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 。
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民俗文化的延续,逐渐形成一种谋生手段,农民在农闲时以此作副业,出外跑场赶会,进而以一丑、一旦的踏高跷作平地演出,因此形成剧种的先始形态。后在长期的“平台”演唱以及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演出中,吸收了一些“三小戏”,在剧目得以发展的同时,其表演行当也逐步增加。从以往的小丑、小旦行当,增加了小生行当,因此剧目内容得以丰富,艺术类型更具戏剧化,人物性格以及剧目思想更具深度,演出形态和规模得以扩大和丰富,形成一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剧种 。
从古楚国开始,这里的民间歌舞便比较繁盛,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的说唱等融合,孕育形成了荆州花鼓。建国之前,荆州花鼓戏大体经历了原始萌芽的“田园时期”和帮腔、锣鼓伴唱的“草台时期”。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荆州花鼓的“田园时期",花鼓戏尚未形成“剧”,此间花鼓叫“沿门花鼓”或“地花鼓”。沔阳州一带,常发洪水,有民谣云“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灾民外出逃荒要饭常唱花鼓,故《沔阳州志》云:“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沿门花鼓”的称谓也就由此而来。“田园时期”的花鼓艺人所唱之曲大都来自田歌,即流行于江汉平原的薅草歌。除薅草歌外,当地民间还流行高跷、采莲船、蚌壳精、三棒鼓、渔鼓、敲碟子等说唱歌舞艺术,这些丰富的民间歌舞说唱逐渐演变为二人化妆说唱表演,即“田园时期”的花鼓戏。当时,花鼓戏主要演唱《十枝梅》《思儿》等单篇词。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花鼓戏艺人不断吸收汉剧、越调等剧种的剧目、声腔、表演,职业艺人骤增,“七慌八忙九停当”的戏班也增多,“田园时期"的花鼓进人“草台时期”。“草台时期"的花鼓戏在声腔、剧目、演出和艺人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花鼓戏声腔已有“高腔"、“圻水腔”、 “四平调”、 “打锣腔"四大主腔和一百多种小调;剧目也丰富起来,出现了十八个“水半本”;演出也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和“三小戏”,常演的剧目有《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
在清代道、咸、同年间,沔阳花鼓戏出现了有传承谱系的著名演艺门派,即汪黄、史、贺“四大门头"。 “四大门头"中的汪家最有影响,据《汪家门徒师承谱》记载,其家族演艺花鼓戏的历史可追溯到康熙时的汪源发,汪源发因故避人追拿,隐姓埋名,入了江湖,但是,他“虽入了江湖,总是传戏,推车花鼓、采 莲船、唱小曲子、打连厢、瓦子板。传与儿子汪羊子,又传陈明中,又传夏克明,又传汪九五,又传汪春堂, 又传汪恺,又传汪春保”。汪春保于道光壬午年( 1832年)生于沔阳昌家湾,又名汪十一。春保“惰习非业,自幼离家,终年漂泊在外”,他十三岁时师从汪恺,又参师汉调名伶王师傅,主旦角。师傅谢世后,他首创了沔阳花鼓戏汪家门头,并与郑东华合作,创作了《江汉图》、《活思夫》、《仙桃十二景》等一批剧目。汪家门头创立后,拜师学艺者纷至沓来,如胡正兴、赛湖北、赛云霞、肖作君、胡顺兴等荆州花鼓戏名伶,均为 汪家门头传人。
“史家门头”的掌门人史望,系汪家门头传人,道光丙午年(1846年)生于沔阳南乡金船湾,拜师汪春保,后拜汉剧胡师傅为师,改生行,首创史家门头,传人有戴小德、唐石头、黄潭园等。
“黄家门头"创始人黄二生,咸丰癸丑年( 1853年)生于沔阳回龙湾赵赶河,十四岁时被其父送汪家门头学戏,其后自创黄家门头,传人有刘崇、程兰亭、郑坤山等。
“贺家门头”创始人贺霞玲,出生于监利,但幼年拜史望为师,习学汪家门头技艺,其后改行丑,创立贺家门头,不少习丑行者前往求艺。传人有史丙官、贺顺、冯年春、王金苟、张守山等。
对荆州花鼓戏的历史有专门研究的仙桃花鼓戏剧团的欧栋汉在笔者访谈时,对“四大门头”的艺术特点加以介绍。欧栋汉指出:在角色上,“贺家门头主要以丑角为主”,“史家门头以生角为主,汪家门以正旦为主”,“黄家门头以花旦为主" ;在唱腔上,“史家门头是古老苍劲”,“黄家门头的唱腔跳跃性蛮大,情绪饱满,再就是活泼",“汪家门头唱腔婉转”,“贺家门头以表演为主,唱腔比较杂,注重表演,比较活”。 “四大门头”的创建,以及他们的传艺授徒、谱系传承,标志着荆州花鼓戏从一种“ 自发”的状态走向一种“自觉”的文艺形式, 从单一的艺术走向丰富的艺术形态,这是荆州花鼓戏成长的重要标志 。
宣统元年(1909),沔阳花鼓戏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沔阳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洲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
进入民国六年(1917)。沔阳花鼓戏艺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二十余人第二次进入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这是当时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但因当时反动统治者和流氓无赖的横加迫害,未能在汉口站稳脚跟,这严重影响了荆州花鼓的发展。
不幸的是,花鼓戏经常被视为“淫戏”而遭到禁演,较大的查禁活动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同治二年(1863年),一次发生在1945年前后。多次查禁使得花鼓艺人或回家务农,或流落他乡,很多花鼓戏班被迫解散,到建国前夕濒临灭绝。
1952年9月,全国各地展开以“改戏、改人、改制”的戏剧改革运动,同时在武汉举办了“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 ,荆州花鼓戏同楚剧、云梦花鼓和黄梅戏等被划为“小戏”,同汉剧、南剧等“大戏”共同支撑起色彩纷呈的荆楚戏剧。
1954年,湖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正式将这个剧种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