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晋剧的或然命运
“当当,当当咦当当当当当……”乔惠民的手指在口中发出的最后一个“当”字时,戛然而止。
这位国家一级导演,呼市晋剧团前团长,边翻看《麒麟剑》剧本、边对着面前的晋剧演员渠建红,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指示唱腔、节奏以及必须注意的舞台站位等等。
坐落于呼市乳都剧场的呼市晋剧团排练大厅,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因其落成久远,加之每日不间断排练,已经显得陈旧。
但即便如此,乔惠民仍乐此不疲的为晋剧事业而发挥着余热。与他一同发挥余热的还有呼市晋剧团国家一级舞蹈李静波,他们都是从退休岗位上被呼市晋剧团再次返聘。
之所以如此,源于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事实上已经成为内蒙古戏曲草原梆子(晋剧)毋庸置疑的“宝贝级”人物。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呼市晋剧团之所以如此推崇上述两位宝贝级人物,一切源于呼市晋剧团在打造草原梆子品牌背后,所出现的剧团人才断档、以及坊间所言的“大众”与“小众”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5月下旬,本报记者分两次先后就这些话题采访了呼市晋剧团团长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