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戏角色行当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角色行当为“八角”。清中叶后,增加到“三行十二角”,角色行当分工渐趋细致。
“八角”角色有二说。其一是以三花、大花、二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贴旦谓之“八角”,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角色来定行当。如:汉钟离(大花)、吕纯阳(老生)、李铁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国舅(二花)、张果老(老外)、韩湘子(小生)、蓝采和(贴生)等。
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杂丑,又称“三花杂”)。
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巾生)。
包头行分:青衣、花旦、贴旦、四包头(贴外之贴又称“拜堂旦”)。
后来,北路戏演出的剧目,以历史戏、宫廷戏、武戏居多,家庭文戏较少,形成以老生、青衣、大花、三花为主体的四个行当体制,俗称“四柱码”。但有些大班行当齐全,小生、小旦比较强,形成六个行当体制,称“六柱码”。
北路戏身段科介
大花“倒米”:如《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后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如《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喝威声,吴起握翎子后退,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跳动,犹闻响声。
转纱帽:过去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戴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左右转动自如。
鼻须功:练功时,用手抓住鼻下“人中”处,轻轻用力左右摇动,天长日久,即能疾速颤动,左右自如。
“犁头”:丑角表演时,头部要机械地向前伸缩,俗称“犁头”。
金鸟步:旦角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一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
后跟步:青衣出场时,整襟捋发之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稳重大方。
颤功:此功用处较多,角色在表现惊慌时全身颤抖。
北路戏特色技艺
大花“倒米”:《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台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喝威声,吴起握翎子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又如《摩天岭》中的红毛大王,口衔两颗獠牙上下翻动,双目圆睁,狰狞可怕。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跳动,犹闻响声,这些技艺皆称为“咬人”。
转纱帽:过去北路戏的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戴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左右转动。艺人木全掌握此技较为著名,至今人称“木全纱帽滴铃转”。
鼻须功:练功时,用手抓住鼻下“人中”处,轻轻用力左右援,天长日久,即能疾速颤动,左右自如。《测字观风》一折中的娄阿鼠,用鼻须往鼻柱一夹,其抖动的鼻须令人可笑,效果极佳。北路戏“二个半三花”之称的余文他、培基和林有仸,均擅此技。
犁头:丑脚表演时,头部要机械地向前伸缩,俗称“犁头”,为北路戏丑脚必备之基本功。
塌鼻:北路戏《白蛇赶夫》中“洞房”一场,许仙猛然发现白素贞饮雄黄酒现形时,鼻孔一吸,面呈凹形,然后僵尸倒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时用茶油将鼻子揉动,功夫成熟,鼻翼柔软,容易抽吸。民国三十三年(1944),北路戏福安班一个名叫乃资的艺人,此技最为拿手。
金鸟步:旦脚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一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多用于花旦表示欢跃的情态。
后跟步:青衣出场时,整襟捋发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表现成年妇女轻移莲步,以示稳重大方之态。颤功:北路戏的颤功用处很多,如《鸳鸯带》中黄赛英受刑后,从舞台右左两边,跪步回到台中,听到众衙役大喝一声,她一个“蝙蝠腿”,双手一抱,全身颤抖。又如《杀狗劝妻》中,要求邹氏在惊慌转身时,要用脚尖着地,双手按桌全身颤抖,牙关相碰发出声响,著名北路戏艺人叶红俤尤擅此功。
镖钗:是北路戏真刀真枪的表演形式之一,用一把短铜刀一样的镖钗表演。当剧中角色被打“扑虎”下地后,一镖扎去,打中对方头部额顶的前方,插在地上,如能从头上抓出一撮头发为最佳效果。因属惊险表演,现禁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