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宏对罗山皮影割舍不掉的情怀

请神,散孤,送神,庆贺。朴素的灯光和舞台,悠扬婉转的唱腔,成全了罗山县皮影艺人李世宏一生的艺术梦。

精致的民间手艺

罗山皮影戏,这个始于明代的民间艺术,除了戏剧本身戏路宽广、唱腔优美、唱词道白雅俗共赏之外,参与演出的皮影,制作更是精美绝伦。

罗山皮影戏演出班社俗称“一担箱”,全箱有120套剪影,一块长6尺、宽3尺的布作做荧幕,每个影人有三根竹杆支撑。

白布制成的荧幕,用鱼油打磨得透亮,荧幕后牛皮制成的镂空小人儿,颜色五彩斑斓,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活灵活现。

这些皮影都是李世宏亲手制作的,精湛的雕刻和绘画工艺在影人儿身上得到极致展现,甚至连鞋底的黄色泥巴也没有漏掉。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羊皮、驴皮,罗山皮影选择了较为厚重的牛皮,保存时间更长,成本也因此增加。皮影制作过程大概是,先将牛皮洗净,涂抹药物使其半透明,再将其一点点雕刻出人或物,然后上色、风干。每个人物的头、四肢、躯干是独立的,再用线连在一起,最后绑上棍子方可操纵。

“做皮影,和戏剧里生旦净末丑的服饰妆容一样讲究,通过不同颜色可以分辨忠奸,通过不同的头饰可以分辨人物身份。”李世宏家中有一间专门制作皮影的房间,没有演出时,他大部分时间就“闷”在那儿刻刻画画,有时一坐就是一天。

从辉煌到暗淡

罗山皮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也有光辉发展史。曾经,老百姓逢年过节请皮影剧团唱一出戏,既代表了经济上的宽裕,又满足着自己及邻里想看戏的愿望,皮影剧团到哪里,哪里就围满了男女老少。1991年后,罗山皮影艺人还与台湾同行进行了交流,由于其“影人”制作精美,被认为是“美妙的工艺品”大批量出口到台湾和东南亚地区。

如今,随着爱好皮影戏的老一辈人逐渐老去,皮影由一种具体的喜好成为抽象的文化符号。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正逐渐减少。

李世宏说,自己每年都会对罗山县从事皮影戏人员情况进行调查,目前县区内从事皮影戏表演的艺人不足百人,平均年龄高达62岁,平均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三年级,而他则是唯一一位专职从事皮影的艺人。

因为唱戏不赚钱,皮影艺人们开始转向制作皮影出售。一个完整的手工皮影,售价600元,机器制作的也要400元以上。消费者以省内零散的皮影爱好者为主,数量本来就不多,这两年又受到山寨皮影制品的冲击,“恐怕路要越走越窄了”。

割舍不掉的情怀

尽管咏叹着皮影“叫好不叫座”的现状,李世宏从没有想过割舍这段情怀。自幼被村里的皮影戏迷住,逃课也要去看皮影戏,最终为了拜师学艺放弃学业的他,如今在唱腔、皮影制作、乐器使用方面都十分精通,承担着演唱者、手艺人、表演者的角色。

一场为村民的演出中,已改行的昔日师兄,衣着光鲜,开着轿车接师傅来与他一起演出。音乐响起,念唱做打,他们眼中都闪着喜悦的光。那种喜悦,接近于孩童对糖果的爱,也许这就是他无法割舍的原因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请他们在家门口演出的村民,因嫌太吵关掉的门窗。

手艺人,靠手艺养活自己的胃口,更靠手艺供养自己的心。对待生活的自由不羁,对待理想的忠诚坚守,对待专业的执着追求,成为李世宏这个新时期老派皮影艺人的特质。

“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昔日皮影戏的风光,与如今的叫好不叫座形成对比,像极了霸王别姬时,舞台上的含情脉脉,以及身后的无限凄凉。

银幕背后,李世宏或唱或念,手中握着三根棍子,自如牵引影人儿变换动作。

用錾子凿上一下,细小的牛皮碎屑清晰可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