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

邕剧

邕剧,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邕剧流传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及越南、柬埔寨等国。它起源于湖南,属皮簧声腔系统,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一带,且用邕州(南宁的古称)官话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之定名为“邕剧”。邕剧的表演线条粗犷有力、淳朴雄壮,是南派武功和粤西风骨的结合。邕剧虽然是汉民族创造的皮黄戏曲剧种,但长期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南地区流动演出,其舞台语言、音乐、扮相、行头、剧目内容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融进了壮族文化元素,发展成为西南各民族共有的戏曲艺术。 
      2008年6月7日,邕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38。 

戏曲名片

  • 中文名邕剧
  • 遗产编号Ⅳ-138
  •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 非遗级别国家级
  • 申报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保护单位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1] 

历史渊源

明代以来,海事日兴,广东商人几深入桂东南、桂西南各县镇。各地庙宇、会馆多建有戏台。粤班有可能传入广西。又据清乾隆年间吴长元《燕兰小谱》记载,湖南郴州艺人刘凤官“自幼驰名两粤”。可见祁剧在清初也有可能传入广西的白话(粤语)地区。
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宣化县兴天彩班至越南谅山一带演出约三年。以后又有陆续至越南河口、老街等地演出的。在滇越边境演出时,被称为是“广戏班”。
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宣化崛起全新凤、寿新凤、合新凤、乐尧天四大名班,标志着邕州班(邕剧)的长足发展,并确定了以南宁为中心的戏班对各地的影响。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艺人在表演上已逐步形成了粗犷、豪放的艺术特点有一系列不同于粤班的固定程式,足可与粤班相抗衡。
清代同治以后,在桂东、桂南和桂西的地区,粤班和邕州班同时、并错落地在各处演出。
清代光绪年间,邕州戏曲班已有了更大的声势。据黄海安撰《刘永福历史草》载,光绪七年(1881年)刘永福奉旨扫墓,“演戏两昼夜”。光绪二十四年中法战争后,驻守边境的广西提督苏元春在龙州主办祭祀亡灵的大醮邀,南宁富贵华班连演四十九天。
清代光绪末年,邕州戏曲班艺人也有至广东上六府、下四府甚至广州搭班演出的。如宣化籍艺人“宣化发”在广州搭班演出等。
辛亥革命(1921年)后,原清广西提督陆荣廷被推举为广西督军、掌军政大权。陆荣廷为南宁附近武缘(今武鸣县)人,爱好戏曲,遂由刘玉堂将当时的戏班艺人梁燕魁、莫丽轩、武缘八等集合在一起,组建军辖的军民乐班。陆荣廷拨款一万五千大洋,购置戏装、乐器、把子及黑船两艘。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因领班梁燕魁病故,方散班。后部分人员在此基础上另建岭南乐班。
邕、粤剧经历了在广西粤语区数十年共生共济,仅以粤(广府)班、邕州戏曲班分野而重新划分为粤剧和邕剧(或新戏和老戏)的历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原由广东来的粤剧班纷纷返粤,部分粤剧团包括原由本地班改组的粤剧团,则落户广西。但由于市场萧条而处于不景气的状态除少数艺人,如小武丽、花旦细等临时组班至云南省广南县谋生外,多数纷纷散班解体,多数人则改行转业,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邕州当地的戏班和艺人已寥寥无几。
1949年12月,广西全境解放。一些流落各地的戏班艺人纷纷返回南宁。
1951年1月,南宁的戏班艺人在南宁市人民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了南宁市人民邕剧团,并正式为该戏曲定名为“邕剧”。为配合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宣传婚姻法而演出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
195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召开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提出丰富上演剧目,发掘传统剧目等问题。10月,成立了广西省桂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
1957年3至5月,成立广西省邕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随后即组织专人从事剧本记录整理、校勘、编辑、汇编成《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
1958年9月,南宁市人民邕剧团改为全民所有制,更名为国营南宁市邕剧团。
1959年10月,广西戏曲学校建校并开办了邕剧班,培养了一批后继人才。
文化大革命(1966)开始后,南宁市邕剧团停止活动,不少艺人改行转业,部分青年演员调入南宁市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改称为南宁市文艺工作团,1973年又恢复并入南宁市粤剧团),邕剧几濒于消亡。
1977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调演时,南宁市粤剧团方以创编的独幕邕剧《忙季钟声》参加了文艺调演,但邕剧团未能恢复。
直到21世纪初,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下,收集、整理邕剧相关资料及使邕剧团恢复重演,才使邕剧得到传承与发展。 

文化特征

邕剧角色行当

邕剧的角色行当,基本上分生、旦、净、丑四门。原本多由武生(须生)、小生、散发旦和花脸四行当家(主演),后来又逐步衔变为以小武和花旦为主,同时为了适应观众的爱好和需要,原来只处于次要地位的丑行,也进入了主要的行列。
邕剧的艺术风格以武功见长,因而很适合表演悲壮徼昂的剧目,故多以武生为主要演员。其特殊的武功有:“大过山”,表演时将桌椅叠高,斜竖一条大竹杆,由小武和花旦爬上去,在竹杆上表演武技,然后从桌椅的空档钻过去。其他如“跳台”、“铲椅”、“跳椅”等,都是经常表演的武功技术。邕剧的小武演员,不仅要武功过硬,而且还要具备唱、念、做等方面的表演技巧,因为有很多剧目,在演出时,戏中的大段唱词、念白都是在武打的过程中演唱的,而且武打的动作难度比较大,要边舞边打边唱,演员功底不好,就不容易做到。 

邕剧旦行表演

邕剧旦行表演艺术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全能性,二是技巧性,三是多面性。
全能性
即旦行主要演员必须“通行"发展,以散发旦为主,能兼演正旦、花旦,甚至老旦。老艺人蒋细增在《邕剧是南宁戏》中说,邕剧的行当不同于别的剧种:“基本上是生、旦、净、末、丑,但主要的是两大行当。当家生除不演旦角外,还能扮演一个剧目的全部角色。当家旦除了男角之外,青衣、散发、刀马、武旦、小旦、老旦、丑旦全能扮演。邕剧旦行的全能性,还指唱、念、做、打全能。
技巧性
即戏曲表演程式规范熟练,“手眼身步法”等基本功过硬,无论扎靠跳台(即穿靠起霸)、跑圆场、耍水袖,还是抖散发、绞纱(即乌龙绞柱),甚至揆椅、铲椅、铲台、打把子都能胜任。如散发旦饰演《王庆卖武》中的段三秀,要能“打真军器”(使用开刃的真刀真枪开打)等。
多面性
能体现西南地区各族妇女不仅善良贤惠,而且勤劳、勇敢、能干、泼辣的性格特点。西南地区各民族一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保留着“女主外、男主内”的习俗,妇女贤淑而强悍。邕剧旦行表演亦刚亦柔,就是这种民风的反映。如《凤凰台》中的大乔,在阵前对打之后生擒孙策,与其共谐连理;而《紫金带》中的怒斩黄袍的陶三春叫《玉门关》中帮助杨七郎攻关破阵的杜金娥等等,都是扎靠横刀、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
邕剧传统剧目中,许多重要的排场,如“谏夫”“追夫”“教子”“罪子”“杀忠妻”杀奸妻”等,都必须依赖旦行参与。邕剧排场不仅是构成新戏的手段,也是培养青年演员的有效形式,旦行演员们往往通过学习各种排场,掌握表演的基本技能。 

邕剧语言与唱腔

邕剧的语言用桂西南官话,并含有大量的白话、客家话、平话和壮话的民间习语、词汇、谚语、歇后语,唱法与邕州当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语言特征等结合,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及提炼中形成该剧种的色彩风格。
邕剧《三进京》剧照(2张)
邕剧是属于皮黄声腔系统的剧种,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称为“南路”和“北路”,以下又分为各种叮板的形式,如【首板】【平板】【二流】【滚花】【哭板】【煞板】【弋板】【吊板】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杂腔(或叫辅佐腔),如安庆调、七句等,另外还有将近百支的曲牌小调。总的来说,“南路”的曲调流畅、平和,节奏比较稳定,速度也较缓慢,适于表现悲伤、抒情或感叹的情绪。“北路”曲调则较刚劲有力,音程跳动较大,节奏形式也较多样,适于表现慷慨激昂或欢悦的情绪。根据具体的剧情要求,经过不同手法的处理,不管用“南路”或“北路”的唱腔曲调,都有适应多种变化的形式。如按照人物的性格、年龄、性别的不同,各行角色在唱腔和发音上就分别有生、旦、净、丑各种不同类型的唱法和唱腔,并还有正、反调和各种叮板的变化(叮板即京剧中的板眼,板是音乐拍节小节的第一拍,叮是其他拍)。唱腔的节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固定节拍,就是一板三叮(即4/4拍子)和一板一叮(2/4拍子)的;再一种是流水板,即有板无叮(1/4拍子),因其节奏较快,又叫做“撞点”。其唱法也是就字音行腔,唱词的基本格式和结构,也大多是十字格或七字格。 

邕剧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由武场(打击乐)和文场(管、弦乐)组成。打击乐的主要乐器,有文锣、武锣、大钹、谷鱼、沙鼓和马蹄鼓、战鼓等;弦乐和管乐的主要乐器有二弦(状似京胡,较粗大,音高亢嘹亮)、二胡、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随着邕剧改革发展的需要,后来又增加了椰胡、扬琴、直箫和喉管等乐器。邕剧的锣鼓点子很丰富,分有唱(念)功方面和做(武)功方面的锣鼓,还有曲牌锣鼓等。常用的锣鼓点子,就有六十多种,如:〔冲头〕、〔地锦〕、〔开边〕、〔合头〕、〔掷捶〕、〔阴锣鼓〕、〔洗马锣鼓〕、〔相思锣鼓〕等等。 

代表剧目

邕剧的主要剧目,约有400多个,大都取材于唐、宋时期的历史演义和古代传奇,也有民间传说的题材。如反映北宋杨家将的《杨八姐搬兵》《拦马过关》《辕门斩子》《碰碑》《高旺进表》《五台会兄》等。反映唐代题材的如《汾河湾》《算粮登殿》《梨花罪子》《李槐卖箭》《斩雄信》等。取材于三国的如《长坂坡》《战马超》《拦江截斗》《辕门射戟》《黄忠开弓》《二气周瑜》《三气周瑜》等。此外,还有被称为江湖十大本戏的《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代荣》《六子争》《七贤眷》《八阵图》《九莲灯》《十美图》等十出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整理改编了一些传统剧目,创作了新剧目如《杨八姐搬兵》《黄花山》《雪仲冤》《西河会》《玉堂春》《拦马走关》《五台会兄》《画扇》《春满柜台》《三里湾》《虎穴擒鷳》《忙季钟声》《百鸟衣》等。 

传承保护

邕剧传承价值

邕剧扎根民间,在历代艺人的精心打造下逐步完善成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价值,形成了一整套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演出剧目,在民间拥有观众群体。
邕剧与其他戏剧一样,是具有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艺术形式。首先,邕剧具有娱乐价值。过去的戏剧之所以受到该时期人们的青睐,是由于戏剧本身具有的娱乐价值。基于人与社会的普遍性需求,邕剧的发展越来越考虑到娱乐性质,由原来的娱神逐渐发展到多元的娱人。过去的社会发展和传媒技术相对落后,人类娱乐的方式很单一,而邕剧这种集武术、声腔妆容、嬉戏、情趣、讲述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自然成为了旧时邕州一带人们茶余饭后消遣时间、丰富生活的方式。其次,邕剧具有教育价值。一方面,过去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人们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甚少,而邕剧上演的剧目多数来源于历史文化和文史故事,人们通过欣赏邕剧来学习文史常识;另一方面,剧中的各类人物塑造,其奸诈、忠良、正义、邪恶、贪婪和无私等强烈的人物形象会生动地通过舞台和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观众通过观看获得自身的情感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价值取向,邕剧的教育功能就是基于观看到判断再到形成的过程。  

邕剧传承状况

虽邕剧团每周都会有好戏上演,但得不到宣传与弘扬,社会环境的改变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邕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存在困难。从新会书院的现状看邕剧:首先,空间狭小。新会书院是邕剧的文化展示场所,但其年代久远,整个空间包括彩排,演出和观众席都较为狭小,在有限的空间中,邕剧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其次。市场不景气。在高消费的社会环境中,邕剧演出的市场较小,每周虽都有邕剧在新会书院上演,但次数有限,艺人的待遇一般,更由于相对较低的待遇导致艺人招徒困难;再次,传播平台小。邕剧已被编入广西的高中美术鉴赏课,但由于宣传的力度小,导致群众的关注度低,缺少受众,尤其是缺少年轻的受众。由以上三点可见,传统民间艺术逐渐被边缘化,邕剧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邕剧传承人物

洪琪,女,1944年11月生,汉族,南宁市邕剧团演员。2009年,洪琪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邕剧”代表性传承人。 

邕剧保护措施

2011年,新会书院建筑成为邕剧展示中心,里面不仅有“邕剧天天演”,而且还有邕剧历史、行当、唱腔、服装和脸谱等文化信息的静态展示。 
2012年5月,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并在12月举行的“抢救、传承、发展—大型传统邕剧《三进士》开排仪式”,这是南宁为抢救稀有剧种、保护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探索。 
2018年8月开始,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邕剧)传承保护基地设计完成后开始建设,该项目投资人民币1200多万元用来改造传承保护基地面积2100㎡,该基地用来活态传承、互动体验、科普教育、培训研究、文化交流粤剧、邕剧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邕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邕剧重要活动

2016年11月,南宁戏剧院携邕剧代表剧目《三进士》亮相在北京举办的南方戏曲汇演,这是作为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的邕剧首次在北京演出。 
2019年6月,戏剧《邕剧〈牧虎关〉——为围锣与电子音乐而作》在南宁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上演出,这是邕剧经典唱段与电子音乐融合作品首次亮相。 
2020年1月,邕剧折子戏《双阳公主追夫》和经典剧目《三进士》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亮相,旨在弘扬传承南宁戏曲艺术。 

邕剧荣誉表彰

1953年,邕剧《拦马过关》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得了优秀剧目奖。 
2004年,邕剧《开泰新声》在第二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获金奖和稀有剧种保护奖及5个单项奖。  
2005年,邕剧《县长请客》在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获优秀推荐剧目奖及第七届五象工程文艺奖。同年,新编神话邕剧《龙象塔奇缘》在广西第六届剧展,获二等奖及十个单项奖 
2007年,邕剧《歪打正着》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评选中,获小戏类优秀剧目奖及观众最喜爱剧目奖等。  
2019年12月,邕剧《顶蛳山人》入选该年度广西优秀剧目名。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