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道情(现存曲艺曲种简介)

·洪洞道情 曲艺的一种。发源于山西洪洞县一带。流行于晋南临汾地区各县。原名洪洞道腔。后基于“道家唱情”一说,改称洪洞道情。历代较有名的艺人有慰广甲、师秉(左鱼右炎)、程元奎、杜丁儿等。其演出形式为演唱者右手握简板,击强拍,左手抱渔鼓,拍花点。伴奏有四胡、枚笛(比梆笛较粗)、撞钟与八仙锣(中小型,有音高)等。演唱和伴奏十分协调,既抒情柔美,又典雅别致。唱腔主要由平调、高调、宫调等三大部份组成。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支生了梅调、耍孩儿调等若干旋律,如:平调梅、高调梅、宫调梅和平调耍孩儿、高调耍孩儿、宫调耍孩儿以及十字述、金钱子、节节高、一串铃等。此外,还吸收了一些民歌小调,如大观灯、二郎担山、三月三、道士闹元宵等。其音乐结构,基本上属于联曲体,但又具有板腔体音乐的成份。如在基本唱腔中,大都有引子、起板、慢板、二性板、流水、落板、转板等。在三大基本唱腔中,平调的旋律进行较为平稳,既叙事、又抒情,以叙事为主(见谱例:《三月三》)。高调则节奏活跃,旋律线起伏较大,最善于表现激昂悲壮的情绪。而宫调在旋律和调式上,则与平调和高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平调、高调为徽调式,宫调是宫调式)。这些丰富多彩的板式、腔调,较充分地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传统书目除道家故事外,也演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断乌盆》、《二度梅》、《杜十娘》等。洪洞道情在晚清时期,就已搬上舞台,由说唱形式逐步演变为地方戏曲。其传统书目,也逐步演变为道情剧目。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