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调(器乐演奏术语介绍)

·琴调 琴曲所使用的调名。这些调名表示一定的定弦法、调式或音乐风格。许多琴谱都在曲目前标明该曲所使用的琴调。甚至按不同琴调分类,并在同类曲谱前附有该调的调意。然而由于流派或时代的不同,对琴调的理解,经常出现歧异和混乱。在实际运用中大致存在如下几种情况:(1)表明正调定弦中不同调式的,如《神奇秘谱》中卷各曲,分为宫调、商调、角调、徵调、羽调。(2)表明定弦的,如《广陵散》所用的“慢商调”即慢(降低)第二弦(商弦);“慢宫调”是慢一、三、六弦;“清羽调”是紧(升高)五弦;“清商调”是紧二、五、七弦。(3)表明宫音所在弦序,而弦序又以律吕标名。如“仲吕调”即以仲吕弦(第三弦)为宫音的正调;“黄钟调”是以黄钟弦(第一弦)为宫音的紧五慢一调。又因黄钟弦降低了两律,故又称“无射均”。(4)表明音乐风格或音调来源的,如“胡笳调”源于北方民族吹奏胡笳的音调;“凄凉调”用以标志凄凉伤感的曲调。又因用的是商调式,用在《离骚》、《楚歌》等曲目中表现屈原、项羽这些楚人的乐曲,亦称“楚商调”。(5)宫商或律吕的起点不同,再加以讹传而形成的,如紧五弦的“清羽调”又称“金羽调”,或“蕤宾调”之类。

 

现存各调的弦位关系如下: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