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民间皮影之皮影艺人曹汉元
皮影戏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可时至今日,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生存危机。
在永兴县洞口乡,至今仍活跃着一支由3位老人组成的皮影戏班子。30年来,他们历尽艰辛,始终执著地坚守着皮影表演艺术,如今,他们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担忧……
三个老人一台戏
一个暖暖的冬日,在夕阳的余晖中,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永兴县洞口乡青路村聚拢,一场备受当地村民喜爱的皮影戏《薛仁贵征东》即将在皮影艺人曹汉元家的厅堂上演。
曹汉元老人和他的两个搭档此时正在搭建舞台。皮影戏的舞台很简单,两张八仙方桌,几条木板凳,条凳四个角上绑了胳膊粗细的木椽,前面绑上幕布,其余三方用粗帆布围住,半个小时不到,戏台就搭建完毕。用艺人的话说就是:“两张方桌四个镢头,七长八短九块楼板,一块帆布卷上一圈,四条麻绳将幕布一挽,舞台就算搭好了。”
在当地,皮影又叫“三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末丑都由他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几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当“签手”,就是负责操纵皮影表演,颇有点“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味道,是演出班子的中心人物;然后是“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负责敲锣、打鼓、击铙、打梆子等;另一个“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
“其实就是三个人,可是听起来像是一个乐队。”“坐槽”曹祝狗老人一脸自豪地说。69岁的“上档”曹习文老人补充道:“外地的皮影戏,就签手一个人,没有音乐来配合,没有我们的这么好看。”
夜幕降临,曹家的厅堂里已坐满了一屋子人,就连屋外的空地上也站满了人。3名艺人进入后台,在这个6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三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曹汉元老人点上机油灯,用本地方言动情地说了一段开场白后,演出正式开始了。
在半透明的白布后,曹汉元老人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在乐队的伴奏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幕布上的影人、幕后高亢委婉的唱腔、娴熟默契的配合,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皮影戏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我们这里的人都很喜欢看皮影戏。”68岁的村民廖鸡梅老人下午5点多钟就搬着凳子坐在了屋前的空地上,她说:“我从小时候起,就最爱看这个了。”邻村的两位老婆婆,是拄着拐杖,打着手电筒,结伴前来观看的。另一个小伙子曹池竹是骑摩托车赶来的,他说:“这个戏很有地方色彩,又多是历史故事,看了后可以学很多东西。”
三十年的坚守
回忆往事,今年已65岁的曹汉元老人感触颇深。当年他从跟着师傅学皮影,到后来挑着担子东奔西走四处表演,如今一晃就是30多年,其间从没有间断过。
在这期间,他曾几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自己一直热爱并追求的皮影表演艺术,一边是养家糊口的责任与生活的重担,他的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选择皮影戏,就必须放下自己手头的活计,这样一来,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便会更加拮据。再加上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壮年,整天不做工却只知道演戏,难免不被大家笑话。最后他决定,白天开工,晚上演皮影,只有这样才能生活、艺术两不误。由于时时念叨着演唱台词,曹汉元常常都会在睡梦中惊醒,为此他自嘲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梦唱小调,脚惊妻眠;立身手舞,行至高空。
可是,一个人的表演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为了组建演出班子,曹汉元找到了本村正在学习皮影戏的曹习文,两人经过商量,决定与另一名皮影艺人一起,组建一支皮影戏演出班子,三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那个年代,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更谈不上多少文化娱乐,皮影戏也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最可期待的节目。他们每到一个地方表演,都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们每次演出都是挑着两只装满皮影的木箱,来回奔走于各个乡村。方圆上百里,谁家有婚丧嫁娶都会邀请他们上门去唱上一宿。遇上春节、中秋、端午等节庆之日,三个老人也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在自家门前或是村口搭个台子,然后从《薛刚反唐》、《五虎平西》、《粉妆楼》、《三门街》等几十个剧目中精心挑几出演上一阵子,给大家凑个乐子。说到这里,曹汉元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1986年至1988年是我们表演的高峰期,我们一年要唱200多场呢!”
可一说起现在的演出情况,曹汉元的表情马上黯淡下来。他告诉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看皮影戏的人少了很多,他们的演出也很少了。现在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演了这么久,还没有带一个徒弟,他担心自己的技艺是否会传承下去。
亟待拯救的文化符号
其实,曹汉元的担心并非多余。据永兴县文化部门统计,该县的皮影戏班已由解放初期的50多个减少至现在的二三个,而真正尚可演出的也仅有洞口乡的这一个了,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仅10来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4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也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面临失传。因为农村里的大多数青年人都外出打工,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生活冲击着他们,极少有人肯下功夫学皮影的人。
曹汉元这个班子还在做最后的坚守,但他们也都是年近70的老人了,如何把皮影艺术传下去,成了老人们的一块心病。“学皮影戏表演一定要有一副好嗓子,要通晓几十篇历史、文学故事,还要有器乐和美术功底,在此基础上,还要花上四五年功夫才能学好,但现在的年轻人都会因时间长、收入低而不愿学。如果有人肯跟我学,我愿意免费教,尽全力教!”老人激动地表示。
郴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幼坤在观看了曹汉元皮影戏班的演出后,认为其保持了传统的表演习俗,体现了原生态的皮影戏表演形式,是探索和研究我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民间皮影文化的珍贵的“活文物”。他感慨地说:“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皮影研究院、皮影博物馆。在我国许多地方,皮影也正在成为一种热门的民间艺术收藏。这支三人皮影戏班,是全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个既能演,又能唱,同时还有乐队伴奏的较完整的皮影戏班子。这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地将它保存下来。”
当问及应该如何保存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李幼坤谈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要把现在能够表演的所有戏剧通过摄影等方式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培训,培养新的皮影戏表演艺人。先保护,再传承。”
“我们惟一的愿望就是多教几个徒弟,把它发扬光大。”曹汉元老人闪着泪光,再次述说着他的愿望。
在永兴县洞口乡,至今仍活跃着一支由3位老人组成的皮影戏班子。30年来,他们历尽艰辛,始终执著地坚守着皮影表演艺术,如今,他们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担忧……
三个老人一台戏
一个暖暖的冬日,在夕阳的余晖中,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永兴县洞口乡青路村聚拢,一场备受当地村民喜爱的皮影戏《薛仁贵征东》即将在皮影艺人曹汉元家的厅堂上演。
曹汉元老人和他的两个搭档此时正在搭建舞台。皮影戏的舞台很简单,两张八仙方桌,几条木板凳,条凳四个角上绑了胳膊粗细的木椽,前面绑上幕布,其余三方用粗帆布围住,半个小时不到,戏台就搭建完毕。用艺人的话说就是:“两张方桌四个镢头,七长八短九块楼板,一块帆布卷上一圈,四条麻绳将幕布一挽,舞台就算搭好了。”
在当地,皮影又叫“三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末丑都由他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几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当“签手”,就是负责操纵皮影表演,颇有点“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味道,是演出班子的中心人物;然后是“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负责敲锣、打鼓、击铙、打梆子等;另一个“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
“其实就是三个人,可是听起来像是一个乐队。”“坐槽”曹祝狗老人一脸自豪地说。69岁的“上档”曹习文老人补充道:“外地的皮影戏,就签手一个人,没有音乐来配合,没有我们的这么好看。”
夜幕降临,曹家的厅堂里已坐满了一屋子人,就连屋外的空地上也站满了人。3名艺人进入后台,在这个6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三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曹汉元老人点上机油灯,用本地方言动情地说了一段开场白后,演出正式开始了。
在半透明的白布后,曹汉元老人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在乐队的伴奏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幕布上的影人、幕后高亢委婉的唱腔、娴熟默契的配合,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皮影戏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我们这里的人都很喜欢看皮影戏。”68岁的村民廖鸡梅老人下午5点多钟就搬着凳子坐在了屋前的空地上,她说:“我从小时候起,就最爱看这个了。”邻村的两位老婆婆,是拄着拐杖,打着手电筒,结伴前来观看的。另一个小伙子曹池竹是骑摩托车赶来的,他说:“这个戏很有地方色彩,又多是历史故事,看了后可以学很多东西。”
三十年的坚守
回忆往事,今年已65岁的曹汉元老人感触颇深。当年他从跟着师傅学皮影,到后来挑着担子东奔西走四处表演,如今一晃就是30多年,其间从没有间断过。
在这期间,他曾几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自己一直热爱并追求的皮影表演艺术,一边是养家糊口的责任与生活的重担,他的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选择皮影戏,就必须放下自己手头的活计,这样一来,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便会更加拮据。再加上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壮年,整天不做工却只知道演戏,难免不被大家笑话。最后他决定,白天开工,晚上演皮影,只有这样才能生活、艺术两不误。由于时时念叨着演唱台词,曹汉元常常都会在睡梦中惊醒,为此他自嘲地写了一首打油诗:梦唱小调,脚惊妻眠;立身手舞,行至高空。
可是,一个人的表演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为了组建演出班子,曹汉元找到了本村正在学习皮影戏的曹习文,两人经过商量,决定与另一名皮影艺人一起,组建一支皮影戏演出班子,三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那个年代,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更谈不上多少文化娱乐,皮影戏也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最可期待的节目。他们每到一个地方表演,都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们每次演出都是挑着两只装满皮影的木箱,来回奔走于各个乡村。方圆上百里,谁家有婚丧嫁娶都会邀请他们上门去唱上一宿。遇上春节、中秋、端午等节庆之日,三个老人也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在自家门前或是村口搭个台子,然后从《薛刚反唐》、《五虎平西》、《粉妆楼》、《三门街》等几十个剧目中精心挑几出演上一阵子,给大家凑个乐子。说到这里,曹汉元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1986年至1988年是我们表演的高峰期,我们一年要唱200多场呢!”
可一说起现在的演出情况,曹汉元的表情马上黯淡下来。他告诉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看皮影戏的人少了很多,他们的演出也很少了。现在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演了这么久,还没有带一个徒弟,他担心自己的技艺是否会传承下去。
亟待拯救的文化符号
其实,曹汉元的担心并非多余。据永兴县文化部门统计,该县的皮影戏班已由解放初期的50多个减少至现在的二三个,而真正尚可演出的也仅有洞口乡的这一个了,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仅10来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4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也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面临失传。因为农村里的大多数青年人都外出打工,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生活冲击着他们,极少有人肯下功夫学皮影的人。
曹汉元这个班子还在做最后的坚守,但他们也都是年近70的老人了,如何把皮影艺术传下去,成了老人们的一块心病。“学皮影戏表演一定要有一副好嗓子,要通晓几十篇历史、文学故事,还要有器乐和美术功底,在此基础上,还要花上四五年功夫才能学好,但现在的年轻人都会因时间长、收入低而不愿学。如果有人肯跟我学,我愿意免费教,尽全力教!”老人激动地表示。
郴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幼坤在观看了曹汉元皮影戏班的演出后,认为其保持了传统的表演习俗,体现了原生态的皮影戏表演形式,是探索和研究我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民间皮影文化的珍贵的“活文物”。他感慨地说:“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皮影研究院、皮影博物馆。在我国许多地方,皮影也正在成为一种热门的民间艺术收藏。这支三人皮影戏班,是全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个既能演,又能唱,同时还有乐队伴奏的较完整的皮影戏班子。这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地将它保存下来。”
当问及应该如何保存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李幼坤谈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要把现在能够表演的所有戏剧通过摄影等方式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培训,培养新的皮影戏表演艺人。先保护,再传承。”
“我们惟一的愿望就是多教几个徒弟,把它发扬光大。”曹汉元老人闪着泪光,再次述说着他的愿望。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