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二人转的流入与形成

悠久的人类历史,创造了悠久的文化艺术。二人转在梨树的初期演出活动,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即公元一七八零年以前,其孕育雏形时期当可更早。对这一年代认定的根据有两点,一是根据梨树县二人转艺人师承年代推算,二是根据二人转在梨树形成发展变化的流程。

蹦蹦一名在梨树县最早见诸文字的是一八八五年(清光绪十一年)编修的《奉化县志》其艺文条记载:知县先后禁令查拿之戏(即蹦蹦——编者注)。一种民间小戏(蹦蹦)演出活动,能令知县先后查拿的程度,可见当时蹦蹦的活跃及影响之大。难怪有人撰文“梨树县确实可称二人转之乡”(见《戏曲研究文集》八八年第三期四十一页)。

梨树县的历史虽然最早见诸史册的始于春秋,但从梨树县刘家馆镇张家油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有人在梨树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人类文明,留下了自己的文化遗存。据《梨树县文物志》(1984年4月版)记载,至今在梨树县境内已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古遗址116处,古城址21处,古墓群22处,古井址2处,古窑址2处,古塔址1处。出土文物仅选入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的就有98件。

梨树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见诸史籍的除汉族外还有涔貊、鲜卑、夫余、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古代民族先后在梨树大地上活动。辽金时代修建的偏脸城,为金代韩州治所。明末的叶赫那拉国修建的东西两座八角城楼,均是当时军事、政治及文化活动中心。清人杨宾至如归所作的《柳边纪略》中《叶赫行》一诗中有“臂鹰走马刷烟冈,酒醉征歌瓦子堂的”的诗句。其诗中的“瓦子堂”即是“瓦子”、“瓦舍”,原意为宋元以来大都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有表演杂剧、曲艺、杂技的勾栏。这就足以证明梨树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了歌舞、说唱、杂剧、百戏的演出活动。

梨树县二人转的师承谱,从韩荣(艺名韩庄子,1916年生)往前追溯,其师傅刘启红(艺名豁牙子)1891年生于梨树县榆树台,刘启红先后拜师耿君(世名耿扣子,1881年生于梨树贝)和冯球子(约1880年生于团结乡)学唱二人转。耿君和“冯球子”是一师之徒,他们少年时代投师周兴(艺名周短子,约生于1830——1840年,昌图县人)。周兴十五六岁来梨树投名师“双菊花(另一艺名“双辫”),姓刘,名不详,约于1800年以前生于今梨树县林海乡。“双菊花”少年时期跟随父亲学唱蹦蹦,曾创作曲目《小两口串门》。“双菊花”的父亲刘某是北荒(现在林海乡)人,约生于1770年以前(列乾隆三十五年以前),能喊梆子腔,会唱许多小曲,还会不少八旗子弟书曲,大秧歌跑得贼好,常在集市打场唱唱或结伙串屯演出。

据说民国时期的“傅家班”的老《兰桥》和“毕家班”的拿手戏《狠毒记》就是他传下来的。刘某拜梨树二人转第一代艺人(其他派系或早或晚不在此内)姓齐的为师。按此追溯,可往前推算到七代。也就是说,如果再往回推,韩荣可算梨树县第七代二人转艺人。据韩荣说:“我十六岁跟师傅学艺,二十二岁满徒,下山前师傅对我说,你跟我学唱六年,会了几十块戏,可以下山了,今后就靠自己在江湖中闯了。有一件事你要记住,见了我们同行,你先给人家倒碗水,就说‘小小茶碗手中托,师弟斟水师史喝,师史喝了这碗水,你把水的来源说一说’。对方如果回答说‘脚东海岸,手拎圣人壶,师弟斟碗水,我敬老师傅’,这就是咱‘齐家蔓’上的。他若是第六代,你就叫他师叔,若是第七代,你就叫他师兄。”由此可见,韩荣是梨树县第七代艺人。刘某某即是第二代艺人。所谓“齐家蔓”即说明齐则是刘的师傅无疑。而齐某某最迟也该在1780年以前就在梨树演出初期的蹦蹦了。另据刘启红的另一个徒弟赵青山说:“听我师傅说,他的师爷(周短子)说过,收徒弟必须单传,这是师爷(“双菊花”的父亲)传下来的规矩。可他没办法,只好破规矩,收下两个徒弟,就是耿君和冯球子。”这样看来,双菊花的师傅(其父亲)如果从20岁开始学艺,应该是1790年前后。而他的师傅齐某某,最晚也应该在1780年前在梨树就演出初期的二人转。由此可见,梨树县当在1780年前就已有二人转了。另外,刘某某的儿子“双菊花”在演唱实践中,能创作出《小两口串门》这个简单的唱舞兼并的剧目,也可想象二人转当时在梨树的影响。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演员是很难能自编自演的。


关于二人转的起源之说,1956年王铁夫在《二人转研究》一书中提出五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二人转是东北土生土长的;第二种说法,二人转是关里乐亭、昌黎、滦县、唐山等地流传开来的一种对口唱;第三种说法,二人转是南方花鼓和东北大秧歌结合而成的;第四种说法,二人转是从周庄王时代留下来的;第五种说法,是莲花落名艺人开花炮创造的。后来,王肯及辽宁的耿英、任光伟、李微等专家对此亦有论说。

根据有关记载和口碑考证,二人转演出的形式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产生的。秧歌歌舞,在东北有悠久的历史。远可追溯到二千年左右。《后汉书》115卷《东夷传》中就记载:“故满族发祥之地,朝廷为了宣扬大清宣世,逢年过节,喜庆丰收,   神灵,民间的大秧歌则是最好的一种形式。当时农村秧歌的盛况,清杨宾在《柳边纪略》中作了详细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又有清代诗人缪润钹在《元宵秧歌》中写道:“元宵节近起秧歌,取笑群推江老婆。谁是主人谁是客?团团听打凤阳锣。”这就不难看到,当时的秧歌已有突出的彩扮角色和它的鲜明的艺术特点,而且,还掺有凤阳花鼓的演唱形式。据说,当时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为两个人对唱,唱法自由,有时连说带唱,有锣鼓打锣鼓,没锣鼓则拍掌或击棒代为锣鼓。这种演出形式,很可能就是二人转在母体内孕育阶段了。梨树的老二人转艺人李生、孔淑霞等说,梨树最早有一种“棒棒戏”,是由关里“难民”传过来的。他们在街头乞讨唱曲时,大多是俩人对唱,每个人手拿两短棒,边唱边击打拍节代为伴奏。后来这些人定居了,每到农历正月扭秧歌时,这些人就参加扭秧歌。在秧歌里又把这种击棒法吸收了,逐步演变成秧歌里的霸王鞭、花棍儿,即是后来二人转中的彩棒。这种彩棒到解放前夕仍在二人转演出时出现,多数是以擀面杖代替。这种表演即是当时的“棒棒戏”。

由于“棒棒戏”没有固定的斑社,但曲目基本相同,赏都是从东西南北凑到一起组成戏班,进而发展到利用“棒棒”的谐音,叫“碰碰戏”,即碰到一起就演戏的意思。因“碰碰戏”吸收了秧歌的舞蹈,不同于其它舞台戏曲的舞蹈身段,扭扭达达,蹦蹦跳跳,就从“碰碰”谐音演变成“蹦蹦”了。这就是史志所载奉化知县钱开震示令所禁的“   戏”。其演出剧目来源有五:一是民歌小调,二是笑话故事,三是清朝子弟书段子,四是移植和改编其他戏曲、鼓词书目,五是艺人自已创编。

孟家岭镇二人转艺人张文库(1885-1996)是个唱丑的,绰号“逛老爷儿”,艺名“吃八方”。因他做艺没有固定班社,到哪都唱得响,吃得开而得名。1958年庆祝公社时,他和田凤林(绰号田吗啡)唱完<<燕青卖线>>后,闲唠喀时他说,听老辈艺人讲,蹦子是从秧歌支生出来的。早先年的秧歌进院都有讲究,进院时要是鞭炮齐鸣的话,得单行“龙摆尾”(即“S”字型)跑着扭进去,“欢儿”起来。拉衫的在前边,披风象燕蝙蝠似的,附在地上又快又稳。到上屋门口前挎个“斗”,队行变双行“二龙吐须”返回来,然后是“编蒜辫儿”、“剪子股”|、“四面斗”、“八面丰”走“ ”字啥的,最后是“金龙盘玉柱”,就是卷“佛手心”,也叫卷场,拉衫的就开始唱了:“一进大门抬头观,观观财主的灯笼杆。灯笼杆好比摇钱树,七八隆冬呛,摇钱树下金马驹拴。七八隆冬呛,七八隆冬呛,七八隆冬呛,七八隆冬呛,七八隆冬呛”。这算一段,接着再往下唱几段吉利喜兴发福生财的词儿,最后要唱:咱给财主拜年来,财主一定发大财,财主好乐咱就唱,我点到谁名谁得出来。

被点的人在七冬呛,七冬呛,七冬七冬七冬呛......的家什点儿中出队,来到场中间,唱段小曲小调,或是一段什么戏啥的。也有耍“霸王鞭”的。如果点到“傻柱子”或“大家老婆”,他们就唱几句,出个怪相,逗个乐子。等到晚上,集中到大户人家,听唱手们唱小唱或整个的唱,或哪出戏里的一小段。
这就是二人转在梨树初期演出形式。而民间小调儿,就是现在的小帽,一些引人发笑的合辙压韵的顺口溜、小笑话等就是现在的说口(主要的套口),一些成块儿的曲目和折子戏就是现在的正戏,运用大秧歌的舞蹈及手持道具如霸王鞭、彩带等做为演出手持道具,综合成一种民间艺术。在此同时,吸收了关里过来的莲花落的曲调及梆子腔等一些曲调和竹板、手玉子等击打拍节,逐步加进唢呐等乐器伴奏。

以大秧歌带戏班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期。1902年兴起的岳永丰(1872-1976)季节班,就是白天串屯跑大秧歌、晚上演出二人转。这个班直到解放前夕还坚持这种作法。又如梨树县名丑耿君,每到春节组织秧歌,他总是秧歌头。据大房身乡二人转艺人蒋志田介绍说:“我师爷的大师兄耿君,领秧歌打头,进屯时嘴叼着单刀,蝎子‘倒爬城’,人们都各屯撵着看。”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