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四调

上四调

上四调起源于罗罗腔,是保定市一种比较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与河北的丝弦腔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该剧种唱腔质朴,曲风独特,声音淳厚,调式多样,同样具备生旦净末丑各个角色。现在上四调剧团人数已扩大到50多人,创作编演了《无底洞》、《抱盔》、《天妃闸》等剧目,并经常外出演出、交流。

戏曲名片

  • 中文名上四调
  • 起    源罗罗腔
  • 性    质剧种
  • 特    点唱腔质朴,曲风独特

简介

上四调属于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上四调于2007年就被保定市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四调起源于罗罗腔。罗罗腔流入河北保定地区新城县撞河村后,就演变成了上四调。该剧种唱腔质朴、声音淳厚。上四调过去在保定及周边县市曾经很是盛行,从清代开始就有以上四调为主的戏班。由于其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所以早就成为山西、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起源

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剧种,与河北的丝弦腔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说来颇有点传奇色彩。据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有刘氏兄弟二艺人从河南逃荒来到保定北部,一个落在新城县(今高碑店市)的撞河村,一个落在了涿县(今涿州市)南横歧村。同时也把一种唱腔优美的小曲调传到了两地,撞河村的曲调定为“上四调”,南横歧村的定为“下四调”。现在撞河上四调业余剧团依然存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戏箱及部分老行头。高碑店市周边的涞水县北义安和秋兰、易县的大北关和胡解等村,都曾向撞河村学过上四调。

特点

别看上四调只是流传于一个村落的小剧种,别看比不上河北梆子那样声名远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同样具备生旦净末丑各个角色;该剧种唱腔质朴,曲风独特,声音淳厚,调式多样。曲调前后句重复,每句多以七字、九字为主,这是其显著特征。在当地,上四调还有“九腔十八调”之称。而实际上,上四调有悲调、平调、老调、尖调、反调各四种;还有头板、二板、反倒板、快板等凋式。总共算来,远超出了“九腔十八调”,所以说,上四调和其他的剧种相比,其曲调的丰富多变毫不逊色。解放前,上四调没有女演员,戏台上都是男扮女装,念自和唱腔都用二音假嗓来代替女声;解放后有了女演员,都用了本功嗓,但也多用音。如今的撞河业余剧团,女演员已多于男演员。

现状

多年来,高碑店市始终尊重和支持当地群众对上四调文化的喜好,把弘扬和光大上四调剧种文化作为加强和丰富全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戏曲艺术指导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将其搬上河北电视台。现在上四调剧团人数已扩大到50多人,在清末年间由张德元、杨玉生等创作改编了《无底洞》、《抱盔》、《天妃闸》《武松怒杀西门庆》《小八义》《石秀杀嫂》等剧目(大部分剧本由杨玉生执笔编词并导演),并经常外出演出、交流。
目前在撞河村,上四调依然受到村民的热爱。走进这个村子,村民话题总会少不了上四调。他们说,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村民都会唱上几句上四调。可见,上四调在撞河人心中的位置。农闲时节,人们时常凑在一起,演上几出如《无底洞》、《抱盔》、《天妃闸》等传统唱段,既活跃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演出中村民们扮相生动自然,唱腔刚劲饱满,吐字清晰入耳,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在400多年的口口传唱中,上四调已是村里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村民的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生活态度。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