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板调

碰板调

保定碰板调是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碰板调首先兴起于河北省新城县西娘娘庄村。贤寓调形成于河北省定兴县贤寓村。后者是前者的变体。碰板调是民国元年(1912)由新城县西娘娘庄的杨大仙(1876—1962)主持创立的。当时,京东有个叫小老公的(名字不详)带领一个碰板调戏班到附近何其营、太平庄一带的庙会上演出,杨大仙见此调新颖动听,便组织了本村几个戏曲爱好者,跟了这个戏班三、四个台口,专学他们的唱腔。很快便掌握了基本唱法,并用此调先后排演了《送情郎》、《拾万金》、《法门寺》等几出小戏,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

简介

碰板调的剧目多至四十余出,如根据小说自编的连台戏《混元盒》(从金光圣母点将起到收六怪止),连本戏《刘公案》、《九更天》,还有《走雪山》、《粉妆楼》、《绣鞋记》、《王少安赶船》、《豆汁记》、《书囊计》、《万花船》、《桃花庵》、《大名府》、《烧骨计》、《铁弓缘》、《秦香莲》、《杜十娘》、《拾万金》、《玉堂春》、《法门寺》、《杀楼》、《胭脂判》、《夜审周子琴》等,1949年后还演过现代戏如《艺海深仇》、《小女婿》、《二兰记》等。碰板调的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为主,另外有二胡、三弦和笛子,武场用的是苏家伙。唱腔的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哭板、散板、锁板。碰板调的流布范围较小,除西娘娘庄外,还有本县的驸马庄、定兴的西辛庄、霸县的仁庄子、固安的渠沟、涿县的三城和三站、天津郊区的李家房子等地也学演过此调。但碰板调的活动范围却较广,如通县、房山、丰台、长辛店、天津市、杨柳青、易县、涞源、涞水、定兴、雄县、容城、固安、霸县、永清等地的城镇乡村,均有过它的踪迹。

与蹦板的渊源

蹦板,亦称蹦蹦、碰板,是清末形成于冀东北农村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后来评剧在清末民初的形成与发展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蹦板这一艺术形式,于民初由东北或京津等大城市流人保定地区北部一带的农村。如新城县的西娘娘庄,定兴县的平禵、云寓等。演出剧目如《王小赶脚》等一些“三小(小生、小日、小丑)”戏。
蹦板流入保定一带的农村后,因受当地河北梆子等戏曲艺术的影响,从表演和音乐上都有了一些发展变化。有的与其它剧种合台演出;有的则在音乐唱腔上变化改革,在其基础上又形成了新的唱腔体式,如西娘娘庄的蹦板就形成了“碰板调”,贤寓的蹦板形成了“贤寓调”等。音乐伴奏形式也一改它原来的面貌,成了河北梆子的伴奏形式了。剧目来源有的是原有传统剧目,有的则是评剧或者其它剧种移植过来,还有一些是自编的。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