至青山庙,文孝祠,俗谓之“朝庙”。此俗南边、西华、姚村皆同,惟姚村附近,先到后归,相传为尽地主之谊云。耆老言,古时朝庙,仪仗外有秋千、台阁、高跷诸胜,又选俊童水余,着梨园服,扮故事,立人肩窝上,名曰“站肩”。其壮丽繁华,与江浙等处赛舞无异。朝庙不啻是一次技艺纷陈的山乡民间艺术节!
安徽傩戏还有别具特色的“吃邀台”(亦云“吃腰台”)。每次傩戏演到午夜休息,由年首办夜餐招待,谓之“腰台”或“邀台”。吃过后继续演出。贵池各宗族“邀台”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一般是把豆腐、酸菜、猪肉各两碗,放入小铁耳锅内,谓之“一品锅”,取一品吉祥如意之意,一壶酒,喝完酒吃饭,不加酒菜,一般吃后至少要剩一夹一杯酒,取“年年有余”之意。刘街乡荡里姚“邀台”是吃“斋粥”,即用豆腐、豆角、腌菜、五香切碎混在米里煮粥,粥内放油盐,据说吃了这种斋粥可以“消灾纳福”,演戏看戏的人都吃。有些宗族只规定演戏者吃邀台,看戏者回家去吃,吃好后再演戏看戏。还有个别氏族的“邀台”别有风致,演员吃“一品锅”(根据演员多少定席位,锅内菜的种类和数量各氏族稍有不同),而另炒冻米一大箩,烧两桶开水,观众均吃泡冻米,因冻米炒后米粒发涨,因而谓之“发米”,吃了可以发财得福,所以人们在边吃“发米”也还是津津有味,甚至少数观众看傩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米”讨吉祥,“邀台”过后便溜之大吉。
过去从准备演出道具服饰到傩神上架的所有开支,全由各姓“公堂”支出,各姓宗祠都有若干公田,其田租收入、利息收入以及春秋二祭、傩戏开支均由该宗祠所属的各房头轮流“管年头” (年首),所有各项开支有一世代相传的老帐薄,上面一一开列各项物件的数量,管年头的按簿购买,不得短少,亦不得另开新例。今天,各傩 戏会的演出费用除政府补给一部分外,其余皆以各户自愿捐献为主。
安徽傩戏蕴涵着典型的社祭色彩和宗族色彩,从面具造型、祭仪、剧目内容等方面看,它又深受儒、佛、道三教渗透和影响,其中受佛教影响尤甚。它默默地潜藏深山五百余年,经历了多次历史风雨的洗礼而终未断流干涸,而今又发扬光大,蔚为“中国傩戏之乡”,这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数百年来,朴实的山民们以这种朴实的艺术形式娱神娱人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企望。以古老的傩戏来作为他们思想意识的文化载体,以这种宗教工的浑浑沌沌的歌舞呼号来倾泄慰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贵池傩戏独特的风格和表演,尽展了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 

礼仪祀典

傩戏是傩堂戏的主体部份,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戏16支。除傩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傩技 (土家人称绝活)表演,项目由主家与坛班约定。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族老师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承保护

在安徽池州地区,有一种戏每年只表演一次,每次表演,演员都得戴上面具,而且演员的服饰和动作也富有强烈的神秘感,这就是被当地人演绎了上千年,有着“戏剧活化石”之称的池州傩戏。而傩戏的传承人就是刘臣瑜。在这位老人的不懈努力下,文革中遭到沉重打击的傩戏得到了恢复,刘臣瑜和其他傩戏艺人们还多次参加了全国性的傩戏文化大会,获得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
安徽傩戏
“祖上传下的东西不能丢” 每年正月,池州地区的乡村都要上演这种原始、古朴的戏剧,这种戏名叫傩戏。在上演之前要经过肃穆的仪式,带着虔诚与恭敬,村民将面具悄悄请了下来,面具依次摆置在“龙床”上,此时锣鼓大作,鞭炮鸣响,年首手执“神伞”有节奏地上下旋动,同时高呼“吉祥词”,整个乡村笼罩在绵软悠扬的傩腔和锣鼓声中。
这个年首就是宗族里的长老,相当于族长。在池州,梅街镇是傩戏的集中地区,这个镇上有个刘街村,刘臣瑜就是这个村里傩戏的年首。刘臣瑜老人已经80多岁,虽然年事已高,但每年正月的傩戏还是他在张罗,他们的傩戏派别叫南山刘。刘臣瑜12岁起便跟随父亲学傩戏表演,与傩戏结下不解之缘。
池州乡傩没有职业班社,也没有专业艺人,表演的内容唱腔完全靠口传心授,历经千年,傩戏曾遭几次毁灭性的破坏。文革期间,面具被焚,傩事活动全部停止,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渐渐恢复。刘臣瑜觉得,“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想在我们手上失掉”。
千方百计恢复傩戏
作为宗族的年首,刘臣瑜牵头同村的老人们,凭着过去对傩戏面具的记忆重新做起了面具。傩戏中最重要的剧本 唱腔恢复很难,许多会唱戏的老人离开了人世,当时已60多岁的刘臣瑜走街串巷、翻山越岭寻找仍然在世的老人,“你讲一句,他讲一句,拼起来”。
刘臣瑜发现祖上口传心授的方式传唱傩戏比较容易失传,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零零碎碎的整理好了以后,誊到本子上,整个本子戏剧都在上面。”他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南山刘傩戏的本子,里面记录了傩戏的程序、唱腔以及锣鼓点,从此口口相传的傩戏有了可以传承的稿本,“这个本子后面还有注解,因为这个有些典故在里面,后期人有些不晓得这个东西”。
安徽傩戏终于得到恢复,傩乡的傩戏也逐渐活跃起来,刘臣瑜和其他傩戏艺人们还多次参加了全国性的傩戏文化大会,乡傩神秘的艺术和他们精湛的表演获得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池州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尽管刘街村许多人都外出打工了,但还是有不少青年留下来跟随刘臣瑜和其他的老人学唱傩戏。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