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

二人转(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戏曲)

二人转(Er ren 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 

二人转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状况

二人转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词中带有一些乡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转内容并不以俗色酸为主、二人转的戏词中有很多都是和“评剧”“东北大鼓”“莲花落”是相通的。这种现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剧团二队。
经过吉林民间艺术团的修改之后有很多唱段成为了二人转的知名唱段。例如《猪八戒拱地》《回杯记》《马前泼水》《西厢观画》《骂鸭》《梁祝下山》《包公断太后》《水漫蓝桥》《二大妈探病》《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编出大批传统剧目的同时,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丑角演员有韩子平、秦志平、董连海、徐振武、尹伟民等等,旦角演员有郑淑云、董伟、李晓霞、关长荣、闫淑平、杨宏伟、孙晓丽、等等。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 
二人转的历史就是一部吸收各种艺术精华的历史。二人转戏歌是二人转曲调与当代流行元素结合的产物,综合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戏曲唱腔和带有鲜明时尚元素的通俗歌曲的技巧。由于戏歌听起来象戏又象歌,它既能让带有怀旧情绪的中老年观众接受,又能得到年轻人的喜爱。
近几年来,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二人转戏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闫学晶演唱的系列曲目,大致可分四类:歌颂浪漫爱情的《蓝河怨》《西厢记》《回杯记》《送情郎》等经典作品;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的《节气歌》《看秧歌》《白雪花》《关东情》《回家》《老家》《请到吉林来》等歌曲;反映百姓生活的《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打是亲来骂是爱》《县长下乡到咱家》等歌曲;以二人转艺术自身为主题的《关东人与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等歌曲。
其中最后一类歌曲十分有特色,既反映了老百姓对二人转的喜爱,也指出了二人转艺术的主要特色和内容。类似的还有刘和刚演唱的《东北二人转》,阎淑萍演唱的《我是二人转人》,潘长江演唱的《二人转东北人》,柴宝玉演唱的《风风火火二人转》,孙小宝、金玲演唱的《情系二人转》,小沈阳、沈春阳演唱的《二人转转歌》。这些歌曲同时也为二人转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特点介绍

扮妆种类

传统二人转的旦角装束分为两种正装,月装,正装即是戏曲装旦角需要在额前贴片子,还需要挂顶花和偏凤,后面要带线尾子等、有些还需要在戏服上加水袖的,如“穆桂英”装即是仙姑头。不需要戴顶花、而是带假发套、后面可以用真模仿真发的假发套、例如胡玉娘。
二人转下装的化妆分为三种小生装,丑装,武生装这三种装。

艺术特点

1.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2.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3.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4.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6.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7.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

唱腔特点

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
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唱腔分类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二人转的唱腔音乐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主要曲调;辅助曲调;专腔专调;小曲小帽杂曲杂调。
《呼呼腔》是二人转故事正文的开头腔,曲牌高亢。曲体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每乐句都带一个较长的甩腔。上乐句往往散板起唱,然后用刁板进入正常节奏,尾音落在商音上。下乐句落在宫音上。《呼呼腔》的音调,是大波浪式的旋律线条、棱角分明,恰好表现东北秧歌那种大夸、大浪、大扭、大俏、棱角分明的舞蹈技巧,同时,描述故事梗概,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呼呼腔》板式变化多样,分有”头板“即”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由于吸收了民歌中的花腔曲调,因而产生了”南边道、大尾巴、对花、敞弦、干板擂“等等不同样式的《呼呼腔》曲调。词格基本为七字句。
《武咳咳》是二人转演唱故事内容的核心唱腔。艺人称它为“宝调”。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
上乐句的落音为“徵”音,下乐句落在“商”。它的音乐旋律完全来自东北方言中的字调和语气是一种“唱着说”的叙事性曲牌。不管怎样变化,始终不离“re、la、sou"三个音。句尾甩腔,能自然流畅的向其它曲牌唱腔过度。
《武咳咳》板式变化多样、分有慢板、中板、快板、推板及垛句、大段《武咳咳》常有一个”起腔“或叫”领腔“,结尾有一个”落腔“。词格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
《文咳咳》,过去有人称这个曲牌也叫《上北楼》、《小阴天》,曲调优美、流畅。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每个乐句分为两个分句,分句的独立性很强,使旋律形成”商、宫、羽、徵“的落音趋势,但它仍为上下两个乐句,两小分局为一分词。
《文咳咳》板式变化,分为中板、慢板、快板,及中间的垛句等等。词格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
《抱板》的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演唱,上乐句一般落在、”羽音上“,下乐句落在”商音上“。大段抱板,开头都有一个刁板腔。它分有”慢打慢唱“、”慢板夹快板“、”慢打紧唱,长调门”、“红板数唱”等变化形式。演唱中常加三字垛。基本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
《三节板》演唱时用大板、甩子伴奏、一打三甩、因而称三节板。这个曲牌是一种抒情、叙事的慢板、旋律起伏较大、大波浪式的曲线。基本分为上、下两个乐句,上乐句落“角”,下乐句落“宫”或“羽”,大段三节板,结束有甩腔。词格基本为十字句。

表演形式

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今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表现手法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电视节目

电视是中国目前拥有观众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工具,二人转借助电视传媒技术,使观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欣赏和了解这门艺术,二人转由舞台艺术走向荧屏艺术。
二人转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央电视台的各种综艺晚会的舞台上。中央电视台作为沟通二人转与百姓之间的纽带,其强大的影响力极大地提高了二人转的知名度,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早在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煤炭部联办的晚会中,由韩子平主演的双玩艺《夫妻情》就引起了文艺界的关注 ,同年央视国庆晚会播出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反响十分强烈。1993年央视春晚小品《老拜年》中包含二人转小帽《小拜年》,引起很大关注。1996年央视春晚和颁奖晚会中阎淑萍和潘长江主演的小品《过河》和《迎亲》,以及2001年央视春晚潘长江、黄晓娟、闫学晶主演的小品《三号楼长》实际上均属于戏曲小品,让人耳目一新。1999年央视中秋晚会播出了闫学晶主演的拉场戏《冯奎卖妻》。央视春晚小品《红高梁模特队》(1997)也包括二人转表演,《说事》(2006)中宋丹丹和崔永元的二人转唱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曲苑杂坛》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历来重视民间曲艺,是二人转的主阵地。早在1998 年就播出过赵晓波表演的二人转《西厢报板》。2000年播出了阎淑萍表演的单出头《老汉背妻》,精彩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录制完成后导演汪文华激动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拍手叫好。2004年播出阎淑萍、柴宝玉的表演的二人转《三调芭蕉扇》。由著名演员盛喆主演的一系列拉场戏《没事找事》《两枚戒指》《瓜棚幽会》《匿名红媒》《小巷总理》《送戏》《配合》《同学会》等被多次播出,深受观众的喜爱。此外,《小拜年》《猪八戒拱地》《才活明白》《夫妻串门》等经典曲目也在《曲苑杂坛》播放多次。2009年4月,《曲苑杂坛》播出了特别节目《中国好人——长春篇》,以长春市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为题材,以二人转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弘扬主旋律,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该节目已重播30多次。节目以二人转小帽联唱《道德楷模群英谱》拉开序幕,吉林省东北风艺术团的演员深情地演绎了14个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和传奇经历。
此外,中央电视台的访谈类、综艺类栏目以及其它节目很多都以二人转为主要题材或包含二人转的表演,极大地扩大了二人转的影响。 2001年《焦点访谈》栏目,以“大棚车进农家”为题,全面报道了剧团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农民演出的盛况。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0年《人物》栏目播出了春节特别节目《说不尽的二人转》,这是继2003春节特别节目《二人转》后,该频道第二次较全面地介绍二人转的历史、现状,并通过对二人转作曲家那炳晨、剧作家陈功范、舞蹈家马力、老艺人蔡兴林、笑星魏三、国家级传承人赵晓波等人的访谈,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分析了二人转所面临的问题,使观众对二人转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近些年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夕阳红》《西部论坛》以及地方台的《名人面对面》《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鲁豫有约》等栏目播出了对赵本山、潘长江、何庆魁、高秀敏、闫学晶、瞿波等人的访谈,有的艺人还当场进行表演,增加了广大观众对二人转的认识。另外,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艺》《曲苑杂坛》《周末喜相逢》《乡村大世界》《星光大道》《梦想剧场》《金土地》《开心辞典》等栏目中,二人转艺人于小飞、孙小宝、魏三、蒋小东、王小虎等纷纷亮相,进一步扩大了二人转的影响。大量电视连续剧中多次出现二人转表演,加深了全国人民对二人转的了解。例如:《乐呵屯里的乐呵事》《大雪小雪又一年》《正月里来是新春》《农家十二月》《八月高粱红》《美丽的田野》《不是钱的事》《一村之长》《一乡之长》《乡村爱情》《笑笑茶楼》《刘老根》《闯关东》等等。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男妇女主任》、《耳朵大有福》等故事片也包含二人转的唱段,《三枪拍案传奇》则突出了二人转绝活“手绢功”。
东北地区的省市电视台以二人转为主要内容的娱乐节目为这门艺术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栏目有以下几个:
吉林电视台的《二人转总动员》是全省唯一的戏曲类选秀节目,具有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全民性的特征。它为新秀搭建了平台,为二人转输送了新鲜血液。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在演播室表演,二人转专家、艺术家担任评委,吸引了大批二人转爱好者参加。吉林电视台的《农村俱乐部》栏目充分利用电视的特征,将演员请到演播室录制节目,并多次邀请韩子平、董玮、阎淑萍等省内二人转名家参与,受到观众好评。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的《乡村戏苑》栏目自2006 年开播至今,分别录制播放三个民营剧场(东北风剧场、和平大戏院、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表演,原貌展示了小剧场的原生态二人转,深受观众喜爱。
辽宁电视台2009年与本山传媒联合推出的《明星转起来》大型娱乐节目,每期邀请四位当红影视、歌舞、曲艺、戏曲演员学习二人转表演。吴宗宪、侯佩岑、陈小春、范晓萱、萧蔷、孟广美、陈志朋、印小天、游鸿明、黄品源、张娜拉、阿宝、应采儿、何赛飞等明星都来学习过二人转。赵本山携众弟子当老师,从扇子、手绢、二人转小调等基本功教起。传统二人转经过明星们的洋气串演,爆笑不断。虽然嘉宾学到的二人转只是初步的,但影响力却不可低估。正是他们的热情参与,使得海内外更多的人了解了二人转这门艺术。《转出大东北》是辽宁电视台娱乐频道2007年精心打造的娱乐节目,每期邀请著名的二人转演员进行才艺表演,深得观众朋友的喜爱。《逗你乐翻天》是沈阳电视台于2007年推出的大型综艺栏目,将二人转说口、绝活、舞蹈、唱腔等艺术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主持人形象包装别具一格,打破传统模式,将主持现场搬到了农家炕头,增强了栏目的平民色彩和亲和力。
黑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二人转大赛特别节目《欢乐英雄转》播出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二人转大赛是黑龙江省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二人转赛事,由于关注地域特色鲜明的黑土文化,挖掘接地气的民间草根资源,大赛已经成为一场倍受城市和乡村百姓普遍喜爱的大型民间选秀活动,成为黑龙江独有的二人转品牌。大赛以日播节目的形式在电视播出,分专业组、业余组和青少年组等组别进行,从全省海选到复赛、擂台赛、淘汰赛和决赛等录制播出或直播。

国际交流

二人转第一次出国是在1951年。受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性演出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著名二人转舞蹈家马力在老艺人艾小辫、李文清指导下编排了二人转扇子舞《扑蝴蝶》,1951年赴北京中南海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赞扬,同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得金质奖章。
1953年3月,黑龙江省文工团演员李泰、胡景岐参加东北赴朝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演出了二人转《三只鸡》,反响强烈。随着1954年6月中国和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两国文化交流也逐步增加。1954年7月,东北文工团在欧洲演出了二人转扇子舞,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高度赞扬。1974年12月,辽宁省丹东歌舞团的二人转演员陈莹、姜亦亭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演出二人转《女队长》。这个时期二人转参与的国际性演出虽然不多,但促进了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展示了东北地方艺术的风采,并且为以后的国际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二人转参加的国际性演出大量增加,并且开始参与带有比赛性质的国际艺术交流活动。1989年7-8月,由崔凯担任领队、马力担任导演的辽宁地方戏艺术团一行15人赴日本富山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年演剧节。代表团分别来自31个国家,中国的二人转节目作为压轴剧目博得了满堂彩。考虑到“二人转”一词较难翻译,中国代表团使用了“东北地方戏”一词,恰好与该演剧节的学术讨论题目“区域性戏剧的国际理解”相吻合。由于组委会规定演出时不设同步翻译、不打字幕,并且观众的语言、文化、风俗各异,中国代表团面临的挑战很严峻。8月5日晚7时50分,辽宁省地方戏艺术团在富山县民会馆登台亮相。首先出场的是王秀芬和潘长江表演的《猪八戒拱地》。红火俏丽的歌舞吸引了全场观众,潘长江戴上“假鼻子”,有节奏地随音乐煽动起猪耳朵,两位演员的手绢绝活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潘长江成功地运用戏曲身段,生动地表现出猪八戒可气又可爱的性格。在十三分半的节目中观众鼓掌八次,创造了本次演剧节剧场效果最强的记录。黄晓娟、何广顺表演的《十八里相送》深情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二人优美的舞姿令观众赞不绝口,黄晓娟的双扇舞受到好评。李静、赵本山表演的《马前泼水》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泼辣刁妇和两个男人的故事。演出完毕后演员三次谢幕,有人上台献花,许多外国演员上台与中国演员合影。最后李静、潘长江获个人演技奖,何方涛获得服装设计奖,艺术团荣获集体银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近些年,做为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海外推广战略的重要内容,二人转艺术担负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多次跨出国门慰问演出,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为传播中华文化贡献了重要力量。1991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访问日本,演出《老汉背妻》《夫妻串门》等剧目,以独特的技艺博得了日本观众的喜爱。2007年2月,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和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赴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专题新春游园晚会,演出《猪八戒拱地》《老汉背妻》《西厢·观画》等经典剧目。共计演出14场,赢得一致好评。为方便观众理解,演员们边演边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二人转的由来和灵活多变的表演形式,加深了观众的印象。闫淑平和柴宝玉在新加坡电视台《早安你好》栏目现场表演了二人转《小拜年》。2007年2月,辽宁民间艺术团赴美国演出,反响强烈。中国曲艺家协会代表团2007年6月和2009年6月出访日本,2009年2月出访法国,三次演出中都包含二人转,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2008年5月吉林省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的青年演员赵小龙和马晓慧赴英国为当地华人演出了原汁原味的二人转和精彩的一指禅、手绢功等绝活。2011年12月,在辽宁省侨联组织下,铁岭市民间艺术团赴加拿大和美国巡演一周,向当地华侨进行慰问,在多伦多、纽约和旧金山三市先后进行5场演出。表演以唱为主,观众虽以广东、福建等地的南方华侨为主,还有部分外国人,但反响很好,返场要求十分热烈。2012年1月由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具有丰富吉林地域文化元素的大型综艺晚会《中华风采》赴英国演出,受到好评。2012年1月,由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主办的欧洲规模最大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举行,吉林歌舞团的演员们进行了精彩的二人转表演。 
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孔子学院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汉办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对东北二人转艺术也给予了高度重视。2012年10月27日,辽宁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一行38人前往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的密歇根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浓郁的“东北风”令成千上万的美国观众为之倾倒。这场名为“火热热的东北风, 火辣辣的关东情”的综艺演出由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辽宁省教育厅承办,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密歇根大学底特律中心、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协办,辽宁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主演、本山艺术学院师生合演,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艺术让观众大饱眼福。演出内容除东北二人转之外,还包括高跷秧歌、唢呐独奏、软功表演、东北歌舞、车技表演、民歌对唱等节目,充分展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和火热的关东风情,受到了美国当地师生的热烈欢迎。
长期以来,国有剧团和民营剧团之间如何进行合作、传统二人转与“新型二人转”如何互相取长补短一直是个难题,但是近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破。2011年11月,吉林省文化厅整合了省民间艺术团(国有)和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民营)的演艺力量,组织了名角名段,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连续奉献了三场精彩演出,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欢迎和认可,丰富了以“感受中国”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内容。为确保演出质量,节目既有《猪八戒拱地》《包公断后·别母》《马前泼水·婚变》《老汉背妻》等经典正戏,也有流行的民间搞笑、绝活等,充分体现了二人转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状态。演员们在演出中加入了“英文二人转”、蹩脚英文等,更令人耳目一新,拉近了欣赏距离。更出人意料的是,虽然百分之九十的观众都是原籍中国南方的华侨,还有一小部分懂中文的外国人,但他们对二人转充满好奇,演出中几乎没有语言障碍,反响非常强烈。整合国有和民营资源这种“兄弟联手”的方式对二人转进行市场开拓和合力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次演出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国际性的平台,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探索和拓展了海外文化市场。
二人转频繁参加国际演出,除扩大了海外影响、拓展市场和传播中华文化外,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积极摸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既包括策划、组织、协调、宣传方面的经验,也包括现场的舞台演出经验。在妥善处理现场突发事件、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需求、拉近演员与观众距离、最大限度减少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处理传统演出方式与现代演出方式的关系、加强国有剧团与民办剧团的关系等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戏曲和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大都面临着衰落。从某种程度上说,二人转的这种联合开拓市场的尝试取得成功,也为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除走出国门进行演出外,还有许多国际友人来到中国观看二人转。196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朝鲜崔庸健元帅访问黑龙江,在哈尔滨观看了省龙江剧院张淑芳、韩世珍、白凤兰表演的二人转《杨八姐游春》《回杯记》等节目以及一些龙江剧片断,周总理说:“二人转的基础很好,要创造出人民喜爱的龙江剧,更要发展二人转。"1983年8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石清照教授是“中国演唱艺术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十分热爱中国曲艺。在沈阳观看了张桂兰和刘景文表演的二人转《杨八姐游春》《放风筝》,并介绍了每个曲牌的音乐特色及适合表达的感情,石清照对二人转给予了高度评价。2001年12月,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在北京古巴大使馆为古巴和拉丁美洲使馆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成功的演出,在观众中引起共鸣,因为阿根廷有一种戏剧,也是“一人演多角”的,同二人转的表演很相似,观众在表演中找到了知音。用田子馥的话说,二人转“像不像,做比成样”的美学思维,却在来自太平洋彼岸的观众中得到共鸣。这更加说明,艺术需要互相交流,增进了解,这样才能视野开阔,从而更好地发展。另外,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乌克兰人波比·肯博士、新加坡选美冠军陈美心、美国NBA扣篮王杰森·理查德森(Jason Richardson)近几年相继拜赵本山为师学习二人转,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二人转的国际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到这门艺术。

衰落原因

二人转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著名戏剧家吴祖光认为二人转是“一网打尽”的艺术,它一直在不断吸取各种艺术的精华,不封闭自己,能够“化它为我”,不断增加自身的魅力。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文华认为:“二人转艺术的容量很大,是其他艺术望尘莫及的。二人转好像一块大海绵,什么都可以往里吸收。而且不是生搬硬套,都学习来化成自己的东西。”当初二人转在形成过程中,莲花落同大秧歌融合,并借鉴民歌、柳腔、凤阳花鼓、河北梆子、评剧、京东大鼓等艺术的精华时,莲花落和大秧歌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艺人一般不会站出来说,“这不是莲花落,这不是大秧歌,这不是评剧……”。蹦蹦(二人转)在初步形成以后,在东北地区曾与河北梆子同台合作演出长达50年。河北梆子许多剧目、唱腔和表演技巧,如锣鼓经、梆子腔、武打动作、上场诗都被二人转艺人吸收进来。当时的蹦蹦艺人并没说:“这不是蹦蹦,我们要维护蹦蹦戏的纯正性。”蹦蹦艺人在台上演河北梆子,也没有人提出警惕蹦蹦会逐灭河北梆子。河北梆子也从未担心被蹦蹦逐灭,反而发展得很好。
传统二人转走向衰落决不是被逐灭的结果。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可选择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传统二人转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衰落。国有剧团的演出次数急剧减少,有些地方连演员工资都无法全额发放。有些县城的剧团被迫解散,艺人们有的改行,有的同草台班子一起演出。国有院团为了生存做了不少努力,但一直难以走出困境,国家采用行政输血的办法,每年大量投入资金进行救助,却一直难以使其摆脱低迷的局面。这是伴随着戏曲、曲艺的整体衰落发生的,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对20多年来传统二人转遭遇的危机、国有剧团及民间艺人的困境,有些学者并未给以应有的关注。二人转真正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是近几年新型二人转取得商业成功之后的事。传统二人转在新型二人转尚未成形时就日渐衰落,即使没有新型二人转观众也一样会选择其它娱乐方式。 

新型二人转

被称为“八角手绢之母”的二人转舞蹈家马力教授见证了二人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与变革,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二人转的“活字典”。她认为:“二人转特别与时俱进,你喜欢什么他就唱什么,什么流行唱什么。抗美援朝时北市场的二人转园子当中,二人转艺人都会用小帽的形式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过去有个《大杂调》,二人转演员有的还会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如前苏联歌曲《红梅花儿开》《喀秋莎》。现在二人转演员在台上唱流行歌曲并不算是忘本的行为,而是一种对于传统二人转的继承。”传承艺术应主要传承其灵魂,而非躯壳。我们应当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二人转的前途,应鼓励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戏曲剧种和曲艺曲种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通过孤立静止的方法来只保护它的躯壳,将二人转控制在一个封闭不动的状态,那样将会抽空创新的活力。
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有把不同的表演艺术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演出的传统习惯。东汉时期张衡的《西京赋》里就有杂技、歌舞等同场演出的记载。北魏时则在洛阳的寺庙里集中演出百戏。隋代在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广泛搜罗“四方散乐”,在洛阳城外临时建立戏场,占地八里,艺人们彻夜演出。唐代长安的庙会上可以看到大量说书、杂技、歌舞等表演。北宋出现的营业性的“瓦舍”更是常年集中各种技艺演出。马也指出:“这种集中演出,既促使各种艺术的互相竞争,也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吸收、渗透、融合。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不同的艺术综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于是,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了,这就是在十二世纪形成的以歌舞手段演故事的中国戏曲。”多种艺术同台演出这种做法在清末民初时也很常见,陈公哲在《精武会五十年》(1957)记载:“1910年春,上海北四川路原有亚波罗影戏院,于影戏中加插歌舞杂技,以娱观众。”可见,安排多种艺术形式同台演出,是出于满足观众需求的目的。而这种传统习惯,却在新型二人转那里得到了保持。杨世祥指出:“二人转是当代的杂剧,如同戏曲史上的宋杂剧一样,是歌舞、说唱、戏曲几种样式混杂在一起的概称。”于海阔指出:“新型二人转现已演变为包含传统二人转、流行歌曲、单口相声、脱口秀、拉丁舞、绝活、杂技在内的综艺晚会,本身并非一个成熟的艺术形式,它还在“发酵”的状态,需要继续与其它艺术形式进行交融、碰撞。只要在健康的路上走下去,谁又敢说有朝一日不会产生出一种或多种新的艺术形式呢?纵观戏曲、曲艺的历史,很多艺术形式都是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磨合才最终形成的。只要合理引导,新型二人转有可能是新艺术形式出现前期的可贵的萌芽。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有开放、包容、理性的心态,宏观的艺术视野和一定的艺术敏感性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对新型二人转来说,真正引起争议的其实是某些节目中的“性暗示”。如能顺应形势,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去掉,从观众的合理需求出发,为民间艺人提供一条发展之路,进行综艺晚会式的表演恐怕也未尝不可。至于名称,还可进一步商榷,并不急于命名。二人转虽有三百年历史,但“二人转”这一名称直到1934年才在《泰东日报》上出现,1952年辽宁省民间艺术会演时才开始在东北推广,1953年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才正式定名,并得到文艺界承认。也就是说在二人转发展史上的200多年,它的名称一直未固定,“蹦蹦”、“小秧歌”、“春歌戏”、“半班戏”等都是它的曾用名。因此,新型二人转的命名完全可以再等一些年,对待艺术问题我们需要有这个耐心,但“二人秀”这一名称肯定不合适。传统二人转现今虽遇到些困难,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农村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能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同观众的需求相结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艺术的百花园里光彩夺目。新型二人转还在发展当中,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它仍然会继续吸收其它艺术形式的元素,与传统二人转一起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里相映成辉,为广大观众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演出形式转变

当发现观众不爱听老戏时,很多民间艺人陷入迷茫:所学的东西没了用武之地,往下的路如何走呢?剧场的经营者也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观众不爱看老戏,反应激烈,这样下去,民营的剧场就要失去观众,面临着国营剧团同样的命运。但国营剧团有政府养着,不愁吃饭问题。民营剧团是靠市场吃饭的,没有了观众就等于没有了饭碗,剧场就要关门,艺人就要解散。是坐以待毙,还是主动寻求生路呢?有人会说:那也不能靠说黄段子为生啊!是的,的确是这样,艺人也是这么想的。几乎没有哪个艺人愿意将多年苦练学成的唱功轻易丢掉,直接去演黄段子。唱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改变一般也是先从唱开始。就象京剧演员自称是“唱京剧的”一样,二人转演员一般自称是“唱二人转的”,没听说谁愿意自称是“说二人转的”。回忆最初的二人转市场之路时,长春和平大戏院总经理徐凯泉说,为了经营,曾派翟波等艺人去夜总会演出,发现那里的人们喜欢流行歌曲,于是他就让演员学唱流行歌曲。流行歌曲的数量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试探着增加的,不会突然全都是流行歌曲,把演出变成演唱会。有的剧场白天演正戏,因为观众多为老年人;晚上加演流行歌曲,因为晚上年轻观众较多。开始时流行歌曲一般只是以小帽(正戏前加演的载歌载舞的民间小调)或小曲(返场时表演的没有舞蹈的叙事类曲目)。的形式出现,但后来正戏被压缩得越来越短,其它节目份量越来越大。坦率地说,由于演出全本戏既费时、费人又费事,在剧场演出折子戏是很多剧种的常见做法,央视春晚的戏曲节目也都是折子戏。折子戏是从整本大戏中取出的表演上和剧情上最能吸引观众的精彩片断,如《包公断后·凤还巢》《西厢·观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二人转折子戏由于矛盾冲突激烈,人物鲜活生动,情节相对完整,从而久演不衰、流传最广。但遗憾的是,每段戏最后却只能减到可怜的几分钟,成为“微型”折子戏。一位剧场老板道出其中奥秘:“不是没有艺人能唱传统二人转,而是唱了也(几乎)没有人能听懂,即使给观众唱一个二人转小帽,我们也让艺人把时间压缩在3分钟内,不然大部分年轻观众会不高兴的。”更让艺人无奈的是,即使正戏已短得不能再短,很多年轻观众也并不买账,一到唱老戏的节目时就有很多人上厕所、或出去打电话、回短信,盼着唱段早点结束,好继续欣赏其它节目。 
流行歌曲一般被安排在各个“微型”折子戏之间,有时还有少量的用粤语、闽南语演唱的方言歌曲和用英语、朝鲜语、日语演唱的外语歌曲。由于唱歌对二人转演员来讲一般为业余爱好,同专业歌手相比难以占据太多优势。观众如想听歌有多种选择,既可去酒吧或音乐会,也可以在家通过电视、广播及多媒体播放器来听,为什么要来二人转剧场呢?在激烈的竞争中,艺人迅速发现,要想提升人气,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找和开发自身的强项,没有独特之处就难以吸引观众。有人擅长唱高音,于是专门选《青藏高原》《大海》这类调子高、难度大的歌;有的人模仿能力强,就尝试模仿某些演唱风格独特的歌星的声音、仪态、唱腔,或者模仿一些摇滚歌手和少数民族歌手的唱法。龚琳娜的《忐忑》流行以后,艺人争相模仿,主要是因为这首歌有特点,很多年轻观众喜欢。艺人所唱歌曲并不限于流行歌曲,有的艺人受过音乐表演专业训练,会挑战一些难度较大的歌曲,并根据观众口味灵活调整,有时会唱些老歌,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是一个兵》等等。有的人曾初步学习过粤语和闽南语,唱一下《铁血丹心》《爱拼才会赢》足以应付场面,反正台下观众大多不懂这些方言,不会太在意细节。还有少量的人可以用英语、朝鲜语、日语等外语进行演唱,这在二人转演员中算是一技之长,不易被人模仿。此外,各地的民歌,京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选段,西河大鼓、京东大鼓等曲艺形式都可以拿来秀一秀。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观众欣赏口味变得很快,单靠正常唱歌已不能满足需求。有人借鉴了相声的“柳活歪唱”把歌曲改了词,换成一些通俗幽默的内容,令人捧腹大笑。其实,“柳活歪唱”的做法在传统二人转里也经常使用。2012年9月在长春举办的阎淑萍个人专场演唱会上,阎淑萍和尹为民表演的二人转《西厢·观画》中,红娘在历数墙上挂画后,称还有一幅画上画的是“雷锋同志背着个老大娘”!此时演员跳出戏外,阎淑萍则笑问:“那还是《西厢·观画》吗?”这种处理正是二人转的魅力,重视同观众的交流,拉近了同观众的距离。在“新型二人转”里,这一做法更是家常便饭。有些虽然早已在坊间流传的段子,但被艺人一表演更加生动,产生很好的效果。当今的社会热点、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内容、台下观众的具体情况、近 期的节日、纪念日,这些都成为艺人选择曲目时考虑的因素。例如:“九·一八”纪念日的前夕,艺人可能会说:“9月18号快到了,为了纪念我们的国耻日,我给朋友们献上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台下的观众一般都有热烈反应,甚至跟着一起唱,演员在成功地营造气氛后,下面的演出就会更加顺利。还有一种表演方式是巧妙地利用了“反衬”, 先抑后扬。演员明明唱功很好,但却使用“怯口”和“出相”技巧,故意表现得缺乏自信,举止怪异,说话颠三倒四,引得观众发笑,在观众对其形象感到失望或心生蔑视情绪时,演员又突然一展歌喉,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如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令观众大为惊叹,收到很好的现场效果。这种情况下,演员是不会舍得“歪唱”的,不会再改词逗人发笑了,因为目的是要完全通过唱功征服在场观众。这一做法艺人们经常使用,前提是嗓音要好、唱功优秀,确信能让观众为之叹服。戏曲和歌曲表面上看很相近,但由一个领域跨越到另一领域其实并不容易,电视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戏曲艺术家反串唱通俗歌曲,歌唱家反串唱戏曲的情况,但通常只是图个新鲜,要想做到在唱戏和唱歌之间自由转换是很难的。有些艺人还没摆脱戏曲的“范儿”,带着浓厚的“二人转”味。艺人转型后,要想受观众欢迎,成为“台柱子”,单靠唱歌显然不够,况且不是每个演员都会擅长唱歌的。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