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剧起源
苏剧其前身是苏滩(摊),由南词、花鼓滩簧、昆曲合流、衍变而成。
南词,其腔调最早与北方弦索流入江南有关,至迟形成于明万历年间。万历间沈宠绥《度曲须知》曾说:“至北词之被弦索,向来盛之娄东,……迩年声歌家颇惩纰缪。竞效改弦,一时风气所移,远迩群然鸣和,盖吴中‘弦索’自今而后始得与南词(按指南曲)并推隆盛矣。”这种“吴中新乐弦索”约于清康熙前后分流为弹词和南词。弹词唱叙事体曲阋,乾隆间蒋士铨《唱南词》一诗中所说:“三弦掩抑平湖调,先唱摊头与提要”即指此而言。南词唱代言体戏文,清初盛行于吴中的弦索调时剧即是,其传统剧目见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作序的《太古传宗弦索调时剧新谱》及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刊行的《纳书楹曲谱》所收的《芦林》、《大王昭君》、《小王昭君》、《思凡》等二十余出。
至清乾隆年间,南词已风靡于江浙一带,并流传到闽、皖、赣、湘、鄂、川、黔诸省及北京等地。弦索调是南词发轫期的主要腔调之一,在乾隆前后期间,又逐步吸收、融化、创造了某些与【弦索调】腔调因素相近的曲调,诸如【费伽(家)调】、(昵媚调】等。另有【太平调】是南词中比较完善、运用最多的基本曲调,不仅有“慢板”、虬陕板”、“散板”等板式变化,且分备色行当。或谓【太平调】的渊源,与明王骥德《曲律》、范濂《云间据目钞》中所说之“太平腔”有关,待考。
滩簧,又名花鼓滩簧,早在明万历年间已形成“小戏”形式,故又称“花鼓小戏”。较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万历年间无锡高攀龙的《宪约》:“花鼓淫戏,诲淫实甚。”至迟在清康熙、雍正年间,花鼓滩簧已盛行于江浙一带农村,苏州阊门外广济桥堍所立康熙二十六年六月《长洲吴县二县永禁扬花在街头吹唱占夺民间吹手主顾哄骗民财碑记》中即记有“扬花”(即“扬州花鼓”)“在于街头吹唱”的情形,其传统小戏有《打花鼓》、《种大麦》、《磨豆腐》、《荡湖船》等。又据清《道光璜泾志稿》卷一:太仓“自雍正以来,忽兴压宝,窝主日宝场。旁列茶肆,延江湖男女唱淫词,谓之唱摊簧;甚者搭台于附近僻处,演唱男女私情之事,谓之花鼓戏。”花鼓滩簧的曲调,主要吸收苏、浙、皖毗邻地区的各种民间山歌、小曲、时调等逐步衍变而成。
南词与花鼓滩簧合流,大抵在清乾隆年间。乾隆末年(1795)成书的《霓裳续谱》卷八中已收有【南词弹簧调】两支。
昆曲与南词的结合,最先表现在昆剧移植并兼演弦索调时剧,接着南词亦将昆曲剧目改编为代言体戏文,以南词曲调演唱。最早可见于嘉庆九年(1804)《白雪遗音》卷四所收南词《醉归》、《独占》二折。至咸丰初,文人词客改编昆曲剧目为南词之风大盛。结构大体不变,对白基本依旧,唱词则由长短句改为七字句(或大体袭用原词),其要旨在将昆曲深奥的唱词尽量加以通俗化。演唱中也组合进某些昆曲曲牌,如【曲头】、【曲尾】、【一江风】、【点绛唇】、【朝元歌】、【锁南枝】、【六幺令】、【羽调排歌】等。演唱时五至七人围坐一席,分任各种角色,并兼伴奏。这种南词,被称为“钱摊”(据说因倡始者为苏州举人钱明树),又称“全摊”(因所唱系全本戏)。当时全滩只有“清客串”(业余演唱),在苏州元妙观方丈里设大局,城之东南西北各设分局。
咸、同年间,苏州出现一种半昆半滩的堂名(即素衣清唱戏文),阊门外山塘街开有南阳福庆禄半昆滩堂名班。至光绪年间,半昆滩堂名盛行于苏州城内,凡婚嫁、寿诞喜事,主家多请其演唱。半昆滩与全滩不同之处,是在唱全滩时,开场唱段用昆曲,中间仍用南词,最后的唱段及尾声又用昆曲。半昆滩堂名演唱时,以全滩剧目为正戏,之后再唱一些移植、仿作自花鼓滩簧或其他剧种中以丑脚为主的玩笑戏。因其油腔滑调而被称为“油滩”,又因安排在正戏之后而被称为“后滩”,与此同时,全滩又被称为“前滩”。
苏剧形成
光绪初,南词向职业化发展,艺员俱男性,承接堂会,其行会公所名“庆云集”,设于苏州城东仓桥堍。光绪中叶易名为“咸庆集”,其有见识者如蒋寅生、莫渭龄、张鹤楼、杜祥林等,进而至苏南县镇与杭、嘉、湖一带茶馆书场演唱。宣统三年(1911),又易名为“开智社”,迁址于城中乔司空巷,继而于城之东南西北各设分社。
这期间,约于光绪五、六年(1879、1880)间,对白南词始由苏州商人汪利生(一说名“吉生”)、王鹤珊等传至上海,逐渐形成“苏道”和“海道”两个流派。光绪十年前后,汪利生入室弟子林步青(专唱后滩,工丑)在上海首起林家班,接踵又有张筱棣(专唱前滩,工老生)、朱菊峰(主唱前滩,工大面)组班,合称上海“南词三鼎甲”。光绪末,在上海的苏州南词艺人为区别上海等地的滩簧,将苏州南词的前滩与后滩合称为“苏滩”(苏州本地则在辛亥革命后方始逐渐改称“苏滩”)。
苏剧发展
民国九年(1920),苏州阊门外出现第一家全男子化妆南词“庆禄班”,仍以堂唱为主。民国十六年,复以郎金福、杨德康、徐培卿等庆禄班旧人为骨干,再组全男子化妆南词“开通社”,改堂唱传统而至阊门外五福路(今留园路二十四号)大世界游艺场的夜花园,定期演唱化妆南词专场。翌年,苏道艺人薛浩如等男女十余人,在上海大新公司游艺场首演化妆南词《呆中福》、《十五贯》、《玉连环》、《宋江闹院》等整本大戏。民国十八年,苏州金门内景德路遂园小世界娱乐场由开通社旧人徐培卿等,会同胡铸钦、殷荣棠、徐小香、周筱洲、沈金根、孙筱渔、陈安荪等,另组全男子化妆南词“延台秋班”;大世界与石路口啸云天茶社等则在苏州开演男女化妆南词。同年四月,朱国棵、张凤云等在上海创建“国风社”,翌年开演化妆南词整本大戏《花魁记》。至三十年代,苏滩以化妆南词为过渡,终于形成戏曲新剧种。
抗日战争期间,苏剧处境艰难。民国三十年七月,国风社与华和笙主持之正风社合并为“国风苏剧团”,长期在苏州与杭、嘉、湖等地坚持巡回演出,为苏剧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剧获得新生。1951年3月,在上海由吴兰英筹资,与苏滩艺人朱筱峰、李丹翁、华和笙等发起组织民锋苏剧团;1952年初,又建青锋苏剧团,均为民办。1953年10月,民锋迁苏州,属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领导,系民营公助剧团。1954年青锋亦迁苏州,翌年春与民锋合并;秋,青锋又分出(1985年集体转业)。1954年,民锋团与浙江杭州的国风团联合排演《醉归》、《窦公送子》,以江苏省代表团名义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奖。庄再春和蒋玉芳、龚祥甫分获演员二、三等奖,朱国木梁获老艺人荣誉奖。1956年3月,民锋改为苏州市苏剧团。4月,已在杭州落户的国风苏剧团改为浙江昆苏剧团;不久赴京在中南海献演苏剧《扫秦》、《送子》、《拜月》等。同年10月23日,苏州市苏剧团也改为江苏省苏昆剧团。在此前后该团曾分批培养“继”字辈学员四十三人。1959年至1960年又招收“承”字辈学员五十五人。1960年4月,由中共江苏省委与苏州市委协商决定在南京拓建江苏省苏昆剧团,与苏州的同名并存,为此苏州输送张继青等十三名青年演员与部分乐队人员去宁。
“文化大革命”初期,驻苏州的江苏省苏昆剧团被迫撤销。1972年7月,建苏剧小组。同年10月驻南京的江苏省苏昆剧团下放至苏州,并入苏剧小组(曾复名江苏省苏昆剧团)。1977年11月,成立江苏省苏剧团(原南京团回宁)。同年底始,该团分批招收建国后第四代学员三十人。其时苏剧在文学、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诸方面均具一定规模。1982年2月1日,苏州恢复江苏省苏昆剧团,分设苏、昆二队;12月,该团创作上演了《五姑娘》。此时,该团苏剧队尚有男女演员各二十一人,乐队十八人,舞台美术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