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山歌戏

闽西山歌戏

闽西山歌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闽西山歌戏以客家山歌为基础,用普通话和龙岩方言来演唱,主要流行于三明、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 
      闽西山歌戏的唱腔曲调始于闽西各县的山歌、小调、竹板歌和鼓吹、歌舞曲等民间音乐,吸收闽西汉剧、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粤东客家山歌等兄弟剧种的音乐而成。歌词多为七字一名、四句一段常用比、兴、重、叠、排比、接歌尾等手法; 形式以七言四句为主,一二四句押韵;种类繁多,有情歌、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习俗歌、谜语歌、叙事歌等,代表性剧目有移植改编的《刘海砍樵》、《刘三姐》以及创作剧目《彩虹》、《挽水西流》、《补箩记》等。 
      闽西山歌戏是极具民间特色的文艺形式,淳朴、自然、真实,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因此群众基础十分扎实,在海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 

戏曲名片

  • 中文名闽西山歌戏
  • 来    源客家山歌、小调
  • 分    类戏曲
  • 分    布三明、龙岩、上杭等
  • 地    区福建
  • 代表曲目《三月三》、《补箩记》

剧种源流

闽西广大山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闽西居民往往通过山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青年男女的真挚的爱情。当地汉族民间不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或寿诞婚庆,赶墟赴集,甚至山路邂逅,男女老少都会即兴应景唱起山歌。其形式多种多样,或单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或结伴群唱,或相约对歌,或聚会盘唱,生动活泼。曲调简单朴素,多属羽调式与徴调式。 山歌戏产生于福建闽西,正是在客家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汉族戏曲剧种。

发展简史

在旧社会,山歌是被歧视为“低级下等”的东西,不让搬上舞台。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顺应了民心的迫切要求,山歌也开始从口头对唱的形式发展到有角色扮演的山歌小戏,并不断扩大,组成山歌剧团,有固定在剧院里演出,也有流动到各地演出。 
20世纪50年代,民间艺人、山歌手受话剧、歌剧的影响,吸收当地汉族民间歌舞采茶戏、船灯、龙凤灯和歌舞小戏的养分,成立了山歌剧社。尔后,在福建三明、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性山歌戏实验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西人民的山歌活动更加活跃,在歌剧、话剧的影响下,开始从口头对唱、席地群唱、搭台赛歌的简单形式向歌舞方向发展。 他们学习民间采茶灯、龙凤灯、竹马灯、船灯等舞蹈动作与采茶戏、黄梅戏、歌剧等剧种的表演艺术,先后成立了村、乡的业余剧社,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浪子回头》、《两姐妹》、《不识字的痛苦》、《王迈三卖余粮》等小节目。
1952年8月,龙岩地区组织民间艺人与山歌手培训班,由新文艺工作者讲授编剧技巧,并协助民间艺人整理山歌,使之成为适合舞台演出的唱腔。同时,由洪兴柏、温七九等16位民间艺人和山歌手组成龙岩专区大众山歌剧团,编演《流浪女》、《风雪之夜》等新剧目,山歌戏开始从乡村土台登上剧场戏院。后台乐器以及舞台灯光、布景、道具也不断丰富与提高。《补箩记》、《葵花向阳》两个山歌小戏被上海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龙岩山歌亦为省级“非遗”。 
1955年9月,正式成立第一个闽西山歌剧团——龙岩县山歌实验剧团,主要流行于龙岩、连城、漳平等地,现代戏占80%。 
1964年,山歌戏剧团创作演出现代小戏《补箩记》与《葵花向阳》,首次赴省参加第三届现代戏观摩汇演,被群众誉为“闽西的山茶花”。
1980年,创作演出的《茶花娶新郎》参加福建省第四届现代戏会演,获剧本、演出、舞美等奖项,郭金香获演员奖。
从1981年至1992年,龙岩山歌戏由老、中、青作者编演的《铁铛叮当》、《花红叶绿》、《矿工恋》、《故人》、《鹧鸪泪》、《人与土地》等现代题材剧目共24个。其中《龙山情》获1983年福建省首届农村剧团调演创作二等奖与演出奖。《故人》获省第17届戏剧展演多项奖。 
1994年6月,龙岩市山歌戏剧团与福建龙马集团公司联姻,成立“福建龙马艺术团”。该团组建后,福建龙马集团公司每年固定提供给山歌戏剧团以必需的艺术事业发展基金,用于扩大艺术再生产与鼓励艺术创作。当时,创作演出了《某男某女》、《十八相送》、《山妹桥》等山歌小戏。
1996年,上演《相亲》、《餐厅轶事》、《赌鬼的下场》等节目共98场。剧团还积极上山下乡为贫困山村作扶贫慰问演出。 

传统剧目

闽西山歌戏代表曲目

《三月三》
《葵花向阳》
《山妹桥》 
《爱情被偷去》
《补箩记》
《茶花娶新郎》
《故人》
《龙山情》 
《风雪之夜》
《无情鸟》
《龙川夜渡》
《姐妹易嫁》

闽西山歌戏内容简介

《补箩记》
现代小戏。王添隆、章文松编剧,由龙岩山歌戏剧团演出。写闽西某山村粮食丰收时,保管员山歌妹请来师傅为公家补谷箩,而她母亲黄连嫂,却把师傅拉回家里编制装盛糍粑的细箩。通过母女矛盾,反映公与私以及丰收不忘节约粮食的思想。1964年8月,该剧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会演。剧本在《热风》月刊上发表。 
《茶花娶新娘》 
现代戏。温七九、丁沁(执笔)编剧,由龙岩山歌戏剧团演出。写下乡知识青年罗广亮,冲破封建思想观念,入赘农村姑娘陈茶花家,以照顾膝下无子、缺乏劳力的茶花妈。该剧于1980年12月,参加福建省第四届戏曲现代戏会演,1981年,剧本由丁沁改编成电视艺术片,由福建电视台摄制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映。 
故人
现代戏。1987年由秋平编剧。写青年农民李九斤收留逃荒姑娘歌妹,两人产生恋情。中秋夜,九斤与同村农民六狗及其未婚妻辣妹共约投奔红军。临行前夕,九斤与歌妹结婚。2个月后,六狗当了逃兵,并谎告歌妹说九斤已战死,此时歌妹已怀孕在身。不久,白军进村,歌妹被抓给军医吴中纳作姨太,生子取名吴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斤与辣妹回来,才知歌妹因听信谣言成为他人之妾,便与辣妹结婚。“文化大革命”期间,九斤与辣妹的女儿李军下乡插队,与吴安产生爱情,正要结婚时,歌妹因阻止不成自杀身亡。后九斤得知吴安系自己亲生子,歌妹无辜受冤,而吴安、李军也发现自己是同父异母兄妹相恋,害了母亲,酿成悲剧。该剧由龙岩市山歌戏剧团演出,1987年,参加福建省第17届戏剧展览演出,获优秀导演、演出、舞美、作曲等奖。 

戏曲音乐

闽西山歌戏唱腔

闽西山歌戏以闽西山歌、小调为主体,现有曲调120多支,常用的70多支,每首都为4个乐句组成,以多级跳进手法为独特风格。 。其运用手法有三种类型:一是以一支曲调,反复咏唱多段唱词;二是根据剧情内容和感情需要,选用相应的多支曲调,组合联唱;三是为表达复杂多样的感情,把几首情趣相同或不同的曲调,各取其典型乐句,重新组成新的曲调。节拍形式多为2/4拍子,节奏明快。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常用的调式有徵调式、羽调式两种。由于“商”音在调式中十分活跃、突出,使山歌戏音乐、唱腔具有独特风格,唱腔既高亢、粗犷、纯朴,又抒情、优美、委婉、含蓄。曲体结构为“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唱词多以七字句为基础的四句式。唱词中常出现衬词、衬字。常用的有:“啊噢哎”、“咧嗨罗”、“喜葛阿就”、“溜达”、“斯”、“呵”等。曲韵为十三辙,用普通话演唱,杂以方言。 
她由闽西各地山歌、小调和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组成,同时吸收了闽西汉剧,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粤东客家山歌戏的音乐成分,主要来自三种山歌形式,分别是客家山歌、龙岩山歌和连城山歌。
一、客家山歌
主要流行于客家话地区,包括长汀、永定、上杭、武平、宁化、清流、明溪(归化)等县。曲调进行常突出la、re两音。最典型的例子是宁化的《新打梭标》,全曲仅由la、re两音构成,sol音只作后倚音出现。 
二、龙岩山歌
主要流行于龙岩县境,典型的曲调由la、do、re三音组成,曲式结构为上下句的反复。 
三、连城山歌
主要流行于连城县及连城、永安、龙岩三县交界地带,曲调多由mi、la、do,la、do、mi或do、mi、sol三种三音列构成。有独唱、对唱和三人以上的齐唱。 
闽西地区汉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山歌、民谣,具有独特的、鲜明的通俗性和流传性,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遭遇的吟唱。闽西山歌戏直接来自民间,充满生活气息。内容涵盖耕耘歌、采茶歌、长工歌、婚娶歌、放牧歌、爱情歌等内容,曲调简单朴素。
闽西山歌戏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为主,唱词、道白常借用山歌的比兴手法,通俗生动,押韵顺口,诙谐活泼。

闽西山歌戏器乐

早期只用锣鼓伴奏,后增用民族管弦乐器和部分西洋乐器,以竹笛为主奏。独特乐器有树叶和竹板歌的竹板。 主要是民间锣鼓,常用的锣鼓点有“采茶灯”锣鼓和“饶平吹”锣鼓,尚无独立或专用的曲牌、乐曲。 

闽西山歌戏乐队

乐队10余人,乐器有竹笛、笙、扬琴、琵琶、板胡、高胡、二胡和竹板、小鼓、钟锣等,20世纪70年代后,增设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以竹笛为主奏乐器。特色乐器有树叶和竹板两种。 

表演艺术

闽西山歌戏身段科介

演员不分行当,舞台语以普通话为主,杂以乡音方言,曲韵押13辙韵。早期身段,套用民间歌舞“采茶步”、秧歌式“十字步”和戏曲程式动作。龙岩地区汉族民间歌舞”采花灯“中的”蝶步“,即是龙岩山歌戏的主要舞蹈动作。

闽西山歌戏表演风格

闽西山歌戏吸收了龙岩、上杭、连城、永定、武平、长汀以及闽赣交界的瑞金等地区表演艺术,搜集了170多种山歌、民谣等,经提炼、加工、创新,使闽西山歌戏的曲调更加丰富,能适应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又吸收木偶戏、西秦戏、潮剧、饶平戏以及闽西的中军鼓乐、十班和民间歌曲等的艺术营养,使闽西山歌戏日益趋于成熟。 
山歌戏(5张)
闽西山歌戏是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的文艺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上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因此群众基础十分扎实,可谓”处处有山歌,人人唱山歌“。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山歌戏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始终保持自己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因而倍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素有”闽西一朵艳丽的山茶花“的美誉。 

舞台美术

闽西山歌戏化妆

化妆吸收剪纸艺术的表现效果,眉毛、眼圈和嘴唇都用单色平涂,不追求立体感。

闽西山歌戏服饰

服饰强调地方特色。如在《补箩记》中,农村新娘山歌妹身穿大红大绿花料子的中式衣裤,衣裤边缘有类似色彩的镶边装饰。《茶花娶新郎》中的茶花,穿用式样新颖的琵琶襟装袖中式上衣,衣领和袖口镶有黑平绒和金线滚边;头插一朵娇艳的红山茶花。

闽西山歌戏舞台装置

山歌戏舞台布景从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中吸收营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表现形式,夸张醒目,色彩浓艳,大都采用平面绘制,简便轻巧。如60年代演出的《补箩记》布景(陈忠民设计),采用剪纸的形式,舞台中间一个形象生动的图案式大门,紧靠大门后面竖立着一束用暗红色缎带绑着的高大稻穗,串串沉甸甸的谷穗覆盖着屋顶,两只喜鹊昂首欢歌;湛蓝色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呈现一派喜庆夏收的景象。又如1980年演出的《茶花娶新郎》布景(陈忠民设计),系一扇闽西山区常见的砖木结构的门楼,门上贴着大红双喜,两侧一对春联,檐角挂着一串大鞭炮,鞭炮底部引火线饰以丝穗,表现了具有闽西乡土气息的迎亲场景。连接门楼的围墙很矮,墙头蔓藤盘缠,春意盎然。透过镂空的剪纸形式的门楼和矮墙,观众可清楚地看到院子里外人物的表演。
1987年,在福建省第17届戏剧会演中,山歌戏《故人》的舞美设计抽象空灵,别开生面,它采用裸露骨架的多功能平台组合不同的演出空间,立面主体造型只用几束富于弹性的白色松紧带配合演员动作,通过缠绕、绞合、垂悬、斜拉等形式特征传递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设计者着力于全剧心理空间的开拓,同时,也使现实空间与历史空间的转换过程更为自由流畅。 

戏曲机构

龙岩市山歌剧团
1952年,由民间山歌手洪兴柏、温七九等16人组成“龙岩专区大众山歌剧团”,1年后因故停办。1955年组建“龙岩县山歌戏实验剧团”,归龙岩县文化馆管理,全团12人,12根扁担,6套服装,两盏汽灯,一堂锣鼓。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剧团发展至60人左右,编剧、导演、作曲、乐队指挥、舞美设计等人员陆续配备齐全。1981年,龙岩县改市,遂改称龙岩市山歌剧团。
大众山歌剧团
1952年8月,龙岩专区文联组织文艺代表队,排演出山歌戏《刘春景入社》,参加福建省首届文艺会演,山歌戏得到福建省文联充分肯定。同年,成立龙岩专区大众山歌戏专业剧团。
1955年9月,龙岩专区大众山歌剧团下放龙岩县文化馆管理,改称龙岩县山歌戏实验剧团。1956年参加省首届戏曲现代戏会演后,山歌戏被列为全省六大剧种之一。翌年,一度改为龙岩民间歌舞剧团,1958年复名龙岩县山歌戏实验剧团。1964年,温七九、章文松、王添隆编小戏《葵花向阳》、《补箩记》、《龙川夜渡》,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剧会演,获得好评。1969年,剧团解散,1972年恢复。1980年,《茶花娶新郎》赴省会演,福建省电视台录像,在全国11个省市电台播放。1987年,《故人》参加省十七届戏剧会演。30多年来,剧团共改编、移植、创作以现代题材为主的剧目130多个,收集整理和创作大量闽西山歌、小调和民间器乐乐曲。剧团演出立足本地,上山下乡深入厂矿、部队为工农兵服务。并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及时编写山歌、小演唱、短剧在城乡宣传演出。1958~1959年,被省文化厅授予红旗剧团先进集体称号。1983年,福建省艺术学校山歌剧班16名毕业生分配到剧团工作。 

著名歌者

民国时期山歌遍及城乡,出口成歌的名歌手有社兴的洪兴柏(别名火烧山)、西陂的林月升(绰号龙支箭)、郭兆凤(歪头凤)、红坊的饶金凤、温七九等。茶山、瓦窑,长期以来为歌手们汇集的地方。劳动之余,歌声不绝,经常对歌至日落方休,有时通宵达旦。 

创新方法

社会不断进步,戏曲也要不断创新,纵观闽西山歌戏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闽西山歌戏的创新办法有几下几点:
一、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
传统的原腔山歌曲调优美动人,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风貌、韵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作曲技法,往往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例如,被誉为“客家山歌王”的张振坤,他在客家音乐创作中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创作的《世代铭记毛主席恩情》这首曲,采用蕉岭长潭山歌的原腔,通过以词变腔、节奏压缩、扩展等手法去创作,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容易传唱的客家山歌歌曲。 
二、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客家方言通俗歌曲。
传统山歌中,许多是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所以,在中、老年人中容易传唱和产生共鸣。而当代年青人,对传统的客家山歌却不甚了解和不易接受。随着新时代期社会形态、社会风情、思想观念的更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而新颖,可以运用客家音乐的素材,创作出流行歌曲。台湾的作曲家运用客家山歌素材,采用通俗歌曲的手法进行创作,题材广泛,手法多样。 
三、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
客家山歌曲调抒情优美,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顺应时代的精神需求并以多样手法来创新,不但要用新的作曲技法,而且可以采用普通话的演唱方式,让全国听众了解、熟悉客家音乐。另外客家普通话歌曲还可通过名家演唱去推出,通过MTV传播。 
四、利用客家山歌曲调的素材,创作合唱曲、器乐曲。
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发展客家话、普通话合唱曲方面也很值得探索。流传全国的合唱曲,有许多是根据中国民歌素材编曲或创作的,如“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等。这些合唱都是采用原腔民歌,曲式结构简练,很容易让人接受,易唱又有新的意境。客家山歌发展成合唱曲,应保留原腔的优美特点,通过合唱曲的演唱,传播客家文化。 客家流传有“汉调音乐”,客家山歌的器乐曲还没有真正形成。应该把好的山歌曲改编成独奏曲和合唱曲,丰富山歌的音乐品种。如1989年与音像公司合作,采用客家山歌中的松口山歌、五句板、客家小调、台湾山歌素材创作、剥制了的磁带“思乡曲”。如创作二胡独奏曲“客家恋歌”,采用松口山歌素材发展成有原腔、变奏、华彩段的独奏曲,表达客家男女青年的爱恋,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总之,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要扬弃它的陈旧,打破框框,大胆突破和创新,才能将客家山歌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社会影响

闽西山歌在大革命时期,配合红军入闽、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很大的鼓舞斗志的作用。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是革命苏区根据地,山歌配合了打土豪分田地、妇女解放、送郎参军等宣传工作,多为就地独唱和对唱的形式。极大促进了山区土地革命的推动。 
1964年,《补箩记》与《葵花向阳》代表山歌戏剧团参加第三届现代戏观摩汇演,优美的唱腔和风情韵味得到一致好评,被群众誉为“闽西的山茶花”。
自山歌剧团成立以来,龙岩山歌剧团创作演出多个优秀剧目,如《三月三》、《葵花向阳》、《补箩记》、《茶花娶新郎》、《爱情被偷去》等,有的节目还进京演出获得好评。其中《茶花娶新娘》在福建省第九曲戏曲现代戏汇演中获多项奖励,后被拍成了电视剧;《山妹桥》荣获全国”天下第一团“汇演剧目奖和优秀演员奖。闽西山歌戏具有山区的地方独特风味、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