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河戏传承价值
研究荆河戏的兴衰揭示了戏曲艺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间习俗,与人们的心理、文化需求的关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荆河戏经过荆河艺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其剧目,声腔,音乐表演等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而荆河戏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荆河戏故事叙述流畅,人物刻画细腻,道白准确生动,唱词形象精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研究荆河戏的声腔,曲牌,锣鼓经,乐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译音乐旋律中的密码,对解读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澧州荆河戏历史悠久,当代仍保留有大量珍贵的原始曲牌、堂曲、打击乐谱等,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音乐史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荆河戏传承现状
由于多种原因,湖南的5个荆河戏专业剧团,有4个已先后解散或解体,只剩一个澧县荆河剧团还在艰难地支撑着。在此情势下,抢救与保护荆河戏已是刻不容缓。
荆河戏传承人物
张又君,男,1938年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2008年2月15日,张又君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澧县申报。项目名称:荆河戏。
萧耀庭,男,1935年10月21日出生,湖南临澧人。2008年2月15日,萧耀庭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澧县申报。项目名称:荆河戏。
荆河戏保护措施
1979年7月,常德地区戏剧学校设立荆河戏科,招收男女学员35名,保证了荆河戏的传承不被打断。
1962年3月-1963年7月,常德专员公署成立荆河戏遗产挖掘继承工作委员会,挖掘记录了荆河戏传统剧本278个,以及全部弹腔音乐和部分曲牌音乐,并分别油印成册。
1982年5月,湖南省文化局在常德举办常德汉剧、荆河戏教学演出,组织了省内4个荆河剧团的青年演员120人,向老艺人学习了传统表演艺术,并在参加教学演出的24个剧目中,选出《醉归》、《打跋》、《反武科》等9个剧目,进行了录像。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艺术研究所)、澧县荆河剧院演艺有限公司获得“荆河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