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花鼓戏

乐昌花鼓戏(韶关乐昌地方戏剧)

乐昌花鼓戏是广东省传统民间小戏剧种,源于乐昌县(后改乐昌市)圈地作场表演的民间歌舞踩矮台。乐昌花鼓戏,俗名“唱花鼓”或曰“调子戏”,起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唱的灯彩歌舞——“踩矮台”,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小戏。剧目分别取材于当地的传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社会生活身边事。音乐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杂调三大类,以南、北路作区分,采用曲调联形成,辅以某些板式变化。表演艺术,素有小、笑、活和“无丑不成戏”之说。行当体制原为一丑、一旦,后来又逐渐发展成生、旦、丑三行及生旦、丑、净四大行当和各种不尽相同的角色应工戏路、规范和套路。主奏乐器有调胡(又名“大筒”)、花鼓、堂锣、饶钹、唢呐等。 2012年4月,乐昌花鼓戏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名片

  • 中文名乐昌花鼓戏
  • 分    类戏曲
  • 地    域广东乐昌
  • 俗    称唱花鼓或调子戏

主要剧目

乐昌花鼓戏早期的剧目,多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对子小调有血缘关系。随着湖南花鼓戏、粤北采茶戏和其他外来剧种进入乐昌,艺人和剧种的来往,丰富了乐昌采茶戏的剧目,有些剧目甚至与粤北采茶戏、花鼓戏同名同故事情节,如《卖杂货》等。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有了专业创作人员,整理、移植和创作了一批大中小型剧目,现存的传统剧目及创作剧目近120个。
《打鸟》 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描写农村青年三毛箭与村姑毛姑娘的爱情故事。1953年由仕坑业余花鼓戏剧团排演,剧本由封群华根据何万杰述录整理,何万杰饰三毛箭,邝玉英饰毛姑娘,何代富饰毛母。整理本删去一些较为低级庸俗的情节和色情动作,并将原以丑扮的三毛箭改为生扮。此剧具有早期“对子”戏的生活气息浓厚和载歌载舞的表演特点。该剧目于1957年选入《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选集》,广东省人民出版社以“农村俱乐部演唱资料丛书”之一的名义出版。是乐昌花鼓剧团保留剧目之一。
《朱买臣卖柴》 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取材于民间传说“崔氏八败”及小曲唱本《朱买臣》。西汉书生朱买臣虽卖柴度日但勤奋好学,其妻崔氏好吃懒做终日闹改嫁,朱无奈写下休书。崔氏改嫁阎府后,偶遇买臣路过,羞辱朱永无发迹之日。后来崔氏被阎府逐出,行乞于街头。大比之年,朱高中荣归,崔氏挡道欲破镜重圆。朱令其马前泼水,终因覆水难收,崔氏无地自容而投江自尽。此剧由乐昌花鼓剧团于1959年首演,剧本整理何万杰、廖质彬,导演、配曲何万杰,陈少华饰朱买臣,王桂香饰崔氏,吴海饰阎锡璜。唱腔穿插了部分民间小调,有一些简单的板式变化;行当比较齐全,唱、做、念、舞结合得较好,是乐昌花鼓戏逐渐向多角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出大型传统剧目。
《挑女婿》 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写村姑张丽英与穷书生李俊生相爱,其父张天顺、母贺氏又分别将女儿许与王田、吴三丁,三方约定八月十五日上门会亲。届时,李、王、吴各执一辞,互不相让,闹至公堂。糊涂官无法断案,县官太太将丽英引至后堂,假称丽英受刑致死,传问前堂谁愿收尸。王、吴当堂画押退婚,李声言既与丽英相约白头,愿为其收尸,结果领回丽英,喜结良缘。此剧于1959年由乐昌花鼓剧团首演,剧本整理廖质彬。1978年由乐昌文工团恢复演出,导演罗其森,音乐设计朱满胜,舞台美术设计谭均烈,郑华饰张丽英,萧增志饰李俊生,冯文端饰县官,廖景华饰县官太太。
《洪宣娇》 花鼓戏新编历史剧。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之妹洪宣娇自幼在花县从师学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夕,洪宣娇接兄来信,奔赴广西。途经坪石金鸡岭时,对苦妹子等贫苦农民受贪官污吏黄百万的压迫、剥削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并解囊相助,救了苦妹子一家。洪宣娇赴广西后,自荐女军主帅,为配合太平军攻打长沙,主动请战,重返金鸡岭,阻击清兵的后援。她施用妙计,巧夺金鸡岭,取得阻击战的胜利。洪宣娇正拟撤兵,反遭清兵的包围,在金鸡岭上,洪宣娇带领女兵,克服重重困难,开荒种地,不忘练兵。最后突破清兵包围,挥师北伐,直取南京。韩春华、刘国雄编剧,由乐昌县文工团演出。导演罗其森,音乐唱腔设计朱满胜,舞台美术设计谭钧烈。

起源流传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的《乐昌县志o风俗》记载:“立春先一日,坊民扮戏剧。”又“上元……扮魑魅侏亻离 之像,以衣饰相丽,沿市婆娑,类古之傩者”。早期的调子戏只由一丑一旦表演,俗称为“对子”。他们运用本地的民歌,丝弦小调和舞灯彩时对唱的对子小调表演日常劳动生活和男女相悦的故事。所演的剧目多为《小花鼓》、《小探妹》、《秋莲砍柴》、《五更劝夫》一类的“二小戏”、“三小戏”,具有民间歌舞对唱的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乐昌琅头乡兴建下手戏台,并立碑记其始末。碑文称,其时有邝姓调子艺人为“增娱乡里”,由“三房子弟共相乐助,资管弦以邀”,登上该戏台“创为扮演”,相传这就是最早的余庆堂调子班。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的乐昌县琅头乡《邝氏宗谱》称:邝氏子孙中有“三群字恒荣,蜚声艺苑”;并在“春余,于下手戏台设馆”。此后,县内相继出现庆丰堂等30多个调子戏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续修的乐昌县廊田楼下的《邝氏宗谱》记载:东乐堂艺人为续修宗谱而在村中“往来酬唱相庆贺”。清末民初,曲江县一带的韶南大茶、湖南的同乐园、双喜班等花鼓灯班、调子班,陆续流入县境演出。湖南花鼓艺人王世发、谢有德等,于民国初年应邀在乐昌县郎田沙洲村和北乡新村一带传艺并搭班演出。艺人的来往和剧种的交流,促进了乐昌花鼓戏的发展。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39年)前后,乐昌南路花鼓艺人邓成桢、张天宝、廖质彬等,经常来往于仁化、曲江、乳源等县演出;乐昌北路花鼓戏艺人何万杰、邓治文等,也应邀到湖南的宜章、临武、麻田等地授艺或演出。
当时的乐昌花鼓戏先后编演了《柴姑记》、《下洛阳》、《云南寻夫》、《朱习臣卖柴》等中型和大型剧目;一些有名的班社还拥有30多出看家戏。唱腔音乐在小调之外,增加了正调和杂调两大类,由〔川子腔〕、〔走场腔〕等组成的正腔,成为剧种的主要唱腔,共有曲牌近百首;唱腔的结构主要是曲牌联缀,也有简单的板腔曲调。伴奏音乐有用丝竹乐器演奏的串子音乐,管乐吹奏的牌子音乐和从闹台牌子及民间吹打乐曲深化而来的锣鼓点;演奏方法形成大、小、干、湿的几种打法。表演方面发展成为生、旦、丑、净4个行当,各个行当演唱时的运气、发声和行腔有不同的技巧,但都讲究颤音、吟音、花音和衬字腔的运用;身形动作着重走矮步、打扇花和耍彩巾,讲究手、眼、步、舞的协调配合。新中国成立后,乐昌花鼓戏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获得了新的繁荣和发展。1953年至1954年,乐昌县文化部门组织调查组深入各区乡,调查了解发掘乐昌县的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收集、整理了一批珍贵的艺术资料,并发动乡村的民间艺人成立农村俱乐部和业余剧团,使面临枯萎的乐昌花鼓戏艺术及其民间班社的演出重新活跃起来。据1955年统计,全县花鼓戏业余剧团共有70多个。通过汇演、培训和艺术革新,乐昌花鼓戏南北两路逐渐合流,形成了新的乐昌花鼓戏风格。1959年8月,建立了乐昌县花鼓戏剧团,成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近几十年来,先后挖掘、整理、演出了《打鸟》、《卖杂货》、《晒绣鞋》、《朱买臣卖柴》等60多个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了《南岭春雷》、《洪宣娇》《乐昌公主》、《望水村轶事》等新剧目90多个;改编、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上百个;收集、汇编了一批传统剧目和唱腔音乐资料。在艺术实践中培养了一批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和舞台美术设计人员。

表现音乐

乐昌花鼓戏音乐源自乐昌县一带流行的圈地作场的跳花鼓、唱调子音乐。乐昌花鼓戏唱腔采取曲调联缀形式,辅以某些板式的变化。曲调曾以南北路分。南路以〔走场腔〕、〔对子小调〕为主腔,俗称“唱花鼓”;北路则以〔川子腔〕和〔丝弦小调〕为主调,俗称“唱调子”(又叫“调子腔” )。新中国成立后,南北两路始逐渐合流。
南北经合流后,乐昌花鼓戏唱腔分正腔、小调、杂调三大类。正调以〔走场腔〕和〔川子腔〕曲调为基础构成某主要唱腔,常用曲调近百首。
〔走场腔〕唱腔结构为:常用〔一条龙〕或〔八板头〕作起板,唱腔分上、下句,以“起板——上句腔——过门——下句腔——过门——尾腔”的连接程式安排唱段。尾腔常配以锣鼓伴奏。其结构有“呼应式”、“三句头式”、“四句式”和“综合式”四种。〔走场腔〕以商调式、羽调式为主,偶有徵调式出现。〔走场腔〕常用腔调有〔出门调〕、〔走路调〕、〔路程调〕、〔进门调〕、〔马三调〕、〔北路调〕、〔下河调〕、〔砍柴调〕等。(谱例略)
〔川子腔〕又名〔川调〕,源自民间的“分节歌”,属上、下句句式。通常在尾腔加入锣鼓伴奏的“大稍腔”,称之为“落板”。〔川子腔〕分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和角调式四种。板式有〔一流〕(3/4拍)、〔二流〕(2/4拍)〔三流〕(1/4拍)、〔哭头板〕(散板)等。常用曲调有〔四川调〕、〔三川调〕、〔双川调〕、〔劝夫调〕、〔劝妹调〕等。其中有些以板式来称谓的,如〔阴板〕、〔哭板〕、〔数板〕等。(谱例略)
小调分地方小调、江南小调和对子小调三部分。
地方小调的代表曲目有〔十月飘〕、〔小梅花〕、〔卖花调〕、〔白牡丹〕、〔铜钱歌〕、〔螃蟹歌〕、〔叹老叟〕等。这些小调多数是上、下句或四句句式。小调一般只作为戏中的插曲使用,也有部分发展为小调戏的。如〔送仑头〕、〔闹年宵〕、〔小花鼓〕、〔小拜年〕等。江南小调原是南词歌妓常唱的曲目,被花鼓戏吸收后,作为插曲或唱腔使用。常用的有:〔西宫调〕、〔四季相思〕、〔九连环〕、〔玉美人〕等。
对子小调源于民间灯彩歌舞的酬唱曲,俗称“调情腔”,以数板的形式演唱,男女同腔同调。常用曲谱有〔十打〕、〔数花〕、〔对口怀〕、〔谈情〕、〔接妹调〕等。(谱例略)
乐昌花鼓戏的伴奏音乐,分为串子音乐、牌子曲和锣鼓三部分。
串子音乐由民间灯彩歌舞的伴奏曲以及民间小调组成,多作为间场曲使用。有时也用来伴奏舞蹈和衬白。常用 的曲调有〔踩桥曲〕、〔八板子〕、〔一枝花〕、〔普安咒〕、〔上天梯〕、〔忆往事〕等。
牌子曲指民间八音班的吹打牌子和兄弟剧种的一些伴奏牌子。如〔大开门〕、〔朝天子〕、〔万年欢〕、〔浪淘沙〕、〔满场风〕等。
锣鼓的套子主要由传统的“闹台”锣鼓组成,常用的锣鼓传有〔三炮〕、〔四平尽〕、〔两槌串〕、〔冲头〕、〔长槌〕、〔行锣〕、〔牛摆尾〕、〔收头〕等。主要的套子可以归纳为单点子和复点子两种:单点子是以一种“点子”(节奏)的反复来组成鼓点;复点子则是由两个以个的“点子”来组成鼓点。(谱例略)。
乐昌花鼓戏传统乐队体制是:“一支唢呐两把弦、敲锣打鼓五人兼”。乐队共5人。从“踩场”发展到登台演出后,伴奏乐队才逐步健全起来,开始确立“文场、武场,六把椅子分坐两旁”的乐队体制。具体分工如下:“文场”(指管弦乐)设头弦,二弦(兼月琴)、唢呐(兼笛子)各1人。“文场”乐队一般设在戏台左侧,俗称“左场”。“武场”(打击乐)设鼓师、大锣(兼饶钹)、小锣各1人,小钹由演员帮打。“武场”队员坐戏台右侧,人称“右场”。主奏乐器有调胡(又名“大筒”)、唢呐、花鼓、堂锣、铙钹等。

角色行当

乐昌花鼓戏在清代时,由采茶、灯舞等传统民间歌舞发展成为地方小剧种,脚色只有一丑一旦或一丑两旦(人称“二小戏”、“三小戏” )。到了清末民初,逐渐形成生、旦、丑、净四个行当。后来,随着剧目题材的扩大,表演内容的丰富,又不断吸收其他大戏剧种的行当表演艺术,各行当之中出现比较细致的分工。
生行:①文小生,又叫文生或小生,多扮演知诗识礼、循规蹈矩的文人书生,如梁山伯等人物。②小衣生,扮演年轻正直、打抱不平的平民百姓。不穿小生褶子衣,如《秋莲砍柴》的李四。③老生,挂须扮老年角色。④童生,扮演未成年的孩童角色。
旦行:①正旦,又称青衣,扮演正直诚实的已婚妇女或烈女节妇一类人物,如《云南寻夫》的甘氏。②花旦,扮演性格开朗、举止大方的女性角色,如《双双配》的三妹。③闺门旦,扮演端庄文雅的大家闺秀,如《晒绣鞋》的柳英姐。④婆旦,又称老旦,扮演年老的妇人,如《打鸟》的毛母。⑤彩旦,扮演泼辣粗放或行为不检的妇人,如《卖杂货》的江小妹。⑥小旦,又称童旦,扮演天真活泼的少女。
丑行:是传统花鼓戏中最主要的行当,所谓“无丑不成戏”,一般由艺术造诣较高的演员担任。丑分可分为:①公子丑,也称花丑,扮演轻浮浪荡,仗势欺人的公子哥儿,如《挑女婿》的王田。②短衫丑,又叫水衣丑、杂丑,扮演言语诙谐、举止滑稽的人物,如《卖杂货》的方玉成。③官袍丑,又称官带丑、文丑,扮演滑稽可笑的县令等一类官员,如《打面缸》中的县官。④方巾丑,又叫长衫丑,扮演外表斯文,内心猥亵的人物。还有浪荡丑、老丑、童子丑之分。
净行:又称花脸,扮演各种文臣武将,重彩勾脸。

表演方式

乐昌花鼓戏的传统主要表演程式有旦角的踩台、丑角的跳加官、矮步、扇花、耍彩巾等。
踩台 乐昌花鼓戏由旦角一人表演,旦左手执彩巾,右手持彩扇舞花,跷步走圆场三圈,之后表演整理云鬓、扣鞋、理袖、掸尘、开门、观天、洒水、扫地、挂画、赏画、抹桌等动作,最后跷步至台中向观众施礼,舞扇花走碎步下场。
跳加官 乐昌花鼓戏由丑角一人表演的踩台,通常是在旦角踩台之后接着表演。演员头戴加官面具,身穿红色官衣,扮成侏儒之像,走中桩矮步,捧加官条幅上场,分别在左、右、中场中亮出“天官赐福”、“福禄寿禧”、“指日高升”的条幅,最后抱拳向观众施礼后走矮步退场。
矮步 乐昌花鼓戏的矮步叫走侏儒,主要的步法有:低桩步。双脚站八字,屈膝下蹲,收腹,迈步轻快,配合舞扇花,用于表演丑脚的走路赶场,《小花鼓》中的干哥有此表演;中桩步。两脚向左右各跨出一步,直腰收臀,屈膝半蹲身,眼平视,配合舞扇花,以较为细密的步法略带跑跳地前进,常在男女对舞时运用,《打鸟》的三毛箭有此表演;夹袖步。双脚靠拢,屈膝蹲身,双手抓袖平于胁下,迈步时先轻轻一跳,再一步比一步快地走动,《借妻堂断》的王小二下场时有此表演。此外,还有偷盗步、降跳步、追逐步、醉酒步等。
扇花 乐昌花鼓戏的扇花有30多种,执扇的方法有五指拿扇,三指拿扇和二指拿扇几种,开扇、展扇、抛扇、转扇、绕扇都有各自的技法。常用的扇花有腰花扇、高低扇、按掌扇、翻花扇、遮荫扇等;男女对舞的扇花套子,也有对手联扇、换位花扇、鲤鱼上滩扇等20多种。
耍彩巾 乐昌花鼓戏又叫耍彩巾为耍巾花,是旦行经常运用的一种表演技巧,即执方手巾在手舞出各种花式。常用的手帕花有正手、反手转圆帕花,“8”字帕花,云手、晃手翻浪帕花,甩帕花、滚巾等几种,其以滚巾难度较大。它用手指顶住手帕,利用腕力使手帕急速旋转手往上一抛,然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接住,侧身下蹲,滚动的手帕有如一把旋转的花伞。手中的抛耍其他方法同粤北采茶戏相似。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