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人瑞,常香玉琴师--王冠军

“解放前,解放后是两重天。艺人翻了身。是天上和地上的差别。那时的演艺人员就是现在常说的下九流。八辈子不能入老坟,出去演出我穿个大衣,用大衣遮挡着板胡,怕人看见。解放后我光明正大地在大街上拉,这是两种心情。”已经九十六岁高龄的王冠军偎在一个方桌前慢慢地讲述着。自然让人眼前浮现一个穿着大衣,夹着板胡躲避着人偷偷匆忙走着的情景。

五年前余曾对王冠军做过一次采访,甲午十一月初一冬至这天,寒风刮骨,余和同乡再次叩开王冠军的家门,聆听河南梨园这90年的嬗变。

1、门里出身,往事依稀

“我门里出身,九岁跟父亲王中堂学,他也是拉板胡的,父亲是豫西调拉板胡的。我开始学的是皮胡,当时的板胡的运用并不普遍。跟父亲在登封大金店王家科班(此科班是王天林海神班还是王金林,还是王惠麟?此地需考证)。
王家是举人之家,弟兄几个。老二爱演戏。密县煤窑多,敬老君敬神,就到密县演戏。当时马天德也在密县。他后来跟常香玉配小生。王冠军慢慢地讲述着,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余曾读过一篇20多年前写王冠军的文章,说王冠军1920年生于伊川县自幼跟父亲拉京胡。

“登封大金店科班里有永和永成兄弟俩,永和是演生,永成演旦角。晚上老人念个曲牌学学,天蒙蒙亮我就去外面温习,那时跑高台住的都是野地里的庙院。父亲教我板胡,过去文化不发达,不是要求那么严,乐队人不多。跟着父亲拉板胡,说说学习的方法。会的用劲大,不会的用劲小一点。”

“呵呵,有点滥竽充数哦”余忍俊不禁打断讲述插话。其实正是这种方法在言谈中他为初学者提供了旧时学艺的一种方法。
王冠军接着说:“现在要求很严,不允许拉错,那时跑高台,观众也不知道对错。在大金店科班,有俺叔父,俺哥,我比俺哥拉皮胡早两三年,一个剧团就有俺亲爷三。就这样我在大金店科班呆了三年,五年后我改拉板胡。当时我板胡也学会了,我没拉,因为俺爹在拉。我不能争他的饭碗。”据著名豫西调须生赵锡铭口述,1940年,常香玉和兰香在西安,由两台对演,到两台同演,一旦一生,珠联璧合。1940年8月常香玉所在的秦豫剧团和汤兰香剧团抵达洛阳,演完募捐戏后,常香玉带着打鼓师傅等几个人离开汤兰香去郑州搭班。这时剩下的主演只有汤兰香、王秀兰和我,力量薄弱。我们硬着头皮把演员阵营调整了一下。又找来了几个人充实乐队,如王福顺、王冠军。他俩都不是专业的,但王冠军的父亲是拉板胡的。他从小随父亲学习板胡。有一定的水平。福顺本是一个搬运工人,业余打鼓的爱好者,在打鼓方面有功夫。我们把他俩请来。(这二位同志以后多年跟香玉合作,誉为琴师鼓师)” ①

“汤兰香叫我去他们剧团拉板胡,当时拉板胡的是陈关益、陈关生弟兄俩。豫西的板胡定弦是5度,陈关益的是4度,外头拉,里头密。陈关益说:‘你改啊’。一两个月后陈关益、陈关生密县老家了,我接了陈关益的班了。天一明就去练习,我门里出身,基本功好进步快。”王冠军讲述她初出茅庐情景。

(待续)

注释:

①见1982年第三期《戏曲艺术》第94页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