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道情仍有发展。安康地区,仅旬阳、安康两县,就有二十余班。安康有李守金、王自成、王鹏举、郭荣华、杨朝洪、李清魁、冯成秀等领的班子,旬阳有庞世堂等领的班子,继续于安康县城、恒口镇、老君关及旬阳县城、赵湾、甘溪等地活动演出。每年安康县城的土地会,可有十多个道情班赛戏演出,观众拥满大街小巷,连唱半月之久。商洛地区有商县的袁根祥班、苏效瑞班、王占鳌班、周子举班、李绪平班、王让班、崔启运班、舒金贵班、张银贵班、刘双合班、李兴臣班、李仁杰班,丹凤的李昌林班、善念班等。关中地区,大荔的沙苑,宝鸡的姜马,眉县的王长官寨道情班,以及西安附近的新筑,长安的引镇等地道情会,仍在继续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道情的演唱活动,依然有增无减,并涌现出一批新的
班社和艺人。历史悠久的宝鸡姜马道情班,培养也了一代新人,有姜福、马生福、马定乾、姜得用、姜银科等二十余人。商县出现了金鼎班、科义班、新安班等班社及艺人王治银、贾西明等。安康还相继建立了专业道情班,当地政府分派专职干部予以领导和管理,除演传统剧目外,还演出了《北京四十天》、《赤胆忠心》等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白毛女》、《穷人恨》等,为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做出了贡献。道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艺人的不断创造,加上各地所用方言语音的不同,艺术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形成了三路道情,即关中道情、商洛道情和陕南道情。
陕西道情关中道情
以长安为正宗,故名“长安道情”,亦称“关中道情”。演出主要为坐唱和广场踏席形式。盛行于长安、临潼、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县,尤以西安市郊的灞桥、三桥等地最为有名,号称道情的戏窝子。向西流布到西府宝鸡、岐山、眉县、长武、礼泉、扶风等县市,向东流播于东府大荔、蒲城等县。关中道情的传统剧目中,本戏有七十余本,折戏一百余本,有“正扎戏”和“乱扎戏”之分。正扎戏即神仙道化戏,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旨在宣扬道教教义,代表剧目有《大孝传》、《湘子出家》、《卖道袍》、《拜寿》、《认母》、《哭五更》、《挂画》、《归山》等。乱扎戏以历史故事戏、神话与民间故事戏为主,在演出剧目中占多数,主要的有《黄风岭》、《江流化缘》、《下昆仑》、《五雷阵》、《走麦城》、《五龙阵》、《玄武关》、《柳家坡》、《破洪州》、《石龙洞》、《杨二姐赶会》、《姐妹争嫁妆》、《王公敬怕老婆》、《四岔捎书》等。音乐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有欢音和苦音之分,俗称“阴波”和“阳波”。传统的唱词曲牌———九腔十八调,流传保存下来的仅有八腔十一调。八腔有《节节高》、《高腔》、《推句子》、《皂罗袍》等,十一调有《大红袍》、《蛤蟆跳门坎》、《哀连子》、《拖音》、《气头子》、《塌句子》等。板式变化体系统,基本唱腔板路有《慢板》、《二六板》、《飞板》、《串板》、《滚白》等。麻韵即帮腔,是道情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常用的有皂罗袍韵、大欢韵、小欢韵等五种。最能突出道情音乐特色的乐器为渔鼓、简板和三才板,艺人有“顶天立地的渔鼓,降龙伏虎的简板”之说。
陕西道情商洛道情
盛行于洛南、商县县境,流行于丹凤、镇安、山阳、商南、柞水等县。多以坐唱、广场踏席和皮影演出为主要形式。传统剧目大
致与关中道情相同。民间故事戏更有特色,主要有《老鼠告猫》、《小女婿》等。音乐唱腔为梆子击节的板式变化体。唱腔板路主要有《紧板》、《二八板》、《辘子》、《尖板》、《滚白》等,除有欢音、苦音之分外,兼用麻韵。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演唱形式,唱白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唱腔多用真假声结合,民间有“平、压、吼、跳”之说。平用真声,压用假声(即二音子),吼用喉音,多为花脸所用,跳音音程变化较大,多用于生、旦唱腔。
陕西道情陕南道情
多以皮影形式演出,盛行于安康、旬阳,流行于白河、平利、紫阳、汉阴、石泉、西乡、城固、洋县、南郑、汉中等县。传统剧目有一千二百余本,多为历史故事戏和民间故事戏,神仙道化题材戏不多。剧目特点是:本戏多,折戏少,还有连台本戏《粉妆楼》、《文天祥》等,可演十几天。文戏重唱工,词藻秀丽,武戏重表演技巧。常演剧目有《大闹红灯》、《广寒图》、《荆钗记》、《五侯山》、《六巧图》、《雄黄剑》、《反冀州》、《黄花铺》、《笔砚仇》、《快活林》、《盘蛇山》、《张良卖布》等。音乐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板路十六种,有《二流》、《代板》、《尖板〕等。欢音称“软调”,苦音称“硬调”,有麻韵。丝弦曲牌有《点点花》、《柳青娘》、《风入松》、《寄生草〕等二十六种。唢呐曲牌有《清水令》、《大开门》、《满江红》等六十五种。伴奏乐器,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艺人杨天才增加了唢呐,民国初年又由艺人杜柄增加了板胡,使伴奏音乐得到了丰富和提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各地道情均由坐唱、广场、皮影等形式,发展成舞台演出形式。1956年,陕南道情皮影老艺人张子成,在安康恒口农业社成立了文艺俱乐部,首次试排了道情戏《三进士》。嗣后,安康汉剧团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向他们学习,把皮影道情搬上了戏曲舞台,这一次改革活动,引起陕西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一面指示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道情班,为关中道情培养新生力量,同时又指示长安县剧团、商洛地区剧团分别通过试排《隔门贤》等剧目,将关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戏曲舞台,于1960年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至此,道情戏正式发展为舞台演出形式。六十到七十年代先后改编创作演出的剧目有六十多种。改编剧目有关中道情的《相爷搬兵》、《槐荫媒》、《小姑贤》、《隔门贤》、《墙头马上》,商洛道情的《水泼大红袍》、《一文钱》等。创作剧目有商洛道情的《山花姑娘》,陕南道情的《枯水新波》,关中道情的《嫁妆镰刀》、《赶鸡蛋》、《麻利嫂》等。1960年《一文钱》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发行全国各省市和香港、新加坡等地。
陕西道情表演形式
陕北道情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绥德、榆林、子州、保安、吴起、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据该村道情艺人王儒伦口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前来本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的艺术成分,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组班演出的是王儒伦的老爷爷,称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绪年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经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戏传播到子洲、子长、志丹、横山、绥德等地,出现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兴盛局面。演出形式从坐唱发展为舞台演出,成为各地庙会赛戏的主要娱乐品种。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戏,晚上闹秧歌社火。每年春节期间,村与村的道情、秧歌班子还要进行下帖和还帖式的相互邀请演出活动,当地称为闹红火。
陕西道情内容
陕北道情的传统剧目多表现道教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连台本戏、本戏和回回小戏。常演的剧目有一百余出,主要有《高老庄》、《湘子度林英》、《唐王游地狱》、《王祥卧冰》、《+万金》、《刘秀走南阳》、《李大开店》、《两世姻缘》、《合凤裙》、《毛鸿跳墙》、《二女子游花园》等。最长的连台本戏《雪拥蓝关》,可连演三天三夜。陕北道情生、旦、净、丑齐全,并以须生、正旦、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花脸无唱腔,均为道白。秧歌风味浓厚,动作大方,以扭、摆为主,无严格程式,生活化动作较多。重唱工,无武打戏。包头(旦角)和花脸化妆额戴明镜片,下吊两个丝帕。服装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则沿用大戏服装。有用民间土布制作的,也有用纸剪成的,因地制宜,无一定规范。
陕西道情音乐体裁
道情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曲调有《平调》、《土字调》、《十字调》、《耍孩儿》、《终南调》、《高调》、《阳北调》、《二五锤》、《十字调》、《八字调》、《太平调》、《浪堂调》、《金丝疙瘩调〕等二十余种。每调又有《平板》、《阳板》、《落板》、《代板》、《导板》等板头和板尾。无帮腔〔嘛韵〕,曲调词格一般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四句一段。伴奏音乐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用四股弦、双马尾制弓)、管子,号称三大件。武场有简板、渔鼓和陕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铰铰等,构成了陕北道情音乐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