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剧简介
临剧是在人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临剧由人表演,与人偶同演的表演形式已有所不同,原有的人偶戏传统唱腔已适应不了临剧发展的要求, 临剧是用临高方言演唱的民间小戏。它是在人偶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临剧流布于临高县和澄迈、儋州、海口市郊等临语地区。
临剧是在临高木偶戏基础上新创的变种之一。临高人偶戏(民间小戏)用临高方言(属泰语系)演唱,流布于海南省临高县和澄迈、儋州部分地区以及琼山的博片、遵谭、十字路,海口市郊区的长流、荣山、秀英等临语地区。据《中国艺术》记载,中国木偶戏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
当众表演简单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别是北齐时代(公元550至577年)。相传,南宋时期,木偶戏从大陆传入琼岛后,很快在海南繁衍发展。在临高县,民间的驱魔逐妖、去病除灾、祀神还愿等活动,多请木偶参与。这种开始纯为祭神的活动在后来历代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人们借以娱乐的方式。清康熙修《临高县志》载:“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医药。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膊,男女巫唱答为戏,观者其众,曰驱魔妖,习以为常。”早期的偶像,多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头,故又称“佛子戏”。其后,偶像逐渐增大并人形化。如民间老艺人陈和成几代相传的二十多个木偶像,其中三个脑后刻有“康熙”字样。因其艺术特点为演出时不设布幛,人与偶同台表演,即表演者手撑木偶,化装登台,唱念做打,均与所持木偶同演一个角色,其表演形式,或操作木偶做戏,木偶为上半身,演员配以身段步法,或以演员的表情补充、丰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间称此木偶戏为“人偶戏”。
同是用临高方言来演唱的临剧,是在临高人偶剧基础上,新创作出来的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在上世纪20年代后,不少临高艺人纷纷尝试放下木偶,而只用临高方言来唱词和表演,也颇受群众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临高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人偶剧基础上创办一个放下偶像、单纯用人表演的新剧种,并于1961年12月成立了县临剧团。
临剧历史发展
早在元、明时期,临高就有“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之习俗。此习俗发展成人偶戏后,在临高的新盈、南宝等地,有人将临高方言套入琼剧板腔以及粤剧“梆黄声腔”进行演唱,如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平等剧团、西海剧团等,试图在舞台上创出有别于人偶戏的,即放下木偶,单纯由演员唱演的戏剧。在建立人民武装的革命老区内,战士们则用人偶的唱腔,完全放下偶像表演,也颇受群众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因新盈、美良、美夏等沿海地区的群众喜欢观看由人扮演的戏剧,为满足群众的要求和适应形势的需要,于1961年12月15日成立了临高县临剧团,在临高人偶戏的基础上创办一个放下偶、单纯用人表演的新剧种。同时委派陈三逢、王宗祥、陈贵华、黄育平等12名艺术骨干前往广西百色地区壮剧团学习取经。回来后,移植排演《宝 葫芦》一剧首获成功。随后该团陆续上演了古装戏《谢瑶环》 、 《孟丽君》 、 《张四姐下凡》 、 《张文秀》 、 《梁山伯与祝英台》 ,现代戏《李双双》 、 《迎风山》 、 《三月三》 、 《南海长城》 、 《阮八姐》 、 《社长的女儿》 、 《红灯记》 、 《沙家滨》等30多台剧目。 临剧在临高木偶戏基础上于1961年创立的新剧种,放下偶像只用人表演。用临高方言演唱,流行地区与临高人偶戏同。唱腔主要是民歌土调,以“阿罗哈”、“朗汉”板腔为基础唱腔,行当、脸谱、表演程式等借鉴琼剧和广西壮剧、桂剧,并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使之贴近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1962年5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来琼,在临高观看《十八相送》 、 《张四姐下凡》后,兴致勃勃挥毫题诗:“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 1968年,临高县临剧团被遣散。但县内仍有些地方组织业余剧团,唱演临剧。1978年,临高县木偶剧团复办后,该团既演人偶戏,也演临剧。美良镇的龙田大队,新盈镇以及红华农场也组织业余临剧团活动。演出的剧目有《哑女告状》 、 《姐妹皇后》 、 《巧配鸳鸯》 、 《姻缘巧会》 、《鸳鸯剑》、 《徐秀英四告》 、 《桃杏梅》等。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临高艺人开始尝试着放下木偶,而只用临高方言来唱词和表演,并逐渐演变为今天富有地方特色的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