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是一种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宁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它剧种之所长,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现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戏曲名片

  • 中文名宁都采茶戏
  • 分    类戏曲
  • 外文名Ningdu Tea Picking Opera
  • 地    区中国江西省宁都县
  • 特    色采茶戏,地方戏曲文化

起源

这戏形成于清乾隆中叶(约1768年前后),因演采茶灯起家,故初名“灯子戏”,又称“采茶戏”。经历了三角班、前半班、半整杂、后半班等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初已具备大班规模。创始人凌官保是兴国县龙公山人,发源地在宁都县赖村镇赖村。在2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盛三衰的局面:初盛于嘉庆初年,艺人多、班社多,已从三角班进入半班阶段,而衰于道光初年,因演出了反抗剥削压迫、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等戏,被官府明令禁演(见清道光四年版《宁都直隶州志·禁搬演采茶》);二盛于光绪初年,与祁剧艺人同台演出,条件更好了,水平提高了,进入半整杂阶段,而衰于红军北上抗日后,被反动统治者抓丁封箱,残酷迫害;三盛于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可算是空前的繁荣昌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艺人扬眉吐气,和全国人民一样翻身作了主人。这个剧种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重视,大力扶植,并得到许多名人的爱护与大力扶助。

统称

新中国诞生前称“宁都半班”,建国初期称“宁都地方戏”。1955年4月,江西省文化 局下文,规定全省地方小戏统称“采茶戏”。从此,宁都地方戏改称“宁都采茶戏”,为全国335个独立剧种之一。与赣南采茶戏、东河戏、兴国赣剧(又称“兴国南北词戏”)合称赣州地区四大剧种(见1991年出版的《赣州地区戏曲志》)

曲调

宁都客家采茶戏曲调共100余个。小戏以戏名为调名,男女同曲异腔。半班后,发展了导板、散板、诉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调”,以宫调式为主,主奏乐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乐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调导板、原板、反川调、快川调、川调哭板等板式。“青龙山调”,分上调和下调两种,徵调式,勾筒(二胡)定弦为5—2,有原板、诉板、哭板和散板等。“毛洪记调”,为宫调式,主奏乐器定弦为1—5,有原板、诉板等形式。还有民歌小调,主奏乐器定为6—3,曲调较轻松活泼,幽默诙谐。

三角班

三角班是在茶歌、灯歌、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由一个人演唱演变到结合的民间歌舞,表现生活故事,称单台歌舞。如《十转来》、《十匹柳》、《十盏灯》、《明灯歌》、《等郎歌》等。后发展到有简单情节,一旦一丑的对子戏,如《补背褡》、《卖杂货》、《攀笋》、《扇子花鼓》、《卖油》等。进而根据两茶女一茶童的歌舞表演演变成二旦一丑的三小戏(“三小”亦指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行当),如《接姨姐》、《接姐姐》、《打茶蔸》、《长工碓米》等。三小戏在宁都客家采茶戏106个传统剧目中占三分之二。清道光初期(1821—1830),号称大班的东河戏、宜黄戏、祁剧流行,观众对三角班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三角班开始演出《落马桥》、《青龙山》、《山伯访友》、《山伯送友》等艺术难度较大的剧目,处于大型剧种与小型剧种,大班与三角班之间的状态,观众称为半班。半班移植、改编、创作演出大型正剧、悲剧及宫廷戏、公案戏、神话戏等剧目30余本(包括7种连台戏)。
清光绪中期(约1891年前后),有些祁剧艺人与半班艺人能独立演出高腔和弹腔剧目,祁剧原有剧目与半班剧目并存于半班舞台,故称半整杂。
民国10年左右,半整杂解体,再现“七紧八松九逍遥”的半班,在山区演出,直到解放前夕。
建国后,成立了专业剧团,不仅挖掘、整理、加工优秀传统剧目,还创作了《一条心》、《送草鞋》、《新邻居》和改编的《銮刀记》等一批新剧目,宁都客家采茶戏不但行当齐全,曲调优美,而且表演程式丰富,已是“能歌能舞,能今能古,能大能小,能文能武”的正规戏曲大班,成为全国独具风格的剧种。
宁都客家采茶戏由于来自民间,语言朴实生动,表演形象逼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上,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入门庭和生产劳动等。生、旦均画清脸,彩旦加画“蜘蛛”,小丑鼻上画白色蝙蝠或蜻蜓。

艺术家

宁都采茶戏刘筱衡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字竹轩,北平人,约生于1884年前后。在上海他与杨月楼、赵玉珍、黄玉麟并称为“南方四大名旦”。抗日战争后期,他于1943年率班携眷从吉安到赣州,再到宁都,在宁都献艺七年多。
1950年,宁都专区(此时宁都县为专区)文联组建的宁都专区群众剧艺工作团,内分三部六团。即京剧部一个团,宁都地方剧部一个团,祁剧部四个团。宁都地方剧部成立于1950年11月27日,即由京剧部导演刘雨叔先生介绍,请到正在宁都休闲的刘筱衡先生任教习兼导演。这是宁都采茶戏有史以来受到第一位名人的爱护与扶助。
1951年元旦起,宁都地方剧部在宁都师范学校礼堂(即今宁都中学旧礼堂,旧称“儒学里”,又称“考棚里”)公演了由专区文联负责人胡雨霖编剧,刘筱衡导演的《花井冤仇》、《素娘恨》、《刺霸》等戏。这是宁都采茶戏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而且是登上了州、县儒学最高讲堂演出。以其崭新的面貌、高水平的演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强烈反响。

宁都采茶戏石凌鹤

(1906-1995年),江西乐平县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最早的成员之一。历任江西省文联首任主席、江西省文化局首任局长、江西省文艺学院首任院长(兼)、江西省戏剧家协会首任主席(兼)、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等,离休后享受副省级待遇。他是我国著名戏剧家、电影评论家、诗人和作家。
1954年8月,任江西省文化局长的石凌鹤亲自指派该局艺术科的张衍任同志到宁都地方剧部选择了传统戏《补背褡》与现代戏《秧麦》参加同年10月在南昌举行的江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丁秀英获表演奖,张台兴获乐手奖,曾仕槐获艺术劳绩奖。
1955年,石凌鹤批准,由省文化局拨款5000元,修建了宁都采茶剧院,请到著名书画家宁都县人曾兆芹(字柴僧,美术大师刘海粟的得意门生)题写了“宁都采茶剧院”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于门口半壁,震动了全县。群众说艺人大翻身,大发财,修建了新戏院。艺人则欢欣鼓舞,到处宣扬,说省文化局石局长关怀宁都采茶戏,亲自拨款给我们修建戏院。
这期间,宁都县采茶戏还得到时佑平、雷振邦、邵式平、李德全、黄镇等人的大力帮助和扶持。我们相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各级党政部门一如既往地对宁都采茶戏关怀与重视,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名人关怀扶助此戏,使之再现辉煌,续写名人与宁都采茶戏新篇章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