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明戏

词明戏

词明戏是流行于福建省长乐、福清、平潭一带的地方小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初时高腔不用管弦伴奏,强调唱明台词,故称为“词明”。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同时,“水调”、“阔调”和“北调”本身也逐渐地方化。
      从清代流传到至今, 苍霞垄村可以说是词明戏的最后传唱地。会唱词明戏的老艺人,到他这一代几乎没剩下几个传人了, 平潭林氏词明戏第九代传人也就剩下林文源一人。遗失的瑰宝“词明戏”,亟待拯救。

戏曲名片

  • 中文名词明戏
  • 地    区福建
  • 分    类戏曲
  • 原    名高腔
  • 发展历史明末清初

发展历史

词明戏,流传于福清、平潭沿海一带。据平潭县老艺人相传及1963年福清县文化局编印的《词明戏音乐》一书记载,明代,有一官员从江浙一带来福建上任时,带来一个戏班,唱的是高腔,唱白均用“土官话”,为让当地人听懂,特别强调要“词句唱明”,故有“词明戏”之俗称。
早期词明戏行当体制,只有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角色,艺人自称“梨园子弟”;后台5人,乐器为清鼓、小锣、大锣、大钹和钹。演出时,前台干唱,后台帮腔,使用曲牌多系南曲[驻云飞]、[红衲袄]、[泣颜回]等。传统剧目很丰富,有代表性的称“五袍戏”,即红袍戏《刘知远》,白袍戏《薛丁山》,绿袍戏《关羽》,黄袍戏《赵匡胤》,黑袍戏《张飞》(另一说是白袍戏《关羽》,青袍戏《梁灏》)。此外,常演的剧目有《葵花记》、《金印记》、《吕蒙正》、《刘锡》、《反五关》、《乌盆判》、《潘葛思妻》、《孟宗哭竹》等。尚有《孩儿井》、《白马尊王》、《杀鬼魂》、《九使传》、《金凤记》、《烈妇记》等,为本省其他剧种所罕见。 
明末清初,浙江省余姚县词明戏艺人林氏兄弟流落平潭,在苍霞垄村(今属敖东乡)安家落户后,开始演出木偶词明戏以谋生,并衣钵相承,久演不辍。至清乾隆年间,平潭木偶词明戏十分盛行,艺人林阿六,演技高超,名噪福清、长乐一带。在闽剧尚未传入平潭时,词明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惟一剧种。县内除林家戏班外,还有敖东安海、苏澳山桥、潭东澳前3个提线木偶词明戏班。清初至中叶,词明戏进入兴盛时期,戏班从20多人发展至六七十人,行当角色从7个发展至9角,随后又衍变为IZ个角色。剧目也增加了《三国》、《杨家将》等连台本戏。
清道光年间,平潭的词明戏改为以人扮演角色,演出剧目有《薛仁贵征东》、《许仙借伞》、《金鸡岭》、《鲤鱼判》、《八卦图》等。不仅在县内演出,还到福安、宁德、罗源、连江、闽侯、长乐、福清等地演出。至光绪末年,艺人林日才、林日福,享有盛名,所组戏班,久演不衰。民国时期因社会动荡,战事频仍,多数戏班,停锣息鼓。林家班亦趋衰落,并改用线偶演出,以缩减开支。
清中叶后因唱方言的平讲戏盛行,词明戏开始衰落。
1958年,福清县文化部门对词明戏进行挖掘、抢救工作,收集到一批清初至清末的传统剧目手抄本,其中最早的有,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光武中兴》,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金凤记》、《烈妇记》、《杨文广征西》等。1960年7月,福清县成立词明戏研究会,组织老艺人与文艺工作者整理音乐曲牌100多支,同时,排练失传剧目《杀鬼魂》、《孩儿井》、《朱砂痕》、《夜会》等折子戏,于1961年9月赴省作内部观摩与研究演出,获得省文化局颁发的“词明戏枯木逢春,百花园增添一色”锦旗一面。同时,平潭县老艺人成立一个词明戏业余剧团,挖掘、搜集到传统剧本46本。
到20世纪20年代,福清县仅存一个词明班,在一次前往平潭岛演出中,因渡船过海遇风浪而翻沉,大部分艺人罹难,词明戏从此濒临消亡,少数艺人改习提线木偶,用词明戏音乐曲调演唱,时称“词明线戏”,仅在民间社火神诞、婚丧喜庆期间作业余演出。
1958年,福清县文化部门对词明戏进行挖掘、抢救工作,收集到一批清初至清末的传统剧目手抄本,其中最早的有,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光武中兴》,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金凤记》、《烈妇记》、《 杨文广征西》等。1960年7月,福清县成立词明戏研究会,组织老艺人与文艺工作者整理音乐曲牌100多支,同时,排练失传剧目《杀鬼魂》、《孩儿井》、《朱砂痕》、《夜会》等折子戏,于1961年9月赴省作内部观摩与研究演出,获得省文化局颁发的‘’词明戏枯木逢春,百花园增添一色”锦旗一面。同时,平潭县老艺人成立一个词明戏业余剧团,挖掘、搜集到传统剧本46本。50年代中期,为发掘戏曲文化遗产,政府鼓励词明戏演出,但因老艺人相继去世,组班困难。1961年9月,县文化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调查,并征集到词明戏剧本46本,其中《目连传》、《刘智远》、《临水斩白蛇》等,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手抄本;《刘孙礼》是嘉庆二十年(1815年)的手抄本;《六国封》是同治十年(1871年)的手抄本。此外,林家班第七代传人、老艺人林光铨回忆自录戏文10本,唱录曲牌82首、锣鼓经10题。随后,省文化厅戏曲研究所拨款资助兴办木偶剧团,以“木偶加闽腔”的演唱形式在全县巡回演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演出受到冲击,服装、道具和木偶头像均遭焚毁,词明戏从此销声匿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清县组织老艺人成立“词明研究组”,在1957年省戏曲会演中,演出《浪子卷席》等。1958年福清县闽剧二团兼演词明戏。1960年发掘传统曲牌30多首,演出传统剧目《夜会》、《杀鬼魂》等。1961年,平潭县苍霞垅村组织老艺人成立词明戏业余剧团,全县发掘传统剧本四十六本,其中《九使传》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艺人手抄本。还有《反五关》、《柳惠和》、《刘孙礼大小破》、《目连西天取经》、《六国相》等。“文化大革命”期间,词明戏团体被解散,艺人相继亡故,资料大量散失。
今只有平潭县敖东乡苍霞垅村尚有几个老艺人,平时从事渔业生产,闲时操演词明戏。

剧目

传统剧目很丰富,有代表性的称“五袍戏”,即红袍戏《刘知远》,白袍戏《薛丁山》,绿袍戏《关羽》,黄袍戏《赵国胤》,黑袍戏《张飞》(另一说是白袍戏《关羽》,青袍戏《梁灏》)。此外,常演的剧目有《葵花记》、《金印记》、《吕蒙正》、《刘锡》、《反五关》、《乌盆判》、《潘葛思妻》、《孟宗哭竹》等。尚有《孩儿井》、《白马尊王》、《杀鬼魂》、《九使传》、《金凤记》、《烈妇记》等,为本省其他剧种所罕见。

戏曲音乐

词明戏唱腔

属曲牌体,分为“水调”、“阔调”、“北调”和“白字”四类,现存曲牌230多支。
“水调”、“阔调”与“北调”用“官音”演唱,俗称“正字腔”;“白字调”用“方言”演唱,俗称“白字腔”,演唱时以“正字腔”(官音)为主。
(一)“水调”
主要曲牌有[驻云飞]、[风入松]、[驻马听]等100多支,曲牌节奏自由,速度缓慢,一字多腔,善于表现剧中人物不幸遭遇和复杂心情,以生、旦角色为宜。
(二)“阔调”
曲牌主要有[红衲袄]、[端正好]、[叨叨令]等30多支,曲调粗犷高亢、奔放,善于表现英雄人物豪迈形象,适用于大花、武生。
(三)“北调”
主要曲牌有[新水令]、[川拔棹]、[雁儿落]等50多支,曲调缠绵婉转,善于表现思念、怀亲、愁郁等含蓄感情,适用于小生、小旦人物。
(四)“白字调”
有[太平歌]、[五更子]、[水底鱼]等18支,曲调活泼明快,抒情优美,生、旦、丑均用,尤以丑角诙谐、轻快、风趣为特色。
词明戏音乐有帮腔和滚唱、滚白,尾句多重复并带拖腔,帮腔多在一句和一段的最后三字处由后台掌鼓者帮唱。 

词明戏器乐

包括唢呐吹牌与锣鼓经两个部分。
(一)唢呐吹牌
多来自昆剧、徽剧。清末开始使用,现存曲牌20多支,多用于帝王将相、文武官员出入场以及升堂、出巡、迎送等场面,常用曲牌有[风入松]、[步步娇]、[千秋岁]等。
(二)锣鼓经
现存60多套,分科介锣鼓、唱腔锣鼓、场面锣鼓和曲牌锣鼓四类。
科介锣鼓多用于人物上下场,有[坠锣]、[冷锣]、[清锣]、[一下锣]、[二下锣]、[三下锣]、[四下锣]和[五上锣]、[六上锣]、[七上锣]、[八上锣]等。
唱腔锣鼓 起引唱、过门、收尾作用。有走马箭、缓长锤、紧长锤等。
场面锣鼓 用于发兵、排阵等战斗场面,曲牌主要有[四边静]、[紧加官]、[缓加官]、[讨阵]、[长操]等。 

词明戏乐队和乐器

以锣、鼓、吹为主,锣有大锣与小锣;钹有大钹与小钹,清鼓作指挥。清末后,增加笛子、二胡等,乐队由早期的5人增加到8人。 

词明戏曲牌

词明戏的音乐曲牌丰富多彩,已知曲牌就有138个,既吸收弋阳腔、昆曲、皮黄的曲调,又融汇民谣、山歌、坊间土调,曲调根据剧情搭配,由“正字腔”和“白字腔”两大类组成,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唱出来的音调与口语相近,为当时福清百姓所喜闻乐见。“正字腔”同时,“水调”、“阔调”和“北调”本身也逐渐地方化。其中,“水调”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伤情感;“阔调”辽阔粗狂,奔放高昂,善于表现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北调”则缠绵悱恻,善于表现怀乡思亲、忧愁烦闷的心情。 

表演艺术

行当
早期词明戏行当体制,只有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角色,艺人自称“梨园子弟”;后台5人,乐器为清鼓、小锣、大锣、大钹和钹。演出时,前台干唱,后台帮腔,使用曲牌多系南曲[驻云飞」、[红袖袄] 、[泣颜回] 等 。

剧团

清初班社规模庞大,约有六七十人,多演连台大戏,如《三国》、《杨家将》等,经常两班“对台”。清中叶后,戏班规模渐次收缩为三四十人,称“小戏”。剧目有《薛仁贵征东》、《许仙借伞》等。有的戏班受民间“白字”曲调的影响,夹杂本地方言演出。
传承人
词明戏老艺人有陈纪桂、林文源、林光铨等人。
陈纪桂老人说起他与词明戏的故事。他说, 从他祖父那代学词明戏算起是第三代, 传到他的手里已经整整八代人了。
12岁那年, 他跟祖父学习唱词, 到15岁解放后停歇几十年, 一直到80年代初县里的文艺活动开始复兴, 词明戏又被当年还会唱词的老人整理出来演出。虽然都是在乡间的婚礼和寿礼上表演, 但是能够再操起提线木偶的线绳, 看着这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戏曲能够再复活, 心里甭提多美了。
陈纪桂说, 现在只要一有空, 几个老艺人就会聚在一起练习, 从人物的背景琢磨,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的故事, 都要几分真实的历史作为基垫, 这样观众才能对得上号,也听得明白。
据陈纪桂老人所说,从清代流传到至今, 苍霞垄村可以说是词明戏的最后传唱地。会唱词明戏的老艺人,到他这一代几乎没剩下几个传人了, 平潭林氏词明戏第九代传人也就剩下林文源一人 。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