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人转的历史就是一部吸收各种艺术精华的历史。二人转戏歌是二人转曲调与当代流行元素结合的产物,综合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戏曲唱腔和带有鲜明时尚元素的通俗歌曲的技巧。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中华民国23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
二人转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查看详细>>
二人转的历史就是一部吸收各种艺术精华的历史。二人转戏歌是二人转曲调与当代流行元素结合的产物,综合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戏曲唱腔和带有鲜明时尚元素的通俗歌曲的技巧。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中华民国23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
二人转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查看详细>>
二人转名家
更多 >二人转唱谱
更多 >二人转文化
更多 >红绸唢呐奏响东北二人转新乐章
本文描绘了东北二人转的独特魅力。从乡村的唢呐声、红绸舞动,到屯子里的炕头戏,展现其深厚根基。又讲述当代年轻人对二人转的创新改编,体现其在时代变迁中的嬗变,表明二人转作为东北文化基因
东北二人转中的唱和默契
本文深入探讨了东北二人转中一唱一和的默契配合,揭示了其在声音、节奏和情感交流方面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展示了唱和默契在二人转中的重要性。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文章提出了创新与
传统艺术二人转如何焕发新生
二人转作为东北传统艺术,面临新时代挑战。通过创新表演形式、融入现代元素、打造个人特色和利用新媒体传播等方式,二人转成功焕发新生,吸引更广泛观众。在创新中坚守艺术本真,同时探索与旅游
东北二人转演员练声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
东北二人转戏曲竹板伴奏
西皮正调1、慢三眼:一名“正板”又名“慢板”,是一板三眼的曲调,中眼起,板上落2、快三眼:一板三眼,中眼起板上落3、原板:一板一眼的曲调,变三眼为一眼,眼上起,板上落4、慢回龙:一
身边的东北二人转
赵本山的走红,让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东北有个“二人转”。不久前,我做为会议陪同,和LZ石化的同事,到LY市PD大戏院看了一场土掉渣的“东北二人转”。票是预先定的,甲等票,价格30元。
查看更多...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