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戏

黄龙戏

黄龙戏,吉林省农安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黄龙戏的雏形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末,因农安县在辽、金时期曾是黄龙府,1959年据此正式将该剧种定名为黄龙戏。黄龙戏以“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础,融合了东北的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萨满腔、神调等多种音乐,形成了独立剧种。它拥有高亢、粗犷又朴实,鲜活又细腻的独特唱腔和音乐风格。
      2008年6月7日,黄龙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为Ⅳ-101。 

戏曲名片

  • 中文名称黄龙戏
  • 遗产编号Ⅳ-101
  •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 非遗级别国家级
  • 申报地区吉林省农安县
  • 保护单位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2] 

历史渊源

黄龙戏起源

黄龙戏是吉林省的新兴剧种,创建于50年代末,只有一个专业剧团,团址在长春市农安县,因县城古称黄龙府而得名。
农安县历史悠久,是古代夫余族的发祥地,秦、汉时期,夫余国的都城一度设在这里。辽、金时期,这里曾是契丹族和女真族长期争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明、清以来,中原人口不断涌入,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民间文艺方面,长期流行于本地区的有民歌、秧歌、二人转、单鼓、大鼓和来自唐山一带的皮影戏。 

黄龙戏发展

1947年,农安解放后,民间小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有了较大的进步。
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东北要有自己的地方戏”的倡导下,东北地区开始大力发展地方戏。农安县也在号召声中开始着手对全县的民间艺术进行搜集整理。
1959年,农安县对全县民间小戏、太平鼓、萨满舞、民歌、说唱艺术、民间文学等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进一步充实、丰富、改革和完善了民间小戏,并命名为黄龙戏。同时,经吉林省文化局和农安县县委批准,通过选拔当时著名民间艺人和部分青年优秀人才,共同组建了黄龙戏实验剧团,作为由政府主管部门直管下的专业文艺事业单位,专门负责黄龙戏的研究、挖掘、创作、编排、演出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资金短缺,黄龙戏被迫下马。文革开始后,黄龙戏实验剧团更名为农安县文工团,不再专注黄龙戏的研究,偏离最初的轨道开始进行其他形式的演出,再加上大量黄龙戏演员下放劳动,黄龙戏的发展进入到了低迷时期。
1976年,农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再次组建黄龙戏,并举办小科班,创立戏剧创作室,先后培养出几十名青年演员、编剧和作曲家。在重排原有剧目的同时,又创编了《无事生非》和《风雨菱花》这样的大型现代戏。
1981年,黄龙戏的团体被正式命名为“黄龙戏剧团”。
1988年,黄龙戏剧团在戏剧理论家曲六乙先生的指点下,把目光投向了辽金史剧的创作上。 

文化特征

黄龙戏音乐基调

黄龙戏的音乐基调是以本地皮影音乐为母体,与本地民间小调、曲牌、皮影专调、香调等民间音乐相结合,杂糅而成,整个乐调似影非影,既不离“此地影”调的母体,保持当地的乡土气息,又具备戏曲音乐的板式变化格局,体现出民间性和地方性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特色。音乐结构采用乐段体,可多次重复。 

黄龙戏表演程式

黄龙戏的表演程式,充分借鉴了本地民间艺术的演艺特点,多用象形写意,动作夸张(如动物:鹰、龙、虎)。在舞蹈上,吸收了本地民间歌舞、萨满舞等艺术手段,突出契丹(辽)、女真(金)等民族舞蹈风格。 

黄龙戏题材选择

黄龙戏在题材选择上,广泛吸收了当地民间口头文学,历史风物传说,黄龙府历史重大人物、事件等素材,尤其以辽金历史题材为主,形成了鲜明的辽金民族风格。 

黄龙戏乐队伴奏

黄龙戏的乐队伴奏分文场、武场。初始阶段文场主奏乐器由于原皮影的四胡音量小,而改用大瓢板胡。演奏时不带指套,区别于评剧板胡。20世纪70年代末,文场改为高胡领奏,80年代初,试制“黄龙胡”(红木杆、短铜筒、铜木板)领奏,并与正反四胡、小三弦组成“四大件”。武场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戏剧情节的需要,选择使用低音锣、吊钹、木鱼、碰钟和三角铁等。 

代表剧目

黄龙戏的代表剧目有《樊梨花》、《珍珠串》、《无事生非》、《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 、《圣明楼》、《铁血女真》、《鹰格夫人》、《兀术与鹰格》等。  

传承保护

黄龙戏传承价值

黄龙戏诞生于北方民族渔猎游牧文化的纵深地带,显示出马背民族雄健、质朴的族群特征,在民俗史、社会风尚史、北方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龙戏传承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戏剧市场从兴盛开始走向了萧条,观众被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抢走了大半。加之演员队伍的后继乏人,黄龙戏剧团同兄弟剧团一样,连续8年没有创作新剧目,开始走下坡路。 

黄龙戏传承人物

赵贵君,男,汉族,1955年3月生,吉林省农安县人。2009年6月,赵贵君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吉林省农安县申报。 

黄龙戏保护措施

20世纪以来,黄龙县县政府提出了“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抢救黄龙戏”工程,加大力气加强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8年,黄龙戏再次引起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龙戏剧团更名为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
2016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了“黄龙戏传承保护基金会”。
2016年6月,在多次的探讨、研究和对其他院团的已有经验的学习借鉴之后,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决定与优秀的全日制小学合作办学,成立实验小学黄龙戏传袭基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获得“黄龙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黄龙戏荣誉表彰

1984年,黄龙戏大型现代剧目《风雨菱花》,在吉林省、市汇演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1989年、黄龙戏剧团创编的大型历史剧《魂系黄龙府》,由王福义编剧,雷霆、马中芹主演,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吉林省第一届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 

黄龙戏重要演出

2015年,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组织创作了以反腐倡廉大型历史故事剧《兴国皇太后》,在吉林省各大剧院进行演出,并于2015年12月赴京参加“吉林省优秀剧目展演”,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好评。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