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剧的“四大名班”不是官府赐予的封号,而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人民群众有口皆碑的爱称。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里,“四大名班”可谓家喻户晓、名震湘西北,在湖南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声誉还远及湖北、贵州和四川。“一家戏”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常德汉剧的剧目内容:从1953年成立常德市戏曲改进委员会到1962年成立常德专暑汉剧挖掘继承委员会,常德文化部门先后集中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共记录传统剧目450个,并与湖南省戏曲研究室合编成《湖南戏曲传统剧目/常德汉剧》专集46集,共收剧本152个,规模位列全省之首。这些剧目中,仅在“四大名班”内演出的“一家戏”就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传统剧目中的经典之作都来自“一家戏”。这些剧目的产生,是常德汉剧各大戏班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磨练的结果,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予以肯定的产物。
名角的辈出,造就了常德汉剧一批又一批的艺术精英:“四大名班”在创造“一家戏”的过程中,也培养和推介了自己一代又一代的“名角”。仅以解放前后为例,瑞凝班的生行文绍禄、邹清福、王明寿,净行罗武刚、王青松,场面谭兴陔、王明清,天元班的生行艾元松、万千元,小生戴华美,旦角灵芝草,文华班的生角朱明禄,小生钟华飞,同乐班的生角罗炳太,小生罗炳银,旦角李福祥、萧兰芬等等,都是活跃在常德汉剧舞台上红及一时的艺术之星。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自己闪耀着艺术光芒,而且还为常德汉剧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原同乐班艺人李福祥于1952年先后参加湖南省、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其主演的高腔《思凡》一剧连连夺奖,其本人亦获“优秀演员奖”,1956年,在荆州专区和湖北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中,原天元班艺人万千元、王元禄、王鸣凤、燕家刚等12人获奖,同年,原天元班名丑邱吉彩参加湖南省戏曲艺术团赴京汇报演出高腔《祭头巾》一剧,评价极高,成为文化部第批授奖剧目。
继承了汉剧高腔,保存了文化遗产:常德汉剧演唱的声腔有高腔、昆腔、弹腔以及杂腔小调。目前,常德汉剧以弹腔为主,高腔次之。高腔是一种古老的戏剧演唱形式,旧有“三十六腔(基本腔)、七十二调板(曲牌)”,“九板十三腔、九腔十八板”之说,由于大量剧目失传,牌名遗忘,曲目、曲体较难清理。高腔有“流水”(滚唱)和帮腔,腔流结合,有人声帮腔和唢呐帮腔两种形式。其帮腔又与沅水流域的船夫号子和扎排号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除地方方言外,还融合着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等。可以说,常德高腔是一种相当古老,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类文化遗产。
2006年3月,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常德高腔很荣幸地被列入,这为我们保护和发展常德汉剧奠定了基础。四大名班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长足地发展了常德弹腔,使常德汉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们在继承高腔演唱艺术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历史名班瑞凝、天元原本就以高腔为主,在发展弹腔的过程中,在剧目上继承和革新了大量的高腔剧目。尤其是天元班,由于其高、昆根底深厚,高腔散班之后,许多艺人纷纷进入该班,使得高腔戏《祭头巾》、《拾金》、《骂相》、《李大打更》等剧目历传不衰。1954年,华胜班老艺人曾华春,萧福生在政府的邀请下,在常德市为原文华班、同乐班传授高腔戏30多出,为挖掘和弘扬常德高腔作出了重大贡献。
交流了汉剧艺术,传播了常德文化。艺术的价值在于传播文化。1905年和1916年,同乐班先后两次赴湖北汉阳演出,展示了常德汉剧的艺术实力,从而出现了“汉班重唱、常德班重做”之说。与此同时,同乐班借鉴了湖北汉剧的许多优点,在演唱及化妆等方面开始对常德汉剧进行改良,并很快得到了常德汉剧同行的认可和效仿。1942年冬,该班还与湖北汉剧抗敌宣传队第五队联合演出于桃源黄石。1916年,文华班赴湖北沙市,以《打瓦杀僧》等剧与荆河泰寿班同台演出。1930年,该班请杂技艺人王少朋教武功,班内武功为时之冠。1943年冬至1945年秋,避难于大庸的文华班艺人与落难于此的巴陵戏“岳舞台”合班演出近两个春秋。
1926年,天元班请京剧武功教师排演《趴蜡庙》等武戏,学习了京剧许多优秀的东西。1939年,天元班、小天华班与湖北汉剧抗敌宣传队合组“常澧劳军公演团”,进行抗日宣传和劳军募捐演出。同年,文华班、瑞凝班与保靖戏剧研究剧社等班社亦进行了募捐公演。同乐班在桃源改为桃源县抗敌化妆宣传第一队,王文松主演新编历史剧《戚继光》 ,李福祥排演反映东北抗日的《最后两弹》,这是常德汉剧排演现代戏的开端。在一系列的演出实践中,四大名班不仅与其他艺术流派交流了艺术,而且传播了常德汉剧文化,使常德汉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周边地区人民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奠定了常德名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名班与乡班交相辉映,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名班的兴起,也带动了剧场的兴盛。据统计,解放前夕,常德城区内的戏院、剧院、庙台多达20多个,这些剧场天天轮番上演着传统剧目,看戏、评戏成为城里人的主流文化时尚,也是有钱人、贫穷者共同分享的精神食粮。由于四大名班的名声响亮,却又不能及时满足农村人民对戏剧的需要,于是,一些乡班(江湖班)纷纷借用名班的旗号,以示班威。比如在民国初年,常德北门诞生过“小瑞凝”,民国7年至15年,桃源陬市出现过“祥瑞凝”,民国10年至20年,汉寿出现过“汉瑞凝”,民国18年,汉寿诞生了“汉天元”;民国28年至29年,湘西花垣出现过“同乐社”,民国36年,常德德山诞生了“德记天元”,四十年代,汉寿还诞生了“汉同乐”、“乡同乐”等戏班。新中国成立时。一些以名班为号的乡班亦成为实力较雄厚的戏班,“汉天元”于1952年在安乡县与天元班合并,“德记天元”、“汉同乐”分别成为桃源汉剧团和汉寿汉剧团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