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阳戏

湘西阳戏

【湘西阳戏】是湘西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湘西州八县市及沅陵、怀化、张家界等地(市)。

戏曲名片

  • 中文名称湘西阳戏
  • 非遗级别市级
  • 地理标志湘西地区
  •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 批准时间2006年
  • 所属地区湖南湘西州

简介

【湘西阳戏】湘西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湘西州八县市及沅陵、怀化、张家界等地(市)。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起源于民间还愿仪式,常与傩堂戏同时演出,人们习惯把扮演傩神的24戏称为阴戏(内教),把上演世俗、民间神话的戏称为阳戏(外教)。另一说,源于民间艺人的创造,称之为做阳春人演的戏。

发展历程

早期阳戏戴面具演出,以演小戏为主,后从低台走上高台(舞台),逐渐上演大戏。其流入城市约在清末民初,抗日战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到了50年代至60年代是城乡阳戏比较繁荣的时期。吉首、凤凰、大庸、怀化等县先后成立了专业阳戏剧团,与业余剧团长期并存、移植,创作上演了一批新剧目,演出活动频繁。阳戏按地域分成两个艺术流派,山路阳戏以大庸为代表,上演大剧目见常,与荆河戏有合班演出的历史,在表演上吸取大戏剧种如汉剧、京剧的程式,声腔自成一体,以宫调为主腔。流布于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大庸、桑植、古丈、沅陵等地。南路阳戏以凤凰为代表,常与傩堂戏、花灯戏(俗称阳、花、傩)同台演出,以小型剧目居多。表演上则向花灯戏靠拢,曲牌丰富,男女行当皆分,且声腔自成一体。流行地域有吉首、凤凰、泸溪、麻阳、怀化、芷江、黔阳、新晃、淑浦等县。阳戏传统剧目约100多个。 

代表作品

其内容反映封建社会的家庭、劳动、生活与男女爱情故事。以及神仙道化、鬼怪妖狐故事。这些剧目有的来自早期剧目的积累,如《雷交锤》《色头催粮》《三看亲》;有的来自傩堂戏,如三女戏的《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有的来自花灯,如《检菌子》《打猪草》等;有的则移植地方戏,如《白蛇传》《平贵回窑》等,50年代后创作上演了一批剧目,如《斗笠湾》《边城雾》,改编的山神话戏有《春哥与锦鸡》。

历史渊源

阳戏的具体形成日期,典藉中无从稽考。根据阳戏老艺人的回忆,大约200年前已经有了成型的阳戏。阳戏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是种田人、种阳春人演的戏,艺人大多是农村农民,并且长期在农村演出,所以称之为“阳戏”。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称“阴戏”,阳戏显然也有还傩愿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之为“阳戏”。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