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从孕育到成型,大致经历了采茶歌――茶篮灯――采茶戏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又是紧相贴合,彼此重叠的。
一、采茶歌时期
自明代起,在全国经济活跃,人口增多的大气候刺激下,江南的茶叶生产逐渐走向繁荣,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茶文化”热也在民众中出现,并且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应和。如明代大剧作家,江西人汤显祖(1550—1616)的诗中就出现了“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句子;在他的不朽之作《牡丹亭》里写到南安太守杜宝来到城郊“劝农”时,出现了一对妇人持茶叶筐边歌边上场,歌中唱道:“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牙。…”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的石城县崖岭熊氏宗谱中的《熊休甫先生传》也有“每月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溪唱插秧采荼歌,……”的记载,说明当时赣南的采茶歌已相当流行。
采茶歌随茶叶交易在江南广为传唱,各地叫法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首是以一年12个月为起句,唱的是茶农种荼、摘茶、做茶、品茶、卖茶的过程,由12位茶女手提茶篮表演。后来又出现从十二月唱到正月,称“倒采茶”,词同曲不同。
二、茶篮灯时期
至明末,客家地区陆续出现了姐妹摘茶、双采茶、四季采茶、送哥卖茶等多个有简单人物,扇子、茶篮为道具的歌舞小演唱。在茶叶生产形成规模后各地茶商往来频繁,出现了“开茶市”,“收茶市”的节日仪式。茶农与茶商编演了更多有关茶的节目。如瑞金的茶灯调中,有了摘茶、看茶、称荼、算茶钱、送茶的唱段。歌中有了“茶香客”、“茶香姐”的人物。在舂节期间这些节目也用于给茶家、商铺恭贺新年。为了制造热闹气氛,出行时有的举着各式花灯,有的与马灯和花鼓配合演出。马灯有二马、四马两种,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下,一边跑马一边唱马灯调,围起圆场后也会演一些简单小戏。
花鼓源自安徽风阳,原为两位妇女打着腰鼓(后改为小鼓)边走边唱的卖唱形式,后来受当时新兴的“杂剧”的影响,增加人员,也演一些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戏,人称为“大堂花鼓”。还有一种花鼓又称花灯,在唱完《进门歌》之后,由丑角扮的花鼓公头戴绒帽,鼻上装须,左手拿纸伞,右手拿白纸扇,在锣鼓声中走矮步上场,引出旦角装扮的扎彩头、穿花衣、系围裙,左手拿花帕,右手拿花扇的花鼓婆,二人对舞对唱。此外,还有流行在龙南县南部的“夹湖花鼓”,也是风阳花鼓的一个支流,由板凳龙、銮泡茶、铜钱歌、走马灯、单(双)扇花等组成,以歌舞形式表演,男着丑扮短装,女着旦装,手拿扇子、铜钱棍、小鼓等边演边唱。后来,所有这些花鼓的表演都尽数纳入到茶篮灯之中,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各地也陆续编演了《姐妹摘茶》、《大堂花鼓》、《板凳龙》、《五子等姐姐》、《九龙茶灯》等歌舞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几位荼女为主,加茶童插科打诨或由两旦一丑表演,内容较简单。
三、采茶戏时期
在茶篮灯的基础上,两旦一丑的模式得到进一步的确立。逐渐形成了以“三角班”为基础的采茶戏形式。它渐渐脱离灯彩只反映以茶为主要内容的局限,编演了一批反映爱情、生产、生活等视野更加开阔的小戏,如《四姐反情》《大劝夫》《卖杂货》《大哨表哥》等等。这些小戏都是由两旦一丑或一旦一丑在采茶戏的主奏乐器勾筒的正反弦和锣鼓伴奏下进行演出,采茶戏从此进入了“三角班”时期。但在“三角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很有意义的尝试,那就是《九龙山摘茶》。
《九龙山摘荼》又名《大摘荼》,是一出比较完整的大戏,它是在原来由两旦一丑来演的《九龙山摘茶》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茶女,一个茶娘,并加入了梳妆、挑帘、拨灯、出门、上山、摘茶、摆“天下太平”等复杂情节。先期唱的还是灯子曲牌,用吹打乐伴奏,至清嘉庆末年(1815)经赣县王母渡副榜举人李汤凭加工改编,增加了茶商朝奉前往九龙山收购茶叶、途中落店、闹五更、上山看茶、尝荼议价、送茶下山、搭船回程、接风团圆等情节。剧中人物由原有的六人(四个茶女,一个荼童,一个荼娘)增添了朝奉夫妻、丫环、店嫂、艄婆、仙女等角色。音乐也改为以高腔、西皮、二凡、梆子腔为主。全剧共13场,40多折。不言而喻,改编者完全是仿照当时的“正戏”的套路,试图使当时已盛行的采茶戏也往板腔型的正戏方向发展。可惜仅此一戏,再无来者。但此戏却以口头传播形式演了一百多年,1962年被改编成大型采茶戏《茶童哥》。
采茶三角班形成以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至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在赣南各地大兴起来。一首乾隆年间陈文瑞的《南安竹枝词》确切地记录了当时的盛况:淫娃小唱数营前,妆点风流美少年。长日演来三脚戏,菜茶歌到试茶天。”诗中的营前位于上犹县西部,是清后由客家移民建立起来的一个繁荣小镇。另清同治《崇义县志》的风俗篇也载¨近复有少年弟子,结束登场,妖娆便环,手戏目挑,口唱淫词,谓之菜茶,亦谓闹花鼓”。采茶戏对社会之影响至深,此处可见一斑。
由于在采茶戏里难免夹带了一些低级粗俗的内容,一度遭地方绅士的强烈反对,采茶戏被诬为“淫戏”而屡遭官府禁演。后来,赣南菜茶戏分路流传到闽西、粤北、赣中、桂东、桂南及台湾等地。
20世纪50年代以后,采茶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赣南各地陆续办起了十多个专业采茶剧团,数百名艺人得到了妥善安置。人民政府还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专长的青年演员,配备了专职编导人员和乐手,有了专项资金、剧场和排练场地。采茶戏从此走上了城市化、正轨化、正戏化、专业化的道路。演员素质、演出水平大大提高。经加工改编的《补皮鞋》《钓蜴》《哨妹子》《老少配》陆续进京演出,得到中央领导及首都文艺界的称赞。赣南采茶剧团也逐渐发展到拥有百名演职人员,各行当齐全,配备了中西混合乐队和灯光、音响设备,先后编演了《茶童哥》《烽火奇缘》《莲妹子》《花灯仙子》《山歌情》等十余出大型采荼戏和《怎么谈不拢》《试妻》等大量小剧目,多次进京演出和参加全国调演,获得过“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等多个奖项。
在实践中,创作人员逐渐摸索出一条发挥原有的载歌载舞表演特色的地方歌舞剧的路子,在剧中穿插了一定份量的歌舞情节片断来展现地方民俗风情,增加了观赏性和艺术效果。在音乐上除适当利用改编一些传统曲牌外,还尽量使用一些客家民间音乐素材,发展创作出全新的唱腔和场景音乐。
20世纪70年代末,由传统的采荼戏《茶童歌》改编而成的戏曲艺术片《茶童戏主》(周云飞、黄玉英主演)搬上银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