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

庐剧

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 ,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同时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堂锣、大锣、小锣三件打击乐器。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57。 

戏曲名片

  • 中文名称庐剧
  • 非遗类别传统戏剧
  •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 申报地区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 非遗级别国家级
  • 非遗编号Ⅳ-57

历史渊源

庐剧历史起源

庐剧最初形成戏曲化是在清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庐剧的相关的文献史料很少,已知较早的史料是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炯炀河镇出土的一块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该碑是清同治年巢县知县陈炳所颁布的禁令,其中一条为“近倒七戏名目”。这里的倒七戏就是庐剧。庐剧的起源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皖中地区的门歌,二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大别山地区的山歌。 
初期的庐剧,是以安庆市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 

庐剧发展过程

庐剧最初因其低俗的一面而被清朝官府严令禁演,许多班社和艺人也受尽摧残和侮辱。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合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19世纪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解放前的庐剧多为私人班社,有职业戏班和农民农闲时候的草台班子,演出条件简陋,属于临时搭台唱戏。 
新中国成立后,因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安徽省、市政府整合了一些大的班社组建了安徽省庐剧团、合肥市庐剧团等国营剧团。在政策的鼓励和指导下,庐剧从不成体例的旧形态蜕变成正规的地方剧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庐剧进入短暂的发展鼎盛时期。1957年,安徽省庐剧去北京演出。1958年丁玉兰饰演的庐剧《借罗衣》拍成电影。
改革开放后,庐剧曾恢复昔日的辉煌,但由于根基部族,到80年代末由于艺术传播媒体的不断出现,庐剧面对严酷的竞争举步维艰。 

文化特征

庐剧唱腔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庐剧表演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要说有区别主要是声腔。庐剧唱腔主要来源于民间,古庐州有门歌、秧歌、莲花落、搭汗巾等民间小调,大别山有山歌,巢湖地区有巢湖民歌。庐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加以提炼、升华、改良而来的,比较朴实,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也十足。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对这种唱腔爱听、爱唱,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庐剧脚色行当

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脚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庐剧伴奏乐器

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三件打击乐器:堂锣、大锣、小锣,有“两打三唱”之说。伴奏时由打鼓师傅兼打大锣和打小锣的两个人,称为“双场”。后艺人们用碗口粗的毛竹节,在毛竹节的周围钻孔,用绳子拴在长凳上,用竹筷击出响脆的声音,当板鼓用,由打鼓的师傅兼打。后又增加了钹,由不上场的演员兼打。伴奏位置一般是在演员舞台下场门的一侧,打堂鼓和大锣的鼓师靠近台口,里面是小锣,再里面就是钹。
1949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许多庐剧团为了充实庐剧伴奏乐器,先后成立了民族管弦乐队,包括二胡、高胡、笛子、琐呐、琵琶等等。后来还加进了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有时根据演出的需要,使用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混合编制乐队。 

代表剧目

庐剧剧目以题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古装戏和现代戏两大类。

庐剧古装戏剧目

古装戏可以分为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包括连台本戏)。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编辑委员会的统计,截至1994年共有292出剧目。
花腔小戏
花腔小戏共有63出,多为二小戏、三小戏,内容多以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描写劳动生活的剧目如:《点大麦》《大桑》《卖杂货》《买线纱》《大芦花》《打长工》《打补丁》《送香茶》《菜花》《挑牙虫》《小补缸》《讨学钱》《蓝桥会》《放鹦哥》等;描写爱情的剧目如:《闹松林》《春思》《放风筝》《张爱女自叹》《恨大脚》等;讽刺剧剧目有:《打烟灯》《王婆骂鸡》《看相》《张古董借妻》《摸纸牌》《卖婶子》《劝赌》《曹瞎子闹店》《王小楼扒沙》《逃水荒》《打老子》《卖兰花》《单怕妻》《双怕妻》等;闹剧剧目有:《游春》《郭货卖胭脂》《掏黄鳝》《求子》《刘铁咀打卦》《小秃子下广东》《捣鸡笼》《三代欢》《小乔自叹》《贾自成嫖院》《天花板》《打五扇》、《打砂锅》《王凤赶脚》《一两漆》《柏瞎子观灯》《摇打》《湘子度妻》《对药》《哑巴当当》《李翠莲放风》《王瞎子捉奸》《十八扯》《小放牛》《全家喜》《捡毛》《摸黑》《借闺女》等。 
折戏
折戏共有72出,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完整的故事,另一类是从本戏中抽出来的既可单独演出也可以连载一起演出。如:《花园扎枪》《张太和休妻》《侯美容降香》《观画》《闯帘》《英台打枣》《英台醉酒》《捣松》《打瓦》《反情》《拜年》《上竹山》《劝嫁》《三隔帘》《二隔帘》等。 
本戏
本戏共有153出,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如《休丁香》《王小过年》《秦雪梅》《借罗衣》《干旱记》《薛凤英》《合同记》《白玉带》《卖花一记》《乌金记》《双丝带》《花绒记》《白玉楼》《白灯记》《三告》《二度梅》《瓦岗寨》《韩梨花》《五花图》等。 

庐剧现代戏剧目

现代戏与古装戏的区别主要是语言、服饰及舞台设计上的区别,主要剧目有《程红梅》《妈妈》《李清照》《江姐》《红灯记》《红嫂》《金沙江畔》《智取威虎山》《社长的女儿》《好人王科长》《奇债情缘》等。 

分布地区

庐剧广泛流行于安徽省的江淮之间、皖中、皖西大别山区、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 

传承保护

庐剧传承价值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具体来说,从庐剧的产生来看,其剧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和安徽文化的特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地方剧种,庐剧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的观众,在民间戏曲逐渐衰落的状况下,他们对庐剧的喜爱始终未变;庐剧虽只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习惯、行为范式、言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艺术特色十分突出。 

庐剧传承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庐剧等安徽地方剧种举步维艰,同时,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猛烈的冲击。传统庐剧生存困境有着很多原因,内因方面有方言多样,唱腔不统一,多为“腔”等问题;外因方面存在演出市场萎缩、管理体制死板、人才培养无力、宣传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庐剧作品无论质量和数量都很缺乏,大多是传统剧目,新剧目少之又少,既无“高原”,也无“高峰”,陈词滥调、符号化、碎片化作品充斥着现有演出市场。 
庐剧在20世纪50~80年代非常红火,但80年代后期,由于人才、市场、机制、投入等诸多原因,全省的专业庐剧团锐减,到2015年为止,仅存十余家,情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民间庐剧职业剧团的私营班社发展红火,活跃在流行区的有两百多个。 

庐剧传承人物

黄冰,男,1959年1月出生,2008年1月26日,黄冰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武克英,女,1941年4月出生,2008年1月26日,武克英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六安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丁玉兰,女,1931年8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丁玉兰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孙邦栋,男,1929年出生,2009年5月26日,孙邦栋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合肥市申报。项目名称:庐剧。 

庐剧保护措施

2017年3月,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申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庐剧作曲人才培养”在合肥启动,汇集省内外学员30余人,包括戏曲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为期40天的理论课程和采风创作,解决庐剧作曲、编剧人才匮乏的问题。 
2018年4月,合肥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要积极筹建“庐剧艺术传承中心”,通过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加大对庐剧等现存地方戏曲文献、资料及老一辈戏曲艺术家舞台影音资料的抢救性记录和保护。 
2018年7月,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创新情况,更好地保护与宣传庐剧,安徽巢湖学院组建庐剧传承与创新调查团队,开展调研与实地考察。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六安市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获得“庐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主要流派

因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言语音的不同,庐剧又形成了几种类型的表演、演唱风格。一般依据地理地形的特点,分成上、中、下三路,也称东、中、西三路。
上路,或称西路,以六安为中心的、霍山、霍邱等皖西一带,唱腔粗犷高亢,跌宕起伏,旋律跳跃而华丽,多用假声,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 
中路以合肥为中心的肥东、肥西、长丰、庐江、舒城等地,兼有上下路的特色,以二凉、寒腔为主调,唱腔柔和甜美,旋律委婉抒情,在尾声处有假音,语言朴实,自然清新; 
下路,或称东路,以芜湖、巢湖为中心的无为、含山、和县、南陵、繁昌、当涂等地,注重行腔韵味,只在落尾时用假声,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和武功,剧目题材由俗走向雅,音乐清丽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称为“水腔”。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6年1月1日,由庐剧演员段婷婷主演的《秦雪梅》,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16年新年戏曲晚会。 
2017年8月5日,新编古装庐剧《情意缘》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该剧讲述了一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故事。 
2018年11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的参演节目——庐剧经典唱段专场演出在合肥大剧院音乐厅上演,国家一级演员、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段婷婷演绎《秦雪梅》选段《观画》,孙绳骥、郁柳两位国家一级演员演出《梁祝》选段《十八相送》,庐剧小戏《包公赶驴》等节目也登上了舞台。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