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亦称“靠山梆子”,1956年始正式定名为“莱芜梆子”。她是全国戏曲中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1983年版)中有专文记载。莱芜梆子的剧种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二是由徽班传授;三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和徽戏结合而成。

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安徽“三庆”等徽戏班奉调入京献技。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沿运河、顺驿道流入泰安一带,后在泰安西南程子寨定居。在此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秦腔经河南流传到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地人的性格和趣味,影响不断扩大。为争取观众,以利自身发展,“老阳春”便吸收梆子腔的演唱风格,开始了新的艺术探索。

在演出活动中,历代班社都是徽戏和梆子戏同班并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越来越多,受方言、习俗和群众爱好的影响,徽戏的成份日益减少,以致绝迹。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遂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清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爆发,为莱芜梆子的兴盛阶段,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流行区域不断扩大。1950年后,专业莱芜梆子剧团诞生。

莱芜梆子的唱腔有三个较显著的特点:一是高亢雄壮,明亮清新。除“哭腔”等个别情况外,很少有向低音区发展的现象。尤其是男声的“立嗓”(用假声翻高,俗称“讴腔”),行腔清亮高亢,舒展流畅,余音萦绕,气势宏伟。二是旋律朴实,行腔流畅。唱腔旋律,一般都是低起翻高,然后再往低处变化,出现“旋律下行”的现象。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及较长的花腔拖腔,演唱起来节奏明快,如唱似说,朴实简练。三是长于体现喜剧气氛。近二十年来,剧团连续排演了《送猪记》《三定桩》《借闺女》《红柳绿柳》《推媳妇》等富有喜剧色彩的剧目,把莱芜梆子的唱腔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莱芜梆子的表演生活气息浓厚,生动逼真,气氛热烈。它的传统表演程式,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一是粗犷豪放的夸张手法。如花脸,特别是二花脸的“推圆场”,威武勇猛,形象栩栩如生。二是朴实生动,强调真实。莱芜梆子小旦的台步,酷似旧时农村少女,步稍大而节奏稍缓,头到脚协调扭动,浑成一体,给人以亲切、逼真、生动的感觉。三是边唱边舞,长于刻画人物,营造气氛。如在传统戏《两狼山》“困山”一场戏,悲壮激昂催人泪下。在现代戏《三定桩》中,陈大爷、陈大娘老两口“欢欢喜喜楔木桩”一段,边舞边唱,音乐朴实,节奏欢快,表演活泼,气氛热烈。《红柳绿柳》中,红柳、金书记等四人“拐磨子”一场戏,三次拐磨风格各异,动作真实,唱腔优美,人物性格跃然台上。

莱芜梆子的伴奏乐器为传统“三大件”: 大胡琴,俗称大提琴;八棱月琴和三弦。为克服乐队音色高、嗓尖的弱点,今已去掉三弦,增加中音板胡,组成了新的“三大件”。其它伴奏乐器有笛、笙、二胡等。1974年起,还将西洋乐器中的大贝司、大提琴、黑管、长笛等列乐队编制,增强音域厚度,改善音色质量。

莱芜梆子班社。道光三十年 (1850年),今泰安郊区程子寨村的老阳春班成立后,出现许多班社活动在泰安、莱芜和新泰一带,演出延伸到日照、平阴、临沂、济南等地。其中较著名的有老阳春班、小阳春班、长顺班、吉庆班、恒盛班、小长顺班、富盛班等14个教育社。

莱芜梆子知名演员。历代莱芜梆子演员,大都受过三年以上科班训练,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生、旦、净、末、丑,各类门头的演员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剧目。“小阳春班”演员魔旦子(亦称“末囊子”),是莱芜梆子祖辈演员的代表人物,姓陈名福庆,今新泰固山人。因生活所迫,不满十岁时,就偷跑到章丘“小阳春班”跟班学戏。因其聪明伶俐,虚心好学,不久收入科班,学习花旦。他学戏认真,功底扎实、唱做俱佳,唱腔和表演都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尤工闺门旦,拿手戏是《虹霓关》《打樱桃》《荷珠配》等。至今民间还流传有顺口溜:“孩子孩子你别哭,一会就出来你‘魔旦子叔’;‘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魔旦子’出角不出角。”据传一位村妇听说“魔旦子”登台了,抱起孩子就往剧场跑,不留神在南瓜地里绊了一交,到剧场一看,自己怀里抱的却是一个南瓜。由此可见,陈福庆高超的艺术魅力。

历代著名科班优秀演员还有:老阳春班的彭钟熙,外号彭黑子,工大花脸;小阳春班王佐汀,今莱城区羊里镇付家庄人,工小生、花脸,舞台经验丰富;长顺班的胡宗立,外号胡大彩,莱芜东关人,工红脸,拿手戏为《八宝珠》;吉庆班的段洪彪,艺名洪福,外号“段四子”,今钢城区颜庄人,工红脸,拿手戏为《打渔杀家》;恒盛班的张凤水,艺名张春梅,外号“南瓜纽子”,今莱城区口镇林马村人,工小旦,拿手戏为《打樱桃》《小上坟》等。小长顺班的孙玉才,艺名盛隆,外号“小白孩”,今新泰市东都镇人,工二花脸;富盛班的李金标,艺名富恒,外号“蒜窝子”,今莱城区口镇西街人,工二花脸,演张飞戏最为拿手;庆丰教育社的胡庆松,今泰安夏张人,工红脸,拿手戏为《两狼山》《哭头》《四进士》;兴华班的赵兴杰,外号“赵二子”,工红脸,莱芜东关人;继庆班的高传福,艺名高继安,新泰果都浮丘人,工老旦。新吉庆班的张登贞,艺名张吉雷,莱城区大王庄镇前张街人,工二花脸,拿手戏为《两狼山》,扮演杨七郎。

莱芜梆子剧团知名演员有四代艺术人才组成:以张克学为代表的1956代,以孟君兰、李桂英为代表的1970代,以李伟为代表的1988代,以亓辉为代表的1993代,连同新生代,五代同台演出,至今仍有演职员70人。50余年来,参加全国、全省的大型文化活动、艺术交流多达上百次。1977年“莱芜梆子剧团” 重建后,先后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团展演活动。创作了《红柳绿柳》《推媳妇》《正月十五雪打灯》《雪野风情》《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等一大批优秀剧作,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编演现代戏先进单位”“天下第一团”。

莱芜梆子一批著名剧目拍成电影或获大奖。剧目《三定桩》,1976年3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片在全国上映。1977年4月为参加第42届广交会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演出,曾用5种文字翻译唱词。剧目《借闺女》,参加山东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1980年4月,由山东电视台拍成电视片,同年10月,被中央电视台选为大联播节目向全国播放。剧目《红柳绿柳》,1982年1月晋京,在怀仁堂、人民大会堂等地汇报演出。1982年4月搬上银幕,在全国公开放映。剧目《推媳妇》,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剧目、演员一等奖;获山东省首届艺术节剧本、导演、演员、作曲、演出一等奖。后更名为《回娘家》,作为全国“群星奖”优秀剧目晋京展演。剧目《正月十五雪打灯》,1996年获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1996年12月参加“全国梆子戏剧种新剧目交流演出”,共获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及表演奖等六项奖。剧目《好儿好女》,1998年参加第六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获15个奖项,1999年获山东省第五届“精品工程”奖。剧目《大山魂》,2001年参加第七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汇报表演,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并获导演、舞美、灯光、音乐、表演等多项奖;获山东省第六届“精品工程”奖。剧目《钓鱼人》,参加第八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获编剧、作曲、表演、舞美、灯光等多项奖;获第七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