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秧歌戏

定州秧歌戏

定州秧歌剧,原名“定县大秧歌”,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一个古老的传统戏剧曲种,因发源地在河北省定州市而得名。
      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剧目上演,并成立了秧歌班。民国十五年后秧歌艺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风靡一时。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县秧歌剧团,最兴盛时能演出五十余出戏。
      定州秧歌传统剧目很多,这些剧目都是劳动人民的创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戏文浅显,明白如话,有大量的方言俚语,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最受百姓喜爱,寄托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公布,定州市文化馆荣获“秧歌戏(定州秧歌戏)”项目保护单位资
      格。 

戏曲名片

  • 中文名定州秧歌戏
  • 地    区河北省定州市
  • 分    类戏曲
  • 别    称定县大秧歌

剧种概况

“吃饭吃窝窝,听戏听秧歌”是广泛流传河北各地的佳话。秧歌,起初是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哼唱的民歌(又称稻歌),后来,随着表演较复杂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要求,逐渐分出行当,搬上舞台,衍变成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其内容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善于体现传统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生动活泼,饶有风趣,带有极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
2006年5月20日,定州秧歌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州秧歌戏起源

定州秧歌剧又名定县大秧歌,是流行在华北平原中西部一个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传统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关于定州大秧歌的起源,有两种近似的说法。其一,北宋时,著名文学家苏轼谪官知定州任,见城北黑龙泉附近的苏泉、东板、西板等村民在稻田里劳动很苦,便即兴为他们编了一些歌曲,教他们插秧时咏唱,故亦称为“苏秧歌”。其二,远在宋朝以前,定州黑龙泉附近几村就流传着一种传统民间小曲,北宋年间,苏轼在定州任中,曾为其填词正曲,故称“秧歌”。自清朝以来,当地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逐步利用“秧歌”这一曲调以说唱的形式演唱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曲目。清代晚期,秧歌受其他地方剧种的影响,民间艺人开始把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编成戏本,利用秧歌的曲调,并配上板鼓、锣、镲等打击乐,以初级的戏曲形式搬上农村舞台,逐渐形成了大秧歌。据民国十八年(1929)编印的《定州社会概况调查》载:“从前秧歌比较文雅,自前清以来,秧歌的腔调、词句和表演日趋粗俗淫荡。官府禁止演唱,但始终无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戏曲改革政策指导下,经过不断推陈出新,大秧歌这一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剧种才真正健康地发展起来。

定州秧歌戏特色

定州秧歌剧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戏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厚;男女唱腔均以宫调式为主,演唱是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传统演唱没有文乐伴奏,没固定调门,演员随意起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为D调。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传统板式达28种之多,仍旧保留了全用打击乐伴奏(即大锣腔)的形式;定州秧歌剧目丰富,涉域广泛,包括爱情类、节孝类、公案类、滑稽类等,琳琅满目。著名社会科学家李景汉搜集出版的《定县秧歌选》,收入了剧目近百个。
定州秧歌的唱腔独特,传统剧目保留了大量传统民俗和人文信息,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定州秧歌发展日渐式微,抢救、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艺术特点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大秧歌的艺术特点多是一生一旦为主的生活小戏。念白生活化,以方言为主,有时根据戏的需要也用些韵白。演出时以唱见长,善于叙事。唱词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听来亲切感人。唱词的结构也很自由,不受七、十字句的限制,有的少到三、五字,有的多达二三十字,而且多用衬字,但都押韵脚;还有时为了强调某一情节或某种情绪用“叠句”的唱法反复,故又有“九番秧歌”之说。大秧歌的伴奏,解放前没有弦乐,只有打击乐,即板鼓、大锣、水镲、手锣。开始六锣,上句唱完两锣, 秧歌戏下句唱完用六锣,故又称“大锣腔”。大锣腔没有固定的调高,演员根据自己嗓子的高低自由演唱。
定州秧歌内容上善于表演反映农民生活的家庭戏;基本句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但在演唱中往往打破局限,形成散文诗般的句式结构。传统演唱方法是男女腔均用本嗓唱,是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旦行由男性扮演,也从不用“背功”,只是在音色上与女性音色靠近。传统的演唱没有固定调高,演员可以据个人嗓音随意起调门。对唱时,几个人可以唱不同的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固定为D调,女腔还用本嗓,但男腔出现了部分假声的情况。演唱技巧中滑音使用较多,颤音极富特色。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如哟、噢、哎、我那、本是、那个、再不然、你来看等,在唱段中随处可见。
1952年,第一次给秧歌配上弦乐。开始时试用一把京胡和一把二胡伴奏,1954年将京胡改为板胡,后来又先后加上了低音胡、秦琴、笛子、笙、三弦、大提。大秧歌的演员行当,也如其它大戏,有青衣、老生、老旦、小生、小丑等。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基本曲调由尾腔不同的上下两句构成。传统的板式有起腔、慢板、流水、垛板、快板,板上起唱。解放后又创造了寸板、散板,同时还吸收了(河西调) (丝弦)、(混芽儿)(丝弦)、(莲花落)等其它剧种的曲调以及(走四方)(民歌)等传统民间小调。

剧目特点

定州秧歌剧传统剧目很多,按剧目内容分为节孝类、贞操类、爱情类、夫妻关系类、公堂告状类、滑稽类等。这些剧目是老百姓的创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戏文浅显,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最受老百姓喜爱。
定州秧歌的唱腔独特,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个独有的音乐基因。因为传统剧目中保留了大量传统民俗和人文信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20年来,欧美学者多次造访定州市研究观摩定州秧歌,定州秧歌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渠道。

传统剧目

各地秧歌戏的传统剧目分小戏和大戏两类,小戏俗称“耍耍戏”。秧歌戏角色原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三小门”,
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花脸、青衣“三大门”。其音乐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点,形成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容的体制,表演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
定州秧歌戏剧目丰富,涉域广泛,有爱情、节孝、贞操类、公案、滑稽等很多类。著名社会科学家李景汉搜集出版的《定县秧歌选》,收入了近百个剧目。大秧歌所唱的剧目,多是传统民间故事题材。当地群众又称大秧歌戏是“拴老婆桩子”(多以演婆婆妈妈的家庭戏为主)。传统戏有《双锁柜》、《老少换》、《王小赶脚》、《借髢髢》、《借女吊孝》、《王妈妈说媒》、《杨文讨饭》、《杨八姐剃头》、《安安送米》等。移植的剧目有《唐知县审诰命》、《杨八姐游春》、《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水滩》、《打焦赞》、《蜈蚣岭》等一些武打戏,并上演了《夺印》、《血泪仇》等现代戏。
剧种分布
定州秧歌剧是一个在冀中富有影响的剧种。除定州地区外,在保定地区的唐县、曲阳、完县、望都、满城、安国等县的很多农村亦有业余秧歌剧团。

代表剧目

《双锁柜》定州秧歌剧目。写财主于洛一嫌贫爱富, 定州民间艺人 悔弃了其女蒲姐与王金柱的婚约,另嫁恶霸蒋武举。蒲姐于出嫁前夜约金柱绣楼相会,恰被于洛一堵在楼上,金柱无奈,藏身描金柜内,却又被蒋家当做嫁妆抬走,蒲姐只好随轿而去。在丫环春红和其二姨的帮助下,煽动蒋的大老婆赶至洞房,将蒲姐又锁于柜内,并利用县官贪财昏庸,一场糊涂审判使蒲姐与金柱双双逃脱。1981年由定县秧歌排演。

剧目成就

现定州秧歌剧保护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秧歌传人张占元先生编著的《定州秧歌的音乐、板式、唱腔》和《定州秧歌剧本选》已成书稿,戚进才先生的《秧歌集成》手稿也早已完成,同时一部分代表剧目录制了光盘。民间业余秧歌团经常在庙会上和集镇上演出,足迹遍及定州市、保定市(曲阳、唐县、望都、顺平、满城)、石家庄市(新乐)等市县,较活跃的演出团有南平谷班、东汶村班、北东丈班、齐堡班、贾村班、丁村班、孟家庄班等,

著名演员

著名演员有张占元、黄翠、陈新军、于翠英、张芬然、郭根庆、赵彩英等。

所获荣誉

清朝中期,定州秧歌剧已有一批剧目出演,并成立了秧歌班。民国十五年后秧歌艺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风靡一时。民国二十年,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在定县参加平民教育期间搜集出版《定县秧歌选》,有近百个剧目。1952年,定县成立了秧歌剧团,最兴盛时能演出50余出戏。1988年剧团撤销,演员转入民间活动。2003年参加了保定市戏剧艺术节。2004年在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展演活动中,定州秧歌小戏《扒糕情》获群星奖。

历史传承

学者研究中国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近几年来,欧美学者多次造访定州研究观摩定州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渠道。但是定州秧歌发展日渐式微,抢救、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定州大秧歌早期的名艺人有李双贵(艺名大贵子,三花脸)、赵凤岐(艺名小贵子,青衣)、宋文川(花旦)、杨福庆(老生)等。1949年前无专业演出团体,只有半农半艺的季节性班社。1952年,成立了定县秧歌职业剧团。1957年,定县戏校为秧歌剧种培养了二十名男女学员,改变了过去妇女不进秧歌班的旧约法。

艺术保护

定州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通过走访市文体局、文联、地方志办公室等有关单位,调查定州秧歌老艺人,召集相关人员座谈等方式,对定州秧歌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定州秧歌得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定州秧歌是中国独有的地方剧种,已有900多年的发展历史,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定州秧歌曾在定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定州秧歌几经波折,演出队伍不断萎缩,演出机会逐渐减少,面临濒危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定州市政协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向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抢救和保护性开发定州秧歌的四点建议:一是建立定州秧歌基金会;二是加强定州秧歌剧目、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三是成立定州秧歌研究会;四是加强对定州秧歌演艺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为濒临失传的定州秧歌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更好的发展下去。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