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优美的旋律,激越的歌声, 在南桥电影院里回旋。43年前曾使奉贤人民深受教育的山歌剧《江姐》,2007年“七一”重与观众见面。
山歌剧团有些老团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有人提议,重排山歌剧《江姐》。在化工奉贤分区、南桥镇政府和区宣传、文化等部门支持下,建立了“奉贤山歌剧‘江姐’剧组”,在30多个演职员中,山歌剧团老演员有10多个,其余大部分为枫叶艺术团成员。饰演双枪老太婆的吴美华、饰演甫志高的宋志英都是当年原来角色,饰演江姐的曹丽如是原剧的B角。40多年岁月沧桑,演员们大多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重演《江姐》,感慨万千,但激情和风采不减当年。
奉贤山歌剧《江姐》时隔43年,在建党84周年、先进性教育活动如火如荼之际,由一些爷爷奶奶辈的退休老人重新搬上舞台,他们连演八场,场场爆满,引来一片赞叹之声,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评价。戏里戏外人们长时间被感动着,大家为这个上海“独养女”山歌剧那高吭悠扬的旋律感动,为《江姐》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感动,更为那些克服重重困难的老人们的壮举感动。在2007年11月8日上午的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奉贤山歌剧专场中,一曲少儿山歌表演唱《鲤鱼跳龙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为山歌剧后继有人而感到欣喜。
参加此次演出的10个孩子中绝大部分都从来没有接触过戏剧。通过不到一个月的排练,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唱词都觉得别扭,到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孩子们渐渐接受了这个在自己家乡土生土长的剧种。小演员袁晓妍告诉我们,她觉得山歌剧和别的戏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是奉贤的特产,有一种奉贤的味道,比其他地方戏曲更有亲切感。
区少年宫的指导老师告诉我们,她认为要让孩子们去继承和发扬山歌剧,首先要让他们多看多听多练,只有充分了解山歌剧,孩子们才能真正喜欢它。其次,要挑选一些各方面条件比较拔尖的孩子,让他们参演一些小剧目,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来编一些短小的、孩子们能看得懂的剧目,演给同龄人看,让大家都来了解我们奉贤有这样一个地方戏——山歌剧,由点带面扩大山歌剧在孩子们中间的影响。
据了解,南桥镇文广中心和区少年宫将联手打造一个青少年山歌剧的培训基地,为孩子们接触山歌剧、从小培养山歌剧人才创造条件。
奉贤山歌剧在舞台上绝迹到重演,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的舞台艺术要真正去创作、演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满足他们对艺术欣赏的渴望。同时,也说明民族艺术、地方乡土的民间艺术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植根于普通民众之中,它们是不会轻易消亡的。事实上,中国的许多剧种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越剧、黄梅戏、锡剧、沪剧、东北的龙江剧等。奉贤山歌剧虽然没有能发展成为上海地域的大剧种,没能走向江浙和全国,但它作为一个地方剧种,依然是上海艺术百花苑的一朵奇葩,应该像金山农民画、南汇奉贤地区的“滚灯”等一样受到重视,让它能传承下去,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艺术。
其实,山歌剧艺术也值得音乐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中国民乐的创作源泉之一便是民歌山歌,当前民乐要发展,我认为大致不外乎三个方向:一是整理发掘古典乐曲,二是研究、整理佛寺道观遗留下来的佛乐、道教乐曲,三是向民间采风,从山歌、小调中吸取营养。因此,我建议民乐工作者能关注奉贤山歌剧。我听过一支山歌剧唱段,叫《勿是为侬我不来》,是《摸花轿》中的著名旋律,很好听,民歌味很浓,散发出一股田野的清香。据说上世纪60年代时,有关部门去向民歌艺人采风,有位老艺人足足唱了2天的山歌,肚子里的老山歌还没有唱完。不知那些满肚子山歌的老艺人还能不能找到?对他们来说,是个要赶快抢救的问题,现今奉贤区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化步子也加快了,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生存来说,这前景着实堪忧。
如今,奉贤山歌剧又重起“蓬头”了,很令人鼓舞,有专家建议奉贤能够重组新的山歌剧团,这一建议已引起了奉贤区文广局的注意。若能重组山歌剧团,对上海的民间艺术的传承,将是一件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