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戏

竹马戏

竹马戏,是从民间歌舞“跑竹马”表演发展而来的地方剧种。它发源于闽南漳浦、华安等县,流行于长泰、南靖、龙海、漳州、厦门、同安、金门等县(市)以及台湾。
      唱腔包括民歌小调、南曲和外来唱腔三个部分。
      开场第一个节目叫《跑四喜》 ,由四个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个角色,骑着竹马出场,边舞弄边唱曲,遂称“竹马戏”,戏班名则有竹子弟、玉兰子弟、老马、新马等。 

戏曲名片

  • 中文名竹马戏
  • 别    名布马阵
  • 性    质民间歌舞小戏
  • 起    源唐宋竹马灯舞蹈
  • 地    区漳州地区
  • 伴奏乐器琵琶、洞箫、横笛等为主

发展历史

竹马戏起源于一种叫“竹马灯”的舞蹈在当地民间歌谣、小调、南曲等说唱伎艺基础上,吸收融合了闽南木偶戏,梨园戏的一些音东唱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渐形成,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初称“子弟班”,后因开场第一个节目叫《跑四喜》 ,由四个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个角色,骑着竹马出场,边舞弄边唱曲,遂改称“竹马戏”伴奏乐器以琵琶、洞箫、横笛为主。艺术特点是演员少,节目短,剧目多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化妆、道具简单朴素。戏班名则有竹子弟、玉兰子弟、老马、新马等
竹马戏早期的剧目以弄仔戏为主,表演时多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如《砍柴弄》、《士久弄》、《搭渡弄》等。也有二丑二旦的表演,叫做双弄,如《番婆弄》。明末清初,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竹马戏也演大戏,如《王昭君》、《赛昭君大报冤》等,角色行当增至七个,即生、旦、净、丑、末、贴、外,时称为七脚戏。
竹马戏是从民间歌舞竹马灯舞发展起来,表演动作多集中在上身和面部眉眼传神,因此,脚步不如手的动作丰富,一般只是上身左右摇摆和扭动,这是早期扮演者骑竹马,下身为画上马腿的垂幅所遮盖和只能进退表演的痕迹。表演形式上还保持“地下台”的特点,一出台走“大圆圈”,丑角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踏“四角头”。旦丑的表演有一套独特的程式:旦角手置前胸,脚行蹀步,行进时,脚尖翘起,每步约3寸;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螃蟹手等。“举天”是旦角特有的动作,表演时用垫脚,双手举天,与梨园戏举天的表演有所差别。早期旦角演出常把脚跟提起藏在裤管里,脚尖着地,另装木蹄,犹如缠足妇女行走,袅袅娜娜,近似京剧的跷功,为民间小戏所少见。丑角的基本身段有曲腿、摇肩、雀跃;表演程式有跳步、双手指地、一手指身边、一手指肚边、舒扇在肩边、出水看等。表演粗犷活泼,一句道白就有一个动作,一种表情。老艺人林顺天在《过渡弄》扮演臭骚的丑角形象颇像出土的古代陶俑 。
唐代,皇宫里就有优伶扮演竹马舞的娱乐活动,并逐渐流行到民间。李白《长干行》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杜牧《杜秋娘》诗曰:“渐抛竹马列,稍出舞鸡奇。”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正月十五元宵节“社火”活动,有“小儿竹马”、“踏跷竹马”、“男女竹马”等演出形式。元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有萧何“骑竹马上”的表演。明人阮大铖编的剧本《双金榜》中也有“跑竹马”的舞蹈。
南宋中叶,漳浦已有戏剧活动。据漳州北溪人陈淳(1153~1217年)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 《上傅寺丞论淫戏书》称:“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唱率,号曰‘戏头’,逐家聚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今秋自七、八月以来,乡下渚村,正当其时,此风在在滋炽。”所谓“乞冬”,即当地农民请优人作乞求来年丰收的演出。今竹马戏演出的开场节目就是上述的《跑四喜》。竹马戏早期主要演“弄子戏”。如《砍柴弄》 、 《搭渡弄》 、 《唐二别》等,只有旦、丑两个角色,表演粗犷,音乐唱腔主要用民间小调。
明代,是竹马戏兴盛时期,正统年间(1436~1449年)前流传到广东省陆丰县。据20世纪50年代老艺人林力中说,传到他这一辈已有22代,传到老艺人黄瑞的孙辈已有24代。这时期泉腔盛行闽南,流传于漳州、龙溪一带。据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八“风俗”记载:“(龙溪)地近于泉,其心好交合,与泉人通。虽至俳优之戏,必操泉音……”
竹马戏在清初就随着漳州人迁台而移植台湾。《台湾历史札记》载:“顺治十八年,何斌业令人将港路密探,于元夕大张花灯、烟火、竹马阵、采声歌妓,穷极奇巧,诸王与苗长卜夜欢歌。”台湾吴腾达先生所撰《布马阵》说:“布马之起源甚早,但原先并非叫布马,而是与布马形态类似的竹马戏……有两个不同起源的传说,一是:据说在宋朝时,有个粗人,因救驾有功而获皇帝赐官,但因其不识字,皇帝只得赐其一些侍从,派其四处巡视。民间也因此故事起而效之,渐渐演衍成布马戏的表演。二说清朝时,某位忠臣遇奸佞陷害而满门抄斩,唯其子侥幸获救而亡命在外。某日皇帝出京游玩时遇刺,恰好被这位忠臣遗孤所救,因而皇帝便封其荣街,赐白马以使其衣锦还乡,由于他一向在山林野泽中流浪,不曾骑马,以致一路上险象环生。”
至清代,漳浦也有唱南曲的。乾隆年间(1736~1795年),漳浦《六鳌志》载,当地有风火院,实是南曲馆,每逢神灵寿诞,或人家婚丧喜庆,群聚于元帅庙唱南曲。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龙《官音汇解释义》记载:“做白字,唱泉腔。”这时期,流行于漳浦、华安的竹马戏大量吸收泉腔音乐及其剧目如《王昭君》 、《陈三五娘》等,并以南曲为主要唱腔。此外,竹马戏也受正字戏、四平戏、汉剧、徽戏的影响,吸收《燕青打擂》 、 《李广挂帅》 、 《宋江征方腊》等剧目,而有很大发展。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南靖县金洋人庄复斋在《秋水堂诗集》中记载竹马戏演出《王昭君》时的盛况:“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当时,竹马戏班的艺人往往从正月初四出外演出,至十二月二十四才回家,一年忙到头。光绪年间(1875~1908年),王相主修的《平和县志》载:“岁时元日,诸少年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至20世纪20年代,漳浦有18台竹马戏子弟班,仅六鳌半岛就有竹马戏8个班,其他如城关、佛昙、古雷等,有“竹子弟班”、“玉兰子弟班”、“发子弟班”、“老马班”、“新马班”等。清末民国初,还出现女艺人林安仔(漳浦六鳌人)参加演出。当时群众非常爱看竹马戏,曾流传有:“三日没火烟,也要看‘合春’(合春班名旦)”,“三日没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戏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马戏又获生机。1952年,竹马戏老艺人林金泉、林旺寿、林乌治、林顺天、林文良等人应邀参加龙溪专区文艺会演,演出《砍柴弄》 、 《搭渡弄》 ,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53年至1959年,曾三次参加漳浦县业余文艺会演,都受到奖励。1954年,在漳浦县深土乡新院前村培养一批青年演员,组织竹马戏业余剧团。
20世纪30年代,由于艺人全是文盲,艺术传授只是依样画葫芦,加上受周围其他剧种如潮剧、汉剧、歌仔戏的冲击,竹马戏渐趋衰落。民国23年(1934年),漳浦县只剩下“老马”和“新马”两个戏班,到民国28年(1939年)则完全散班。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由于歌仔戏在漳州的勃兴等原因,竹马戏渐趋衰落。但作为根植于民间沃土、传统深厚的戏种,其艺术生命永难止息。不少传统剧目数百年来一直在村坊中流传,久演不衰。其中如《昭君出塞》 、 《状元游街》等,已有近千年历史,至今保留。南靖县金山镇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都有《昭君出塞》的竹马戏演出。当地人称之“马艺”。
1962年,漳浦县成立发掘、抢救竹马戏艺术遗产工作组,对竹马戏的历史、剧目、唱腔、舞美进行发掘和整理,记录了10几个剧本。1962年底与1963年初,北京及省、地文化部门专家和研究人员相继深入漳浦县调查、观摩竹马戏的演出,组织学术讨论,撰写一批研究文章和调查报告。“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散;80年代恢复,改名为漳浦县深土乡竹马戏剧团。1984年9月,漳浦县编印《竹马戏历史资料汇编》一书。1990年7月,聘请竹马戏老艺人林金泉,给漳浦县专业剧团年轻演员传授《跑四喜》 、 《唐二别》等剧目,这一古老剧种得以流传下去。
至1997年,在漳浦县六鳌乡等地仍有散存的竹马戏民间曲馆继续活动。漳州市文化部门已制定了抢救保护计划,将组织人员对竹马戏剧目、曲目及相关情况做进一步收集整理,使竹马戏的历史渊源,在中国戏剧中的地位,剧目、曲目、服装、道具、表演特色等更加明朗清晰。将对《跑四美》 、 《唐二别妻》 、 《昭君和番》等剧目做抢救性重塑排演,重组竹马戏民间职业剧团。
竹马戏这一历史悠久的“戏曲活化石”,如今日益引起海峡两岸艺术家和有识之士的重视。为了抢救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漳浦县组织起竹马戏职业剧团。全国许多戏曲专家前往漳州一带,对竹马戏开展整理和研究。在漳州流行数百近千年的剧目《状元游街》 ,仍在台湾流行。表演中,状元公骑白马,穿红袍,在丑角马夫的牵领下,和着锣、鼓、钹等打击乐器的节拍,做出各种滑稽夸张的动作。一生一丑,配合默契,丑角始终是戏中的灵魂人物,和漳州竹马戏传统的表演风格如出一辙 。

流派艺术

传承人
漳州竹马戏的辉煌仅仅延续到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漳浦全县共有18个竹马戏子弟班。但随着台湾歌仔戏回传漳州,并流变为红遍九龙江流域的芗剧,竹马戏逐渐风光不再。由于竹马戏艺人大多不识字,其世代传承仅靠依样画葫芦,竹马戏的艺术精髓逐渐丢失。
竹马戏真正重获生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1988年,年逾古稀的竹马戏老艺人林金泉,开办竹马戏培训班,漳浦县芗剧团的演员们成为他的关门弟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林艳环与张晓荣开始学习竹马戏。 

艺术特点

竹马戏唱腔

包括民歌小调、南曲和外来唱腔三个部分。
(一)民歌小调
以歌仔(锦歌)和闽南民间小调为主,吸收部分外地民歌小调,常用的曲调有[长工歌]、[十月怀胎歌]、[病囝歌]、[跪某歌]、[送哥调]、[离别歌]、[灯笼歌]、[担水歌]、[相骂歌]等,旋律朴素流畅,节奏明快。唱词多为七字句,节拍多为一眼板(2/4拍),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调式以徵调式居多,羽调式次之。唱腔结构为一、两首民歌曲调反复咏唱多段唱词的形式,用漳浦方言演唱。
(二)南 曲
常用曲牌有[水车调]、[玉交枝]等,曲调古朴、节拍缓慢、旋律细腻缠绵、行腔委婉,字少腔多,用泉州方言演唱。
(三)外来唱腔
主要是吹腔和皮簧腔,常用曲牌有[梆子腔]、[安庆调]以及某些昆腔、四平腔等。旋律遒劲,基本保持原貌,用“蓝青官话”(土官话)演唱。 

竹马戏行当

竹马戏早期的角色行当,以丑与旦为主。诸如《搭渡弄》、《番婆弄》、《砍柴弄》等弄子戏,均为丑、旦二角互相调情的节目,正生与老生的戏较少。旦角都是男扮,分正旦与桶盘旦(贴旦)。至30年代,漳浦县六鳌地区出现第一个女旦林安,是六鳌乡“竹子弟班艺人”。丑角除正丑、副丑外,又有女丑,早期也是男扮。其它剧种的“二小”、“三小”戏多以生、旦角为主,而竹马戏却以丑角为主。进入民国后,因演出大戏需要,角色行当开始增加到7个(即生、旦、净、末、丑、贴、外),七角中,除末扮老人、贴扮丫环外,外角多扮演皇帝。 

竹马戏服饰

早期竹马戏的服饰是由请戏者临时从生活服装中选取,供给演员穿戴。以后因请戏者嫌麻烦,便改送红包给戏班自备服装。从此,戏班有了正式服装,其样式仍与生活服装相同。20年代以后,漳浦县的竹马戏班曾从厦门购进小批京剧服饰,丰富了人物扮相。由于服饰数量少,不能满足剧中人物穿戴的需要,因此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
服饰和道具的管理分正、副两笼。“正笼”管理服饰,兼帮主要演员化妆;“副笼”专管道具。 

竹马戏妆容

竹马戏早期化妆大都以本脸为主。旦、丑用淡红色的水粉敷脸。旦分小旦、老旦。小旦头上缚一条白土布,布上挂有珠饰,佩戴耳环。头发在后脑勺上盘成罗旋圈,插银簪。在本村演出一般不贴耳鬓,到外村演出时才贴。老旦头上裹黑灰格布巾,发式与小旦相同。丑角画八字胡,并在鼻梁上涂一白粉块,俗称“鸟粪”。
20年代以后,化妆受外来剧种影响,净角渐形成象征性脸谱。如《李广挂帅》中,李虎的嘴画虎嘴。《六使斩子》中焦赞扮黑脸,画上螺旋圈,还在前额画一香蕉叶。孟良在前额画一葫芦。李逵在前额画桃,二片桃叶作眉毛。因为闽方言“葫芦”与“福”、“禄”谐音,“桃”在传统观念中是寿的象征。这些形象图案的运用都有祝福的寓意。奸臣扮相一律涂白脸,挂黑须。一般情况下,化妆仍沿用水粉作底色,很少用油彩色。地处偏僻山乡的华安县玉山乡竹马戏班,少受外界影响,尚保存某些古老的宗教形式。如男角头上要戴“道土帽”,女角额前要扎“观音遮”。 

竹马戏乐队与乐器

乐队分文爿与武爿。文爿4人,分掌曲项琵琶(兼唢呐)、二弦、三弦、笛(兼洞箫、小唢呐),俗称“四管齐”;武爿5人,分别执掌板鼓、竖板、大锣、小锣、铙(后改钹)和堂鼓。其他打击乐器如小钹、叫锣、碰铃、五只仔等,分别由掌钹、小锣和堂鼓者或演员兼任。 

竹马戏曲牌

由“行谱面”和锣鼓经组成。
(一)行谱面
指器乐曲牌,其曲调来自民歌和南曲中的“谱”(器乐曲),用于配合演员表演动作或人物内心活动。
(二)锣鼓经
常用的有[两脚锣]、[水底鱼]、[水波纹]等。鼓介已知的有28个,如[一条鞭]、[一封书]、[水底鱼]、[点江]、[热锣]、[冷锣]、[火炮]、[二脚锣]、[坠指]等。 

竹马戏音乐

竹马戏音乐属泉腔,由歌仔(锦歌)民歌小调、南曲和部分外来唱腔结合而成。 

剧团

1952年,竹马戏老艺人林金泉、林旺寿、林乌治、林顺天、林文良等人应邀参加龙溪专区文艺会演,演出《砍柴弄》、《搭渡弄》,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53年至1959年,曾三次参加漳浦县业余文艺会演,都受到奖励。1954年,在漳浦县深土乡新院前村培养一批青年演员,组织竹马戏业余剧团。
1962年,漳浦县成立发掘、抢救竹马戏艺术遗产工作组,对竹马戏的历史、剧目、唱腔、舞美进行发掘和整理,记录了10几个剧本。1962年底与1963年初,北京及省、地文化部门专家和研究人员相继深入漳浦县调查、观摩竹马戏的演出,组织学术讨论,撰写一批研究文章和调查报告。“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散;80年代恢复,改名为漳浦县深土乡竹马戏剧团。1984年9月,漳浦县编印《竹马戏历史资料汇编》一书。1990年7月,聘请竹马戏老艺人林金泉,给漳浦县专业剧团年轻演员传授《跑四喜》、《唐二别》等剧目,这一古老剧种得以流传下去。 

剧目

竹马戏演出的剧目有三类:一是排场戏,有《跑四喜》 、《跳加官》 、 《答谢天》 、 《送子》 、 《大八仙》 ;二是只有生、旦或丑、旦两个角色的民间小戏,亦称“弄子戏”,有《番婆弄》 、 《砍柴弄》 、 《搭渡弄》、 《士久弄》等;三是移植外来剧目,有《王昭君》 、 《赛昭君大报冤》 、《宋江劫法场》 、 《宋江征方腊》 、 《燕青打擂》 、 《李广挂帅》、 《武松杀嫂》 、 《崔子杀齐君》 、 《陈三五娘》 、 《金钱记》 、 《水牛》等。这三类剧目根据老艺人口述记录有50多个。 

发展现状

竹马戏是漳州古老的地方戏曲。竹马戏源于唐宋竹马灯舞蹈,它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养分丰富自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明清年间,随着漳台交流日益密切,竹马戏传入台湾,成为岛内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近年来,为了保护竹马戏这一传统的古老剧种,漳浦还做了详细普查,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5年漳浦竹马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漳浦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竹马戏艺术之乡。 
如今,古老的竹马戏再度引起海峡两岸艺术家与史学家的关注,成为两岸互动的重要文化纽带。传承竹马戏,不仅有助于对中华传统戏曲演变路径的追根溯源,也能够有效推动闽台艺术文化与情感的交流。我们相信,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一定会在戏曲百花园中重放异彩。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