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梨簧戏

芜湖梨簧戏

芜湖梨簧戏旧名泥簧,是流行于安徽省江南芜湖、当涂(含今马鞍山市)、江北和县、含山沿江一带地方戏曲剧种,其发生、发展和形成职业演唱班子在芜湖,又称芜湖泥簧,已有 200 多年历史。明清之际,每年上元、端午、中元盛大演出,祈神祝福,故又称平安戏。泥簧戏土生土长,由芜湖语言、音调和地方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汲取二簧、柳子腔和昆曲等剧种唱腔和音律,形成独特的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的板腔体。鼎盛时期,群英辈出,形成不同流派,剧目多达三百多个。芜湖梨簧戏现已濒临失传。

戏曲名片

  • 中文名芜湖梨簧戏
  • 别    称芜湖泥簧
  • 旧    名泥簧
  • 历    史已有 200 多年历史

起源

芜湖梨簧戏历史

芜湖的地方民间文化较为丰富,地方民间戏曲梨簧戏和芜湖滩簧戏是同时流行于芜湖一带,至今已有230 多年的历史。
芜湖梨簧戏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前后),流传于芜湖、当涂、含山周边地区。梨簧的最初演唱形式都为坐唱,因为那时唱该戏的都是盲艺人,而这一点是十分有特色的。

芜湖梨簧戏名称的由来

芜湖梨簧戏是市井戏,也是草根戏,虽然明朝的正史《太平府志》记载当涂、芜湖、宁国立春日“妆戏到,征女伎”,《芜湖县志·名宦》记载,雍正七年(1668年)知县张鹫“去任时,沿途供帐,演剧送行”但是梨簧未曾得到皇家供奉,一直是老艺人自养自传。梨簧戏的名称可能是江淮春
芜湖梨簧戏
日:梨花为妆、丝竹伴奏,因名梨簧。梨簧戏也叫平安戏,源自老芜湖祈求赭山神姑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但我以为芜湖是水网地带,在船上生活的人有一颗“驿动的心”,只能祈求平安来规避暴风雨。大约在道光十年(1830年),芜湖东门外伍先生与奚仁潜师徒,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性的梨簧戏班子。清朝一品大员黄钺告老寓芜写《于湖竹枝词》,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其时,外来徽斑唱腔和苏州评弹强势登陆芜湖,为了以本土化争取票友,梨簧戏索性改为“泥簧”戏或称篱簧,迎合芜湖下里巴人的口味。 城南还有李鸿章为小妾造的带花园的老房子,据说这个小妾会唱梨簧戏、爱穿香云纱。

特色

梨簧戏,具有近300年的悠久历史,是芜湖人十分喜爱的“草根戏”。她起源于地方民间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音乐旋律与芜湖地区地方民间的摇篮曲、哭腔、卖白兰花调、旧私熟的咏诗诵书音调及芜湖民歌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后又吸收了二黄、梆子和昆曲的一些声腔艺术和音律结构,再经历代艺人加工锤炼于一炉,使梨簧唱腔更为丰富,日瑧完善。剧中人的韵白与演唱使用的语言,都是纯粹的芜湖方言,语言的地方性是其基本艺术特征。《太平府志》方言条:“语轻清不如省会,而亦明白易晓”。按方言区域划分,芜湖一带属吴语方言区,易于接收普通话,“明白易晓”正是梨簧戏道白的特色。故梨簧戏不仅为当地人所喜爱,亦为周边城镇观众所接受。

腔调

梨簧戏原名"泥簧戏",源于芜湖的地方民间小调,形成并流行于清乾隆年间。1959年8月,芜湖市成立梨簧剧团,演出了很多经典曲目如《狮吼记》《送嫁》《摆渡人》等等。梨簧戏对唱腔,演奏,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十分讲究,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很受芜湖乃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欢迎
芜湖梨簧戏以其优美的唱腔和鲜活的舞台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建国以后,芜湖市梨簧戏剧团培养的一大批青年演员已成为芜湖人民十分熟悉和欢迎的知名演员。由老艺人和剧作家们挖掘、整理和创作导演的传统、现代剧目共50多台。其中《安安送米》、《送嫁》、《长生殿》、《鉴湖女侠》、《孟丽君》、《摆渡人》、《山里红》、《小姐妹逛街》等一批优秀剧目,在全省乃至全国文艺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芜湖梨簧戏曾多次为国内外领导人演出传统折子戏和现代小戏,受到了好评和亲切接见。还多次参加了全省、全国戏剧(曲艺)调演和交流演出,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

历史

梨簧戏,亦称草根戏、平安戏,据明朝正史《太平府志》记载,当涂、芜湖等地立春日有“妆戏到,征女伎”的风俗。后清朝黄钺写《于湖竹枝词》时,把平安戏定名为“梨簧戏”。 芜湖泥簧戏也曾“星光灿烂”,有张季瀛、王振林、胡家寿、金立兴,称为“泥簧四状元”。张季瀛家藏手抄剧本有三尺多高,可惜在1931年夏天毁于洪水。
草根命的泥簧戏经不住洋风的摧折和“官”木的裹挟,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仅以散兵游勇坐唱维持。县志说:“有所谓泥簧者,词甚俚俗,杂以小曲,盖为盲女弹词者流,人有喜庆辄招之,视为营业云”.
1927年,张季瀛的第三子张一鸾想继承父业,振兴泥簧戏,集合一批艺人在北门沈凤鳖家办起一个“泥簧公所。”这是一个共和班性质的职业演唱团体,也是训练泥簧戏演员的习艺所。
解放后,芜湖文化部门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整理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安安送米》、《回头桥》、《三戏牡丹》、《合钵》、《祭塔》、《窦老送子》、《陈琳抱盒》、《闹院》、《逼休》、《扇坟》等。1959年招收了一批男女少年学员,正式建立“芜湖市梨簧戏剧团”,编演出《白蛇传》、《秦香莲》、《二度梅》、《三请樊梨花》等。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性本爱丘山”,也许泥簧戏“本是坊间狗尾草,无为招摇在高枝”。当芜湖的官办剧团因为“经费不足”、“演员老化”而偃旗息鼓时,中江桥、陡门山、后家山头的小剧场铿锵开锣。

发展地芜湖

芜湖市为安徽省省辖市,现下属四县(芜湖、繁昌、南陵、无为),四区(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全市面积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21万。其中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人口123.8万。据抽样调查,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2‰,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4.7‰。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引起世界瞩目。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辉煌

解放后,该剧种迎来了新生。这时梨簧早几经演变,而不是当年那个只有盲艺人坐唱的曲艺了。至此,芜湖梨簧戏的曲目、曲谱才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进行发掘、整理,发扬并加以规范。上世纪80年代后,以舒缓、闲适为主旋律的梨簧戏渐渐失去了观众,剧团被取消。为保留剧种,市文化局成立了芜湖梨簧戏研究室,并汇编了芜湖地方戏志。
其实每个戏种之所以会面临困难,都有着一定的原因。这些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内因,也
因。大部分戏种衰落是历史的选择结果,也可以理解为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从物种进化领域扩展到艺术领域。梨簧的衰落就是这一选择的结果。梨簧在之所以会在这一选择中被淘汰,原因要从多角度来看。从客观上和内因上看,梨簧本身曲调上的存在一些缺点,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戏剧艺术在不断发展,那些从曲艺本身到表演形式更完善的戏曲,如京剧、豫剧等,甚至是同在安徽的黄梅戏及徽剧,就存活了下来,并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从主观和外因上看,人们对音乐的喜好不断在变化,如今梨簧的节奏的过分舒缓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了,年轻人更喜欢的是那种张扬的音乐,轻快的节奏。失去了观众的梨簧也就只有无可奈何地退出文艺的历史舞台。
市文化局也曾希望保留梨簧剧团,但在多次民意调查后发现,群众已不再喜欢看梨簧戏,考虑到政府经费及民意,最终取消了梨簧剧团。但令人欣慰的是市文化局为保留剧种作了大量工作。芜湖梨簧研究室的成立,芜湖地方戏志的汇编都为保留梨簧这一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作了贡献。张科长还强调说梨簧没有灭绝,没有消失,只是暂时淡出当今戏剧大舞台,并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被保护着。一旦哪一天时机成熟,芜湖梨簧就有可能再次登上舞台,再现辉煌。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