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傩戏 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困难。
安徽傩戏贵池傩戏
贵池傩事活动,源于民间对梁昭明太子萧统(被当地人尊为‘鬼神师’、‘案菩萨’、‘土主’)的祭祀。每逢八月十五日萧统生日,府城和四乡傩队(班社)举行“中秋迎神赛会”;而在乡间又多在元宵节期间即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日的单日举行隆重的傩仪祭祀活动。乡傩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贵池傩戏演出共分傩舞、傩戏、致吉祥词3个部分。
明嘉靖《池州府志》对贵池傩戏活动内容有较明确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 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贵池傩戏演出为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也就是在正戏的前后,必须有“请神”和“送神”仪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请阳神”、“朝庙”等。
主要剧目有《刘文龙》、《孟姜女》(《范祀梁》)、《章文显》、《摇钱记》(《摆花张四姐》)、《陈州放粮》、《花关索》、《薛仁贵平辽记》、《包文拯犁田》、《宋仁宗认母》等。贵池乡傩唱腔分傩腔(为主)和高腔两类,傩腔属花腔小调,山区流行的山歌、号子、茶歌、门歌、连花落等民歌俗曲,其基本结构一般由呼应式的乐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的单段体,表达功能较强;高腔的旋律与当地的目连高腔基本相似,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腔调结构多为“字稀腔长”,并有大段行腔,戏剧功能强于傩腔。演出前后有隆重的“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朝庙”等傩事仪典。演出程式各宗族大同小异,大次序为迎神、傩舞(舞伞等)、报戏名、傩戏剧目、吃腰台、傩戏、傩舞(《舞回回》等)、送神。傩舞源于原始巫舞,常见于古代举行的“大傩”(一种驱鬼逐疫的祭仪)场面,逢元宵节和中秋节演出。傩舞作为傩戏早期的祭祀形式,由“扮会迎神者”戴各角色面具扮神所跳的舞,俗称“跳傩”。贵池傩舞演出剧目有《舞伞》、《舞滚灯》、《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出将》(又称《杀四门》)、《舞判》(亦称《判官捉小鬼》)、《舞旗》、《招财进宝》、《三星拱照》、《舞回回》、《关公斩蔡阳》(亦作《关公斩绍蝉》)、《童子拜观音》等。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锣鼓伴舞,具有夸张、粗矿、朴实的风格,气氛热烈。贵池傩戏不用丝竹乐器,一般只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少数班社也用琐呐吹奏。其演出程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乐器等都是我国戏曲种类中极为原始、保存最为完整的剧种。其演出团体又是一种独特的封闭式演出体系,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业艺人,属于纯业余的班社(队),由各宗族自行结社,演员皆由各宗族按房头摊派男丁担任,由艺人口传心授,父子相传,宗族师承;其剧目唱腔互不交流,世代沿袭,自成一格,很少受外来影响,至今保持着古朴粗矿、原始蛮赫的风格,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贵池则被誉为“中国傩戏之乡”。
安徽傩戏徽州傩戏
傩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份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汉代 就开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函也大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先祖、祈福求安、 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戏曲形式,形成傩戏。
徽州傩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则扮戏相从,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其它县也是 如此。如果说春祀傩仪尚带有古傩驱鬼逐疫意义的话。在民间迎神赛会中出现的傩,侧纯粹是一种娱乐了。明嘉靖时,歙、休宁县二月二十八日举行纪念汪华的游行 活动,人们戴着面具,在队伍中边歌边舞,即为傩戏。婺源县是徽州诸县傩活动最为兴盛的县份,历史上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往往狮傩同游,一边 舞狮,一边是傩舞,以酬神娱人,故有“狮傩会神”这称。
大约从清中叶开始,傩舞向傩戏方面演变。清光绪年间,休宁茗洲吴氏春秋二祀请傩戏演员来演戏成为宗族定例,并且是搭台演戏,显然吴氏的傩已经是舞台表演,成为傩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州地区文化部门曾对徽州傩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傩文化至今在徽州地区仍有比较多的遗存,既有舞,也有戏。系统保存了傩由祭祀舞蹈到舞台戏剧的演变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