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舞台上缘何定场诗不多见了

小时候看戏,往往帝王在太监、宫娥等陪从们上场后,迈着八字步走到台中央,弹衣、整冠、挘胡等一套程式动作完成后,念一首“凤阁龙楼,帝业千秋”之类的定场诗。小家碧玉上场后,定场诗一般是“奴家正二八。生长在贫家”。

豫剧念白不止只是定场诗,其中还包括下场诗、念引子,对白,贯口白,叫头、哭滚白等等。我懂得不多,本文仅就定场诗浅谈一些个人看法。

定场诗也叫定场白,是四言、五言或者七言的诗歌体,自然要求工整、对仗、有上下句、有平仄声,讲究音韵(声音之高低、抑扬、缓急、顿挫等)。如果只有两句通常叫做“对子”,定场诗通常为四句,是剧中人物出场后,场上可能比较嘈杂,通过念几句很具口劲、节奏化、旋律化的定场诗,起到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台上的作用。当然有时在念定场诗后,还要加一段“自报家门”式的念白,介绍人物的生平简介,或此时人物的内心感受,或介绍剧情发展的背景。

戏曲念白是一种程式化的形式,本文主要讲了豫剧念白中的定场诗及自报家门念白,但近来好像舞台上不多见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人认为,这种形式脱离了人物的本身,演员和角色本来应该融入一体,一个人怎么能站在那里“自言自语”式讲自己的心情与身世?二是认为这种念白与剧情发展无直接关系,没有体现具体的戏曲冲突,而且似乎拿掉它,或在别的地方用几句唱词交代它,并不会影响到此剧的命脉;三是现在人生活节奏快,这种形式太拖沓,原来三个多小时才演完的戏应该进行删减,以便腾出较多时间突出戏剧矛盾。

这些说法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定场诗和自报家门这样一种念白形式决不能一刀切,对于在舞台上经过前人创造的、出彩的定场诗应该保留。演员念定场诗或自报家门,不能看做是“自我销售”,而是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这种交流是在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国的布莱希特两种戏曲体系中所没有的,为梅兰芳所创造的中国戏曲体系所独有。这种形式似乎把演员和角色分离,却给演员提出了更宽广的表演空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