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传承价值
文化价值:安顺地戏其显武增威的历史遗存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其剧本结构保存了宋元时期讲唱文学体例的研究价值;其富古民俗民间文化因子的研究价值;其独树一帜的面具工艺所突显的美学价值;其屯堡人所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慰藉英灵、驱邪纳吉的宗教文化价值。
戏剧价值:安顺地戏弋阳古腔遗留的研究价值;其规范的仪式与江南地区及其他地区仪式剧比较研究的价值;其表演程式中蕴含的戏剧因子的研究价值;其发展流程在中国戏曲史上傩戏向戏剧发展过渡所占地位的研究价值。
社会价值:地戏属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屯堡人的其他文化现象(语言、服饰、建筑、信仰、民俗、艺术等),共同构成了有600年历史的明清遗风和江南遗韵引起海内外人士关注。
经济价值:安顺地戏其人文景观是旅游开发的亮点。黔中乃至贵州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与江南先进农耕技术及生产方式的研究价值。
安顺地戏传承现状
安顺地戏文化面临的传承困境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对其冲击,在现代化浪潮中,外界冲击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使传统文化短时间难以调适其与现代化的二元性,致使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传承困境。
传承主体缺失是地戏文化传承面临最大的困境。在市场大潮冲击下,地戏文化传承主体面临着流失、异化和彻底消亡的窘境,传承主体的最后消亡将意味着地戏文化事业走向末路。改革开放后,在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刺激下,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金钱至上原则促使人们纷纷走出山村追求物质利益,打工潮流的盛行分流了较大部分青年劳动力,这批人较早接触外面社会,受外界影响大,他们多数出于经济目的,不愿跟随老艺人学习地戏表演,乡村留守多是老人和儿童,青年人作为传承链条重要一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与传统文化的脱节愈加严重。随着时代发展,电视、网络的普及对屯堡年轻人是一项巨大考验,全新视听效果更符合年轻人审美观,他们更容易融入到现代社会的节奏中,从而更倾向于现代文化,本土的地戏文化逐步退出他们视野,年轻人的流失对地戏文化传承无疑是“釜底抽薪”,地戏文化正在逐步失去其市场与载体,而作为传承主体的家庭成员和青年已不再承担原有的传承功能,传承主体的变化和消失意味着其所承载的文化事项的最后消亡。地戏文化传承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年龄段分布不均,团队老龄化严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对于以口耳相传方式传承的地戏文化而言,代际之间的缺失很可能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
安顺地戏传承人物
顾之炎,男,汉族,1940年12月生,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人。2008年2月,顾之炎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安顺市申报。
詹学彦,男,汉族,1950年5月生,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詹家屯村人。2008年2月,詹学彦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安顺市申报。
安顺地戏保护措施
2006年,安顺地戏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其次,收集整理安顺地戏的实物资料编撰成册,留存于世,传之后人。这一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已着手进行,编辑出版了《安顺地戏论文集》(沈福馨、帅学剑等著)、《安顺地戏剧本选集》(帅学剑编著)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顺市文化馆(安顺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获得“安顺地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