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戏唱腔音乐
东河戏的唱腔音乐,主要有高腔、昆腔、乱弹、南北词及杂曲小调等组成。
(一)高腔
东河戏的高腔传承自明代弋阳腔,后又受青阳腔等其他高腔的影响,可以分为东河高腔与东河汉腔两大类,其中汉腔又分为南汉与北汉,北汉音乐已失传,南汉音乐相对较完整。在曲牌结构上,东河戏的高腔由“腔句”与“数板”构成,“腔句”是曲牌音乐的主体,由演员独唱,或独唱加帮腔,帮腔时伴以锣鼓。“腔句”是曲牌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有着曲牌格式的约束。而“数板”则穿插于曲牌中间,是有板无眼的滚板,其艺术形态与弋阳腔的滚唱相近。在东河戏里“数板”也称“滚板”或“滚唱”,从不单独出现,只穿插于一支曲牌内,由演员独唱,没有人声帮腔。
高腔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干唱加人声帮腔以及不托管弦、锣鼓相伴的形式。东河戏的帮腔分为“接口帮”与“复韵帮”两种,“接口帮”是角色唱到一半或尾部一二个字时加入,而“复韵帮”则是重复帮唱角色唱过的一句或半句唱句。凡帮腔之处必有锣鼓相伴,称为“伴奏尾韵”,又分为上韵与下韵,上韵多用二锤或一锤,下韵多用四锤。“伴奏尾韵”中的临界点锤,是东河戏高腔的一个显著特征,其锣鼓分小锣小镲与大锣大镲,一般情况下以小锣小镲为主,大锣大镲则用于情绪紧张的场面或净行唱腔中。
(二)昆腔、乱弹腔及其板式
东河戏虽然以唱弋阳高腔为主,但由于一直有高昆兼唱的传统,因此戏班中保留了大量的昆腔曲牌,至今仍保留有90多支。东河戏的昆腔有别于苏昆,其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地方化方面,如乡土化的吐字、通俗化的唱白等,又使东河戏的昆腔成为雅俗共赏的唱腔而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东河戏的昆曲戏班雪聚班比东河戏最早的玉和班仅晚九年时间,成立于清顺治十一年,因此高腔与昆腔兼唱成了东河戏的传统。东河戏的乱弹腔包括二凡和西皮。东河戏唱乱弹腔的历史也是比较早的,据资料表明,早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了,当然,东河戏的乱弹腔比高腔、昆腔要稍晚些。东河戏的西皮唱腔引入相对较晚,据传是清咸丰年间,广西桂剧演员丁仔回家乡赣州,将桂剧的《仁圣会》《双界牌》 等10余个西皮戏传授给东河戏艺人,并与宜黄腔相结合,从而构成了东河戏的二凡西皮。东河戏的二凡西皮唱腔,后来被艺人称为“南北路”,“南路”指二凡(二黄),“北路”则指西皮。东河戏的二黄和西皮已不再是古老的曲牌体音乐,而是板腔体,以自制的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其板式非常丰富。
东河戏舞台语音
东河戏舞台语音以中州韵为基础,杂以客家官话,本剧种人称为赣州官话。其声平仄略与普通话相反:反之亦然,如“街坊”近如普通话的“解放”;“背景”近如普通话的“北京”。丑行有时纯用地方语音插笠打诨。昆腔戏唱叶音略近“吴音”。
东河戏班社
东河戏班社多为班主制,由有衣箱(戏衣所有权的人)为班主,主持入社的人通常称为“老包”。他们有的自己有衣箱,有的向别人租来衣箱;有的自己能演戏,也有不会演戏的;有一人独当,也有几人合伙的。演员工资(以民国初为例)最高每年180元,最低80-0(银元);也有以“工分”计算的,最高800分,最低300-400分。班社免费供给米、柴、盐,各人自备油、菜。班社成员一般30-40人,除“老包”外,管班(联络)、伙头(炊事员),大衣、二衣、盔巾、杂箱、走杂各一人,乐队最多七、八人(通常只用四五人),余为演员。头目(最好的)老生负责拟定角色和演出节目及其顺序。
东河戏曲牌
东河戏的高腔与昆腔是用曲牌演唱的,因此其曲牌分为高腔曲牌和昆腔曲牌二大类。
东河戏高腔曲牌,主要都在《日连传》一戏中,根据现存的本子统计,《目连传》中总共使用了154支曲牌,几乎是东河戏中所用的全部曲牌。其中有谱的曲牌有76支,有曲牌名但无谱的有78支。76支有谱的曲牌根据其曲调、帮腔及句尾落音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红衲袄】类、【四朝元】类、【驻云飞】类、【风入松】类、【汉腔】五大类,其中【红衲袄】类有16支,【四朝元】类有9支,【驻云飞】类有12支,【风入松】类有8支,【汉腔】类有12支。现将有谱和无谱的曲牌列举如下:
76支有谱的曲牌:【香罗带】【红衲袄】【下山虎】【尾犯序】【朝元歌】【娥郎儿】【北山坡羊】【香柳娘】【懒画眉】【端正好】【锁南枝】【望远行】【桂枝香】【步步娇】【一封书】【四朝元】【梧叶犯】【皂罗袍】【哪吒令】【折桂令】【一江风】【驻云飞】【泣颜回】【玉钩挂】【胡十八】【节节高】【得胜令】【归朝歌】【寄生草】【山春景】【黄莺儿】【孝顺歌】【缕缕金】 【混江花】【豹子令】【莲花洞】 【古梁州序】【金蕉叶】【南得胜令】【八犯江儿水】【犯淘金令】【北新水令】【北驻马】【孔子哭】【猫儿坠】【观音洞】【锦望月】【马不行】【秋江调】【渔歌】【尝宫花】【狮子序】【锦合序】【乡下高】【天下乐】【草秋儿】【东瓯令】【玉抱肚】【山坡羊】【玉交枝】【双潮鸫】【粉蝶儿】【耍孩儿】【风入松】【浪淘沙】【刮古令】【皂角儿】【北哭相思】【一枝花】【清江引】【普贤歌】【窄地锦】【北甘州歌】【江头金桂】【半天飞】【小梁州】。
78支有名无谱的曲牌:【画眉序】【水底鱼】【滴溜子】【大牙古】【遍地游】【点绛唇】【上霄楼】 【三花子】【出队子】【忆多娇】【翠柏】【傍妆台】【不是路】【剔银灯】【新水令】【步步娇】【江儿水】【雁儿落】【侥侥令】【收江南】【园林好】【沽美酒】【普天乐】【混江龙】【红绣鞋】【降黄龙】【高汤台】【四边静】【吴水四】【浪味歌】【金钱花宝】【醉翁子】【玉芙蓉】【七贤过关】【一剪梅】【三棒鼓】【川拨棹】【江头桂枝】【二犯妆台】【金蝉歌】【字字双】【生姜牙】【 金钱花】【元和令】【五更转】【破齐阵】【惜双娇】【黑麻序】【马不停】【三学士】【问鷯春】【宫排子】【蛮牌令】【晓行序】【紫花儿序】【洞仙歌】【古轮台】【菊花蕊】【滚绣球】【叨明令】【倘秀才】【白练子】【淘金令】【鹊踏枝】【醉中天】【醉扶归】【四块玉】【水仙子】【玉山颓】【忆秦娥】【金龙聪】【扎玉马】【寸寸高】【夜行船】【劝世文】【卜算子】【油葫芦】【黑迓鼓】。
东河戏高腔曲牌的运用,一般采用联套形式,常见的联套形式有南曲联套、北曲联套以及南北曲合套3种。东河戏的北曲联套非常值得一提,江西的许多高控在使用北曲曲牌时,一般都予以南化,使之趋向于南曲的风格,即所谓“北曲南唱”,而东河戏中的北曲却是“北曲北唱”,仍然保留北曲的音乐风格,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南戏兴起后,许多北曲曲牌被南化,其本来的音乐风格难以保留,而东河戏的北曲曲牌为北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