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的精致妆容脸谱术艺中融入闽南性格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以“化妆游行”方式起源,便自此决定了高甲戏在戏子妆面化妆上的讲究和高超的造诣。“以脸识人,以脸识情”,脸谱大都表现不同人物性格与面貌特征,脸谱色彩对比强烈,既夸张又有象征性,用色丰富。

不同角色不同妆容

“见丑脚,闻笑声”,丑脚的表演往往对于化妆的依赖性更强,依靠张扬的面部化妆以及头部装饰,让演员一上台,观众便可“以脸见情”,感知到“笑点”,或者说这就是丑脚化妆的力量。

高甲戏丑脚化妆,多为鼻梁上的“豆干块”展现,“白色豆干块是划分丑脚最明显的标志。”群众高甲戏团剧团管理人老蔡介绍,豆干块是用白色化妆膏直接涂抹而成,丑脚的脸谱化妆相对丰富,可读性较强。女丑的化妆则于额际扎黑纱巾或黑色昭君眉,用假发代替真发,尾端打个结或挂个“羊角髻”,插上鲜花或用红纸自制的扎花,面敷浓粉,两颊各涂胭脂一团,腮边勾画黑色、褐色或白色的大耳环,嘴巴周围还点个黑痣。“这样的女丑出场,即便是第一次观看高甲戏,也能断定女丑。”高甲戏演员小惠说。

净脚则多以固定的模板脸谱出现,换言之,净脚绝大部分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角色对应一个脸谱,具有唯一性。老蔡拿出一本化妆脸谱,让记者更为详细地感知净脚脸谱化妆。高太保眉宇、嘴巴、鼻梁,具有密集度的花纹,颜色囊括红、白、黑、橙等;红面关羽,辅以黑色的浓密胡髯;韩昌的脸谱化妆则显得黑白分明,极黑、极白间展现人物的性格……这些人物的脸谱化妆固定,当画上这样的脸谱出现,熟知的观众便可一眼看出所言的人物,但对于初次接触高甲戏来说则很难辨别。

高甲戏演员的必修课

群众高甲戏团的演员小惠现主演武旦,她14岁进入高甲戏,从丫鬟演起,进而17岁演绎小生,20岁左右演武旦。戏里戏外,角色随她成长,如今她年过40。可以说每演出一次,她便要在自己脸上“绘画”,至今她也数不清多少场了。

小惠对于高甲戏脸谱化妆的流程,早已轻车熟路。首先铺底色三种,嫩肉色、白色、黄色三种颜色调制,可根据自身肤色微调;其次盖粉,在底色的基础上,盖上特制戏剧化妆粉固定妆面;然后,以黑色涂眉毛,胭脂抹脸颊。“演一些大户千金、贵族公主等角色时,往往都要在脸上两眉之间加上花朵等脸谱装饰,以显示地位的尊贵。”小惠补充道,大户千金和普通丫鬟可以从脸谱装饰和服装辨别。

尽管流程大体如此,但是高甲戏化妆也有相对个性化的一面。演员脸型的不同、个人喜好因素、所演人物性格特点都将影响到演员的化妆,呈现出的是颜色浓淡差异、细节处的修饰不同等。

灯光下,左手拿着小镜子,右手持着化妆笔在脸上描绘,这样的化妆生活对于任何一名高甲戏演员来说并不陌生,这样的场景几乎成为他们化妆的“样式范例”。“刚来的时候,往往会有前辈帮忙化妆,后来时间长了都能自行化妆。”小惠介绍,化妆是演员的一项必修课,年轻女演员学化妆较为容易,年轻男演员在化妆上学得较慢。那么化妆一次的时间需多长呢?“不会太长,多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小惠说。

妆容中的闽南性格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的文化艺术。高甲戏历经数百年在闽南泉州地区始终保持长盛不衰、传承不息的态势,至今在石狮乡镇仍然有戏台,而戏台上每逢家节假日,便有高甲戏上演。“每年从菲律宾回来,都要特地去看上几场高甲戏,以解乡愁。”年过六旬的蔡老伯把高甲戏奉为慰藉乡愁乡思的乡戏乡音。

高甲戏的基调,包括剧种的风格、剧目题材的内容、表演形式的粗犷豪放、活泼生动、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无疑体现了泉州人、闽南人那种豪迈豁达、敢拼敢赢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是意趣相投,极为吻合。高甲戏音乐唱腔上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旋律,恰恰是泉州人、闽南人性格的形象写照。
泉州人民在长达数百年的海外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大度包容”的襟怀和气量,体现在高甲戏里。善于吸纳其他剧种的优点和特长,使高甲戏从早期的简单、粗糙逐渐走向成熟与完美。

总而言之,泉州一带的闽南人创造了戏曲艺术瑰宝高甲戏。高甲戏在发展中融合闽南人的性格,而几乎在同一时期高甲戏又熏陶了孕育它的闽南人,培养了闽南人的性格。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