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醒感戏

永康醒感戏

永康醒感戏,又名“省感戏”,是一种为宗教服务的传统戏曲剧种。主要是劝人反省,导人归正,主要在祭祀场合上演,形式与目连戏等相似。发源于浙江省永康,流布于浙江省东阳、义乌等地。代表剧目有《毛头花姐》等。 
      近于失传,在政府的重视与扶植下,演出与发展逐渐走出困境。2011年,永康醒感戏列入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40。 

戏曲名片

  • 中文名永康醒感戏
  • 流行地区浙江省永康、东阳、义乌等地
  • 别    名醒感戏、省感戏
  • 经典剧目《毛头花姐》
  • 始兴年代明代(待考)
  • 代表人物吕江洪
  • 非遗名录编号Ⅳ-140

历史渊源

永康醒感戏原名“做殇戏”,“殇”指死于非命者,做殇即做道场并演戏的意思,可见,原先这是一种道教仪式剧,常夹杂在“庆忏鸿楼大会”、“忏兰盆”、“冰陆道场”、“翻九楼”等仪式中演出,被学术界称之为“亚傩戏”。它是伴随着道教的产生而产生的。永康位于浙江中部,道教渊源久远,随着道士队伍的扩大,醮斋演出的类型和形式也在变化。除了原有的内坛法事外,还出现外台演出。演出往往以戏剧为形式,以超度幽灵为内容,从而出现一种类似傩戏、目连戏的道教仪式剧——永康醒感戏。
永康醒感戏诞生的年代无考,盛行于明代,明正德《永康县志》卷五“风俗”有“为超度亡灵,驱邪镇恶,消患灭灾,民间盛行水陆道场,翻九楼、做殇等习俗”的记载。清代大盛,以至屡禁不止,清康熙《永康县志》卷六“风俗”载:“师巫有同戏剧,谓之洪楼胜会,又谓之翻九楼,鄙亵诞妄,莫知其所出。而愚民多信之,男女聚观,恬不为怪。年来沈公(指知县沈保)亦严禁之。然习俗己久,其愚卒不可破,必奉宪痛革,或可止也。”至民国仍盛,据永康芝英镇老艺人回忆,清末民初,永康醒感戏曾风靡永康全县,并波及金华各县与处州绍云等地。20世纪20年代,芝英镇举行翻九楼时,有36个戏班参加演出,因班多台少,除永康醒感戏日夜连演外,其他如徽班、婺剧三合班等,只能演一票即一台戏。可见永康醒感戏在当时是最吃香的。永康醒感戏还出现与其他戏班斗台的现象,而往往是永康醒感戏胜出。
新中国成立后,因永康醒感戏由道士班演出,带有一定的宗教仪式色彩,大多数醒感班解散了,只有部分村镇尚偶见演出,并渐渐的脱离了“水陆道场”、“翻九楼”等道教仪式及“十八吊”、“翻三界”、“捣五谷”等特枝,成为纯粹的戏曲了。多数剧目停演了,只有少数剧目偶见演出。其中《毛头花姐》一剧,历经“文革”至 1985年尚在永康县石柱乡电影院演出,上海音乐学院滕永然教授曾专程赶去拍摄录像。 

艺术特点

永康醒感戏剧情概要

永康醒感戏每逢开台,必先演“蹈八仙”(《八仙庆寿》),戏中人物除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和王母外,还有孙悟空、关羽。最先出场的两名先锋“神将”,一名天聋、一名地哑。其演出活动以“翻九楼”贯穿始终。所谓“翻九楼”,是将九张“八仙桌”(大方桌)缚于树,在广场上的两根长木上,叠起一座“高楼”,称为“九楼坛”。每张桌上摆满祭品,表演者(法师)一边诵经念咒,一边在桌腿上做各种复杂的杂技动作,一层一层往上翻,直至翻到“九楼”顶端,即是高潮。表演者在桌面上作“竖蜻蜓”,“鹤展翅”、“龙戏水”等各种惊险的杂技动作,然后在“九楼”顶向四方抛撤馒头等祭品以飨野鬼。接着又一层层往下翻,翻一层撤一层,撤掉九张桌子表示砸开十八层地狱,超度一切屈死之鬼。“翻九楼”整个过程须三年才算功德圆满。每年一次,第一年称为“起九楼”,即在广场上树起两根长木,称为了“九楼树”,然后演一场《毛头花姐》便告结束。第二年称为“温九楼”,一般演戏五场,两日三夜结束(后来为了省钱,往往略去不做)。第三年才是“正题”。演出为期五天,演戏九场,第四天晚上必再演《毛头花姐》,第五天亦即最后一天,进行“翻九楼”(整个活动过程,亦称“翻九楼”)。日戏较短,也须在四、五小时以上,夜场则必演“两头红”(即从黄昏太阳未落演至次日早晨太阳升起)。有的大村、富村做“翻九楼”法事,往往聘请几个醒感班或其他戏班在一地搭台同时演出,称为“拼会场”。 

永康醒感戏唱腔特点

永康醒感戏的唱腔属高腔一类的曲牌体。人声帮腔,帮腔只用“啊罗咪哩”有声无义之字,以鼓和锣助节。后期加上了以笛子为主的乐器伴奏。因《毛头花姐》是主要剧目,因而主要用于该剧之“毛头腔”成为它的代表性唱腔。“毛头腔”民间风味颇浓,是一种具有顺口而歌的小曲。 

永康醒感戏角色行当

永康醒感戏的脚色行当,后期受婺剧影响,分正生、小生、老外、副末、花旦、作旦、正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丑)、四花脸和杂脚十三行。全由男演员扮演。永康一带的道士以咒语手诀驱鬼。各种各样的手诀身段形成道士特有的舞蹈,构成永康醒感戏表演的特有风格。 

永康醒感戏音乐器械

永康醒感戏的乐队分工如下:堂鼓:主操单皮鼓、夹板,兼操大堂鼓;正吹:操曲笛、大哨呐;副吹:操胡琴、小哨呐,兼吹山火筒,即土制的管乐器,发音凌厉,多在出神出鬼时吹之,有如绍兴的目连号头;弦锣,操大锣、三弦;罄拔:操大拔,兼掌先锋与罄;散手:操小锣、小堂鼓,兼拿小道具。 

经典剧目

最隆重的“翻九楼”演出也仅为期五灭、演九场戏,故永康醒感戏的传统剧目也仅九本(另有“起九楼”演一本;“温九楼”演五本)。其代表剧目是《毛头花姐》,无论演一本、五本或九本,均必演此剧,故永康醒感戏亦被人称为“毛头花姐戏”。《毛头花姐》亦称“毛头箱”。源于当地民间故事,主要情节是:永康钱婆塘村有一名叫钱花姐的姑娘因家贫,给毛火垅毛家做童养媳。其夫毛头年幼,“二十姐姐七岁郎”。花姐偶遇舒家村货郎钱三培,互生爱慕之情,却为毛头着见,诉诸父母,毛家遂将花姐逐出。花姐姑母王钱氏为向毛家敲诈,唆使花姐假上吊,不料弄假成真,花姐吊死,冤魂入地府叫屈,阎王乃抓来有关人犯,审明情由,惩处王钱氏,并放花姐还阳与钱三培成亲。
其他八个剧目分别为:《断缘箱》,演目连救母故事。《撼城箱》,演孟姜女寻夫故事。《精忠箱》,演岳飞故事。《逝女箱》,又名《赵贵清》,写毛窟窿之妻(卖花女)屈死,其魂与书生赵贵清相爱结为夫妇,后被毛发现,告到开封府,包拯用轩辕镜辨出鬼魂。《狐狸箱》,写书生龚文达不信鬼神,捣毁神像,玉帝派狐狸精下凡迷惑龚生,使他误了考期。张天师除妖,龚生三年后始中式。《溺水箱》,写番邦人侵中原,张天师卫国征番,施法术驱水淹番兵获胜,后又为溺死者超度。《孝子箱》,又名《桑孟益》,写书生桑孟益因孝敬父母而一举成名。《草集箱》,系由《白虎》、《龙船》、《神桥》三出小戏汇集而成。 

流行地区

永康醒感戏发源于浙江省永康,流布于浙江省东阳、义乌、磐安、武义、金华、缙云等地。 

传承保护

永康醒感戏流传现状

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浙江永康醒感戏在二十一世纪初曾一度陷入濒危境地。在金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扶植下,永康醒感戏的演出与发展逐渐走出困境。班社数量增多,在永康的集市、庙会等民俗活动中经常演出。 

永康醒感戏保护措施

2011年唐先镇文化站被列为永康醒感戏传承基地。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醒感戏,2017年4月25日,省级文化科研课题——《浙江珍稀剧种与面临失传濒危剧种(部分)代表剧目影像传承研究》的总导演孙江海、国家一级演员周子清等莅临永康拍摄醒感戏代表剧目《毛头花姐》。 

永康醒感戏入选非遗

2011年,永康醒感戏列入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40。 

永康醒感戏代表人物

吕江洪,男,1932年10月出生在永康市俞溪头村。8岁进入俞溪头小学读书。9岁开始学习醒感戏及婺剧、金华敲、后台鼓板。10岁起正式登场,敲金华敲。14岁因父亲亡故而辍学。15岁正式登场为醒感戏坐后台。17岁迎来解放,任村委会主任。18岁,解放后,醒感戏基本停演,继续为方岩庙会胡公戏坐后台敲鼓板。27岁,任农业社会计,后改任村会计。40岁,文化大革命期间,为革命现代戏坐后台敲鼓板。现为永康醒感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胡淑女,女,出生梨园世家,其祖父胡溪松、父亲胡阿弟均为婺剧演员。胡淑女4、5岁就随祖父、父亲四处奔波,接受戏剧艺术的熏陶。1942年,12岁的胡淑女就登台演出(振东舞台),1955年进江山婺剧团,工花旦。主要演出剧目有《穆桂英挂帅》、《蝴蝶杯》、《三请梨花》等。80年代初开始,10余年间先后创办岩后婺剧团、方岩婺剧团。曾任永康的8个农村剧团,金华、缙云等地6个剧团的导演。现为永康醒感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胡苏央,女,1965年出生。胡苏央从15岁开始学婺剧,曾是永康婺剧团花旦,2006年开始参演醒感戏代表剧目《毛头花姐》。曾跟随永康醒感戏传承人胡海郎学习最传统的唱腔、身段、动作,又有幸得到了永康醒感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淑女的指点。2017年,因她对永康醒感戏传承所做出的贡献,被市文广新局授予“优秀业余文化工作者”称号。现为永康醒感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戏曲价值

永康醒感戏源自道教仪式,起初是一种宗教仪式剧,配合内坛法事演出,演员由道士兼任,既娱神又娱人,故有“内坛法事外台戏”之称。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宗教意识的淡薄,道教仪式的减少,逐渐地脱离了法事而单独演出。永康醒感戏也早己完全脱离宗教仪式而成为纯粹的戏曲,挤身于浙江八大高腔剧种之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与文化艺术价值,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分别作为重要条目列入《中国戏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官修志书中。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