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越剧流派的形成和创新
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绍兴,越剧也称“绍兴戏”,开始都是一支活跃在乡村田间、街头巷尾的戏曲小分队,一百多年前我们的生活还十分的贫困,但是,那些农村中的百姓也算是有点艺术天赋的人,开始用自己的艺术来谋生了,起先都是一些男子的绍兴戏班,也叫“的笃班”,编排了一些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就是一把胡琴、一个鼓板就这样的的笃笃、敲敲打打地就开始演出了。
“落地唱书”是嵊县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曲艺,它是在“小歌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贫苦的农民为弥补生计,便三两人一班外出沿门卖唱,挨家挨户地唱上三五分钟,以换取铜钱和年糕、粽子等。
浙江人把这种卖唱称为“唱小歌”,其实,艺术的开始都和乞讨相差不多,只不过这个乞讨是让人家得到一点快乐而让自己付出点歌喉,也是付出了一定的劳动!
后来一些有经济头脑的男子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启用了小姑娘们,一般当师傅的就是一个领队长,把戏文教给了小姑娘们,那些女孩子一般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困难的,读书也是读得很少的,但是,她们的特点就是悟性高、聪明、勤奋,而且小姑娘打扮出来比较娇媚漂亮,由小歌班而产生嵊县文书,继而又发展成戏曲形式,这是源和流的关系。因此,越剧诞生之处,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慢慢地就形成了女子越剧的成功体系了。
越剧的流派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本来他们是没有剧本的,就是依靠师傅的口传身教,又是自己可以临场发挥,虽然是很简陋又不太正规的,但是,却要每个当家艺人的创新和智慧,越剧十姐妹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她们各自有了自己的特长,随着名气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自己也增加了很多收入,她们又不能局限与那种小打小闹的境况,她们也自己当起了领队人,她们在自己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聘请了好的作曲行家和编写剧本的剧作家,又有了布景造型、服装设计、舞台效果等等把越剧推进了一大步。
因为那些越剧的名家都来源与底层穷苦的姑娘们,她们有了上海的进步人士的支持,进步人士还是很著名的左翼文化人的加入,就把越剧的艺术档次提升得越来越高。
尹桂芳、袁雪芬、徐玉来、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肖丹桂等越剧名家从原来的原始演唱走向了成熟,虽然她们以前也灌过唱片,但是,原来因为音乐的单调听上去好像也不大好听,但是,后来经过改革后,有水平很高的行家来专门作曲子,再来带动那些很有造诣的演员来谱曲演唱就非同一般了。
本来越剧流派也是不存在的,那都是每个演员自己的演唱的声调和唱腔而已,比如尹桂芳的声音有点沙哑,但是,她很会用低音区和鼻音又发挥得柔软抒情,再经过专门的作曲,就委婉动听十分悦耳,她的演技又是风流跌宕、潇洒自如。范瑞娟的音量宽厚作曲家就充分发挥了宽厚音量,他演的小生也具有阳刚之气,徐玉兰的高亢有力就是完美的金嗓子了,她的灵活多变、文武双全也是至善至美的!她们三位都是小生演员。
还有花旦那傅全香就有花腔女高音的美誉,王文娟的淳朴自然也是别具一格,袁雪芬因为是个当领导的,那把最好的音乐和服装设计、舞台美术配合下去,也是第一个和范瑞娟搭档拍了第一部彩色越剧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以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属于从“小歌班”、“的笃班”第一代越剧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代。
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外,连下来的是由徐玉兰、王文娟金牌搭档的“红楼梦”、“追鱼”摄制的戏曲越剧电影也是红遍上海和江浙两省,就这样把这一批越剧艺术家推向了最高点,流派也是这样从个人的演出生涯主要是她们的唱腔的各自不同的特点而自成一派。
以至于后来进入越剧界的后起之秀,那最要紧的就是拜师学艺,分配各自的从事名家,就是学习一种流派。其实,作为一个初步出道的年轻演员去学习流派实在是很好的,那样学起来比较规范化,有了前面的艺术家的指导和点拨,走的道路比较平坦而不走弯路,但是,从长远的艺术生涯中,一直从事一个师傅,一直演唱一种调子实在是不利于创新的,因为那些师傅们本身也是自身学习成才的,都是根据各人的不同的嗓音条件而定下来的。
虽然越剧艺术是从艰苦的平民孩子走过来的道路,但是,到了后来也变成了艺术权威人士了,和我们其他的领域一样就是成了讲规格、讲地位、讲那一层不变的流派,越剧的流派都在上海,后来年轻一代也培养了一些人才,但是,最好的人才都是浙江培养出来的,主要是上海有了那么多的重量级权威,那优秀的人才就被压制下来了。
还有就是那学戏的学子都是很艰苦的,那种农村或者小城市出来的女孩子容易吃得来苦,要练武功就练武功,要练唱腔就勤学苦练,那样也是容易成才的,上海的孩子们吃苦精神要差一点,而脑子的独立思考要多一点,那艺术家和师傅们也和一般的老师一样都喜欢很乖的孩子,那也是上海的学生们成才的比率要少一点。
新的流派没有发展出来,这也是戏曲艺术这体制的问题,就像现在的学生一样就是应试教育一样,虽然老一代艺术家的条件艰苦,但是,她们的发展的余地比较宽泛,她们的演出机会比较多,以前的剧团就是天天演出的,现在的年轻演员这外貌已经超越了老一代艺术家,但是,唱功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流派,这也不能怪罪她们,是这个越剧艺术不让她们发展自己的流派,再有就是演出机会的少之又少,锻炼的机会很少,很多越剧新秀那淘汰的人数是很多很多,有很多的都出国打工去了,因为在国内没有自己发挥的舞台,要想等到出国回来后那就有了资本了再来发挥,那到了这个时候年龄又大了。
演员其实也是吃年轻饭的,演员的生涯和运动员相比也长不了多久,运动员到了三十岁已经是老运动员了,要准备退役了,而演员其实到了四十岁也差不多了,特别是演花旦的那超过了四十岁再在剧中演可爱多情的小姐姑娘就好像太老了一点了,要在月白风清的后花园和相爱的风流跌宕的王孙公子私定终身,如果年龄大了再在装嫩、装嗲就会让人看了很不舒服了,演小生可以稍微年龄大几岁,不过也不能太超标,除非演老生老旦,那就正好是对准了位置。
流派可以学一些,但是,却不可以永远停止在这几个被上一代权威人士定下来几个流派,演员的功底在于舞台、在与观众。演出的票价居高不下也是越剧艺术不能发展的拦路虎,越剧也是上海和浙江两省的非物质遗产,要继承而更要发展,一直复制前人的产品是不对的,不进则退。
传统越剧演员的练嗓子都是靠勤学苦练唱出来的,是靠天天演出得出的舞台经验和过硬的唱腔功底,而现在的演员唱戏在颈部有个小话筒,但是,还是唱不过那些老的越剧演员。条件是好了这硬件都好了,剧场有空调、剧场音响好,但是,水平却在下降,这并不是年轻人的不努力,这是这个剧团的体制上的问题,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力、没有自然而然的自成一派的流派,这样的落后能怪年轻艺术学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