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社

民乐社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国民党政府骑五军军长马步青在武威创办的秦腔戏班。全名叫民乐学社,是武威学者唐发科取的社名,喻与民同乐之意。沈和中任首任社长,实际由骑五军军法处长袁跃庭控制。聘请杨三保任教师,招收孤儿学艺,因出师甚慢,乃改变计划从西安购置戏箱,并先后从陕西、宁夏聘请刘金荣、谭玉玲、崔小舟、袁天霖、张正恒、张跃中、李景华、唐立民、常春燕、何振中、王文鹏、黄义民及鼓师任振西等参加演出。后义从兰州把朱怡堂(紫娃)办的化俗社全班搬来,其中有都化民、谭化美、李化仁等。演员阵容十分壮观,特别是谭化美的《赶坡》,崔小舟的《蝴蝶杯犯刘金荣的《闯宫》,王文鹏的《诸葛亮祭灯》,令观众倾倒。民乐社创办后,骑五军军长马步青在武威西大街修建一座设施较好的剧场,是武威第一座室内剧场。剧场为土木结构,有池座和站票。武威观众买票入场由民乐社首创,并首次用汽灯照明。后来马步青在西大街建成火力发电厂,便以电灯代替了汽灯民国三十年,日本飞机轰炸武威时,剧场被炸毁,同年骑五军调离武威后,该社解体。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