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迈向“戏剧”之路将越发清晰

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但当时业内对于英语Drama的翻译并不统一,—直到1928年才由洪深创意译为“话剧”,以示与当时传统戏曲“不怎么说话”的区别。是否要以更确切的“戏剧”来替代“话剧”,虽然业内争议了近百年,但如今,“话剧”却更多地为百姓所知晓。随着“不怎么说话”但依然能通过肢体、音乐、技术等手段展现故事的演出越来越多,“话剧”已日益不能概括这些舞台演出样式了。2014年,在上海这个中国话剧的诞生地、全国演出市场最活跃的码头,“话剧”迈向“戏剧”之路将越发清晰。

“情境演出”日益增多

能被称为“话剧”的剧目通常比较严肃,且话不少。这样的剧目,首先对编剧的要求甚高。但由于编剧始终得不到应有重视,因此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流失严重。而繁荣的市场又急需剧目,因此冒出来不少趋于类型化的“有故事情境的演出”。
还有一类走视觉系路子的剧目,如5D音乐美食喜剧《公主的盛宴》、魔幻题材的《盗墓笔记》等,故事说得未必合情合理有吸引力,但注重舞台呈现、打开观众感官,因此更适合称其为“戏剧”。

“商业衍生”赶档上演

《百里挑一》《步步惊心》等“商业衍生话剧”,目的是求票房,因此需赶着“档期”上演。因为目的是赚钱,所以质量良莠不齐。这是文化形成“产业链”的必然产物。

去“话”过程 需有支撑

在海外,很少有人说“话剧”(英语:Spoken-drama),因为发端于古希腊的戏剧(Drama)本身样式就很丰富。海外的优质剧目,示范了去“话”的可能,以及“戏剧”的真正面貌——语言,仅仅是表达主题的技术手段之一。来自西班牙的《安东尼与多莉尼》,全剧不着一词,仅凭面具、演员肢体、音乐就展现出相濡以沫一生的真挚爱情。同样来自西班牙的《白兰度白日梦白屋子》则很技术流——用大屏幕播映的电影片段,重新由演员现场配音并表演,来体现对“家”的向往。除了配音,也很少有语言。观众们因此逐渐知道,语言并非戏剧的必需。

不过,现代人剧社张余建议,在戏剧面貌日趋多样化,而观众认识未必清晰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像百老汇那样,建立探索剧目新样式的机制。地理上,最外圈的“外外百老汇”上演各类创新剧目。演得好就移动至中间层“外百老汇”。经过观众检验,再演至中心圈——百老汇(broadway)——这样的剧目通常就是商业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佳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剧团的运营就要靠扶持了。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戏剧繁荣,且有精品力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