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调

梁山调

梁山调是板腔体系的传统戏曲剧种,流传于湖北省。以瓮胡为主要乐器,属南方曲风格,其演出剧目大多为生活对子戏和折子戏,声腔为“咿咿腔”,板式有八板、横板、大字板和小字板。本腔为主要腔调。

戏曲名片

  • 中文名梁山调
  • 腔    调本腔

流行区域

梁山调主要流行于钟祥县、荆门县等县,曾一度讹称良善调,源出清初川东北梁山县(治所在今梁平)一带流行的灯戏曲调。但作为自成体系的剧种,则形成于湖北荆门、钟祥一带。清乾隆年间梁山调沿汉水传入湖北荆门、钟祥,与当地民歌和其他戏曲声腔相融合后,形成了行当较为完整、独具声腔特色、自成体系的传统戏曲剧种,至今在当地及周边传承。
截止至2009年底,梁山调腔系涉及川、湘、鄂、滇东、桂北、粤北、赣中、陕南、豫南、皖南、闽西等十二个省区的灯戏、花鼓戏、采茶戏中的梁山调、川调和灯调。据有关专家考证,梁山调在长江和汉水流域都有缩影,落地生根于荆门、钟祥,并形成一种新型的地方戏曲剧种,这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其他剧种和声腔中并不多见。

表演形式

从角色看,梁山调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以生、旦、丑为主。生行又分老生、正生、小生、奶生(娃娃生);旦行又分老旦、正旦、二旦、小旦;丑脚常兼唱花脸和摇旦(丑旦)。生、旦首重唱工,讲究真假嗓结合自如、圆润,注重唱情。艺人中流传有“凶、吉、快、慢、离、合、悲、欢”八字演唱要诀。丑脚多练武功,手脚轻捷、灵巧。各行表演多从越调吸收营养,运用程式比较注意规范,做工也较讲究。

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梁山调在钟祥、荆门一带逐渐活跃。20世纪50年代,两县共建有乡剧团十余个,在土地改革及荆江分洪等水利建设中慰问演出,发挥了宣传鼓动作用。20世纪60年代前期,为抢救戏曲遗产,对梁山调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分别进行挖掘、记录,剧种艺术有所传承。但1958年后仅有业余演出活动。

传统剧目

梁山调的传统剧目原有一百多个。现尚能演唱的仅六十多出,内容多反映家庭、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唱、做并重的“苦情戏”独具特色,蟒靠戏和武打戏很少。过去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打芦花》、《天平山》、《蓝桥会》、《双官诰》、《雪梅观画》、《雪梅吊孝》、《雪梅教子》、《董永分别》、《七姐送子》、《芦林会》、《安安送米》、《描容》、《五娘吃糠》、《窦老送子》、《赶潘》、《杨氏送饭》、《胡迪骂罗》、《常文秀卖妻》、《打金银·店子会》、《美人瓶》、《送寒衣》、《赠银》、《张广大拜寿》、《梁山伯访友》等。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