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传统戏剧)

安顺地戏,贵州省安顺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安顺地戏流行于安顺、平坝、惠水等市县的戏曲剧种。据传,地戏源自明清时进入贵州的军队中。每一地戏戏班专长于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杨家将》、 《岳传》等。安顺地戏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大体适应在旷野演出。演员面戴脸壳(面具),脸部蒙盖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但表演动作幅度则甚大。
      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90。 

戏曲名片

  • 中文名称安顺地戏
  • 遗产编号Ⅳ-90
  • 批准时间2006年
  •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 非遗级别国家级
  • 申报地区贵州省安顺市

历史渊源

安顺地戏源于安顺屯堡,而安顺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据《明史·食货志》载:“明初,各镇皆有屯田,一军之田,足赡一军之用,卫所官吏俸粮,皆取给焉。”又丘浚《大学衍义补》说:“惟我朝之制,就在卫所所在有空闲之地分军以立屯堡,俾其且耕且战。”这说明凡有卫所之处就有屯田,卫所与军屯关系密切。贵州卫所众多,明初建有二十四卫,由于运粮艰难,大军只能靠“屯种自食”。
地戏又称“跳神”,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屯堡人的身份是亦民亦兵,发生战争时拿起武器就是士兵,和平年代忙于耕种就是普通的农民。随着大明江山的日益稳固,屯堡人已习惯安逸的生活。为阻止“武事渐废”的趋势,“有识者”想出了跳神戏的办法,在跳神中演习武事,这就是地戏只演武戏,不演文戏的原因。
纂修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续修安顺府志》书稿所记史实起自清代咸丰年间,而迄于民国前期。这说明至少在清朝末期,安顺地戏的演出行头及表演形式就已经存在,沿袭至今。 

文化特征

安顺地戏演出程序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 

安顺地戏表演形式

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其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是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内容单一,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没有才子佳人戏、清官公案戏、绿林反叛戏、怪诞神话剧,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安顺地戏唱腔特点

安顺地戏的唱腔属于单曲变化重复体(又称“单曲叠唱体”),大多数唱段都由一个二句体单曲变化重复构成,构成地戏唱段的二句体单曲为异头合尾的上下句结构,每一个下句演唱时都有帮腔(地戏戏友通常称帮腔为“接声气”)。各戏队的唱腔呈现出一定的村寨性、个体性和游移性,音调不尽一致,帮腔位置也有所不同。 

安顺地戏行头

安顺地戏的行头,主要有脸子、靠旗、雉尾、长衫、战袍、战裙、兵器、手帕、折扇等。除特征突出的脸子外,其他行头与古典戏曲中的同类行头都比较接近,特别是靠旗、雉尾、长衫、战袍、战裙。 

代表剧目

安顺地戏按历史年代编排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 

传承保护

安顺地戏传承价值

文化价值:安顺地戏其显武增威的历史遗存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其剧本结构保存了宋元时期讲唱文学体例的研究价值;其富古民俗民间文化因子的研究价值;其独树一帜的面具工艺所突显的美学价值;其屯堡人所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慰藉英灵、驱邪纳吉的宗教文化价值。
戏剧价值:安顺地戏弋阳古腔遗留的研究价值;其规范的仪式与江南地区及其他地区仪式剧比较研究的价值;其表演程式中蕴含的戏剧因子的研究价值;其发展流程在中国戏曲史上傩戏向戏剧发展过渡所占地位的研究价值。
社会价值:地戏属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屯堡人的其他文化现象(语言、服饰、建筑、信仰、民俗、艺术等),共同构成了有600年历史的明清遗风和江南遗韵引起海内外人士关注。
经济价值:安顺地戏其人文景观是旅游开发的亮点。黔中乃至贵州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与江南先进农耕技术及生产方式的研究价值。 

安顺地戏传承现状

安顺地戏文化面临的传承困境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对其冲击,在现代化浪潮中,外界冲击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使传统文化短时间难以调适其与现代化的二元性,致使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传承困境。
传承主体缺失是地戏文化传承面临最大的困境。在市场大潮冲击下,地戏文化传承主体面临着流失、异化和彻底消亡的窘境,传承主体的最后消亡将意味着地戏文化事业走向末路。改革开放后,在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刺激下,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金钱至上原则促使人们纷纷走出山村追求物质利益,打工潮流的盛行分流了较大部分青年劳动力,这批人较早接触外面社会,受外界影响大,他们多数出于经济目的,不愿跟随老艺人学习地戏表演,乡村留守多是老人和儿童,青年人作为传承链条重要一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与传统文化的脱节愈加严重。随着时代发展,电视、网络的普及对屯堡年轻人是一项巨大考验,全新视听效果更符合年轻人审美观,他们更容易融入到现代社会的节奏中,从而更倾向于现代文化,本土的地戏文化逐步退出他们视野,年轻人的流失对地戏文化传承无疑是“釜底抽薪”,地戏文化正在逐步失去其市场与载体,而作为传承主体的家庭成员和青年已不再承担原有的传承功能,传承主体的变化和消失意味着其所承载的文化事项的最后消亡。地戏文化传承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年龄段分布不均,团队老龄化严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对于以口耳相传方式传承的地戏文化而言,代际之间的缺失很可能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 

安顺地戏传承人物

顾之炎,男,汉族,1940年12月生,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人。2008年2月,顾之炎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安顺市申报。
詹学彦,男,汉族,1950年5月生,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詹家屯村人。2008年2月,詹学彦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安顺市申报。 

安顺地戏保护措施

2006年,安顺地戏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其次,收集整理安顺地戏的实物资料编撰成册,留存于世,传之后人。这一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已着手进行,编辑出版了《安顺地戏论文集》(沈福馨、帅学剑等著)、《安顺地戏剧本选集》(帅学剑编著)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顺市文化馆(安顺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获得“安顺地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6年,贵州普定县举办地戏大赛,詹学彦率领《三国》戏队,以《战潼关》获特等奖。 
社会活动
2018年10月19日,主题为“传承非遗地戏文化助推地方和谐发展”的贵州安顺第二届地戏文化展演在贵州省安顺市苗岭屯堡拉开帷幕。来自当地的72支地戏展演队将在为期3天的展演中,展演多台地戏剧目。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