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戏

文曲戏

文曲戏,又名调儿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起源于太白湖区,流行在鄂、皖、赣三省的毗邻数县,是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俗曲”和民歌小调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

戏曲名片

  • 中文名文曲戏
  •  遗产编号  Ⅳ-12
  • 所属地区  湖北 
  • 申报日期  2007年

申遗资料

所属地区: 湖北 · 黄冈 · 武穴市
文化遗产名称:文曲戏
遗产编号:Ⅳ-12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武穴市
遗产级别: 省
 

概况

文曲戏源于鄂东武穴市和黄梅县交界的太白湖区,流行于鄂、皖、赣三省毗邻县市。早在明朝万历十一年(1538年)《黄梅县志》就有“以文曲咏赞太白渔歌”的记载。太白湖区从明代到清代是民歌兴盛之地。文曲戏很大程度是太白湖区艺人以“秧田歌”为基础,吸收一些外来曲调,经过加工整理而成。广济、黄梅始称调儿,南昌、九江叫做清音,宿松、安庆谓之儿家腔、文南词,后于广济改称为文曲。
文曲戏是从坐唱演变发展而来的,声腔有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和80多种曲牌。曲牌小调清丽明快,流畅自如,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起初,文曲戏为一人操琴伴奏,一人操板主唱,在很长时期内主要是由盲艺人和逃荒卖唱者传播。
清末民初,文曲戏开始在年节观灯时搭台演出。一般是在台上坐唱,后来受汉剧等戏曲形式的影响,坐唱中出现装扮男女,分角演唱,即在叙事曲目中插入或为一生一旦,或为一丑一旦的片断表演。演出《苏文表借衣》、《宋江杀惜》、《点药》等小戏。
上世纪30年代,文曲戏在广济得到较大发展,职业、半职业戏班达三四十个,各班都有10数人以上规模,还多次出现过广济、黄梅两县45位艺人联袂登台,连演几天“会戏”的盛况。
1937年,广济艺人程三爱大胆培养女演员,使文曲戏的声腔更为丰富多彩,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到1950年代,职业、半职业戏班达到80多个。
文曲戏的脚本内容大部分是表现村夫渔妇生活的小戏。演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传统剧目共有四五十出。 

起源发展

太白湖区是一个“十年九不收,大家卖唱信天游”的地方,乡民百姓田间生产时要唱“秧歌”,牧童放牛唱“山歌”,逢年过节唱“灯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唱“情歌”。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604年)广济县志就记载有:渔舟千艇,朝暮歌声不绝的“太白渔歌” 咏赞。这些渔歌小调渐渐以座唱的形式出现,后来艺人们将它配以莲湘、花鼓演唱,年长月久,逐步又形成了“灯戏”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逢遇灾年,乡民们带上胡琴、木梆等工具沿途卖唱求乞。他们南至九江、瑞昌、德安、武宁、修水、鄱阳、景德镇等地,东至宿松、望江、怀宁一带,西至蕲春、浠水、黄冈、大冶等县,还有的跑到芜湖和徐州。
艺人们在求乞生涯中,一面提高演唱技艺,丰富曲调,一面不断壮大表演队伍,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结成一班分工协作,你拉琴,我打鼓,他敲梆,分出角色进行演唱。经过不断地锤练和发展,慢慢形成了几种固定的唱腔,如:“文词”、“秋江调”、“叠断桥”、“鲜花调”等,基本上形成了文曲戏的雏形。
文曲戏的形成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由卖唱艺人王元林和闵金保共同组班,由盲艺人王瞎尔教唱,开始用化妆教唱的形式,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为主,演一些家庭生活小戏,搬上了农村草台,此时的文曲戏只有文场伴奏,并无武场,比较单调,而当时的广济采茶戏有武场,并无文场且采茶戏显高亢,十分热闹,二位艺人积极地横向借鉴,也配以锣鼓铙钹等,参与演出中,进行武场伴奏,戏味明显提高,这样,早期的文曲戏就形成了。1933年,闵金保重组戏班,发展到三十余人,他们到江西的都昌、鄱阳、浮梁和安徽的宿松、安庆等地演出授艺。文曲戏愈传愈广、愈演愈烈,渐渐扎根于群众之中。
1937年,郑公塔童司牌程三爱组成文曲戏班,他一破文曲戏女角男扮之陈规,大胆培养了文曲戏第一代女演员,开创了文曲戏的新局面。他大胆改革唱腔,使文曲戏的声腔,特别是女声腔的进入,更为丰富多彩。每当女演员查爱香、蒋凤翠等出场演出,观众无不拍手叫好,称查爱香为“十万三”,称蒋凤翠为“八万五”,实指她们艺绝价高。故而程三爱的戏班驰名于鄂皖赣周边地区。群众对该剧种称呼“文曲戏”、“调儿戏”。
1940年,境内文曲戏艺名渐著,其唱腔已形成体系,男女演员的同台演出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并且移植了一大批剧目。袁老十的文曲戏班中的于大毛是一名较出色的女演员,她嗓音清脆,扮相俊美,吐字清楚、唱腔圆润,加上她天生聪慧,表演水平大超前人,一鸣惊人,群众称赞她是“文曲戏花魁”,所演之处,观众赞誉不绝。艺人们的不断求索和锤炼总结,使文曲戏的声腔体系日臻完善,演出程式和形式渐趋固定,极富地方特色。
文曲戏自形成以来,经过几十年的锤磨和几代演艺员的努力,直到八十年代,才真正达到辉煌时期。它的声腔道白、音乐、表演形成一体,加上有了自己的完整意义上的剧本和一批超群出众的演员,这才得真正以一个地方剧种面貌立足于民族的戏剧舞台。1983年,文曲戏以一地方剧种的身份和定义被载人《中国戏曲大词典》中。

曲调组成

文曲戏的主腔、曲牌、小调,源于明、清时期的“俗曲”,而此时基本上形成了戏曲的声腔。文曲戏的声腔由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系统为主和八十多种曲牌小调组成。曲牌小调清秀明快,流畅自如,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五大正腔

文曲戏常用的五大正腔,其中“文词”、“平板”使用最广泛,而“文词”又是最富有特色的“当家腔”。“文词”又名“江北文词”其唱腔格式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文词经过演变又分为小生文词、正生文词、旦角文词、丑角文词、花脸文词等不同的唱法,还派生出一种“尺文词”;“南词”又名“仙人调”多用于神话剧,它又派生出一种“还魂腔”;“四板”多用于叙事、抒情,它包括有“哭四板”;“秋江调”是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穿插“数板”于其间,趣味特浓;“平板”是吸收了汉剧的“四平调”,主用唱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其余的有曲牌小调如“闹五更、九连环、孟姜女、叠断桥,下江相思调、鲜花调、垂金扇”等八十余种,在各剧中穿插应用,从而使文曲戏的声乐、音乐骨肉连筋,充分显示了武穴地方特色。

伴奏乐器

文曲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文词高胡、二胡、琵琶三大件,另加笛子、三弦等其它乐器。高胡与二胡用正反定弦。(高胡定5—2弦、二胡定2—6弦)伴奏协调,风格独特,悠扬悦耳。打击乐以大锣、小锣、钹为主,加之用梆、板、碰铃等文武场结合,伴奏形成一体。

代表剧目

早期文曲戏的代表剧目,大戏有《王金龙嫖院》、《宋江杀惜》、《云楼会》、《庄子试妻》、《翠屏山》等不多的几本。小戏有《点药》、《金莲调叔》、《借衣》、《双下山》、《追舟》等三十多曲,还有文词坐唱和灯舞形式的演唱曲目,如《手扶栏杆》、《白牡丹》、《满江红》、《垂金扇》等。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