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皮影戏

我们家乡每到中秋节总要请地方的皮影匠来给村子里展演皮影艺术,多少年来风雨无阻。小时候的我们只是看热闹,凑在一群大人堆里,穿来穿去、追逐嬉戏,常常引来老人们的呵斥,“这些小家伙,真闹腾,坏了我们听戏!不想看就远点去玩!”呵呵,他们哪里知道,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那影人的来历,至于具体说的是什么故事,我们一概不懂!

所以,皮影对我们的诱惑不比大人少,看一场露天电影已经是激动好几天的年代,家人不会阻止我们看皮影的。总是在想那么多人物的出场,包括凳子、桌子,手里的兵器或者拐杖,敲锣的、打鼓的、呐喊的、不同人物的配音......这得需要多少人啊?总是在想那么小的帐篷里能容下多少道具、多少演员啊?记得那次在哥哥带领下,靠近“后台”透过小缝看内幕,里面最大的道具就是一张长桌子和三个板凳,加上锣鼓手总共三人。一个锣鼓手附加呐喊的配声,一个专门准备传递要出场的皮影人物和道具,另一个就是主唱,所有人物的出场、退场,举手投足都有他一人完成......

听爸爸说每出戏结束,影子匠(主指主唱人)都需要整天润喉休息以待晚上再唱。内容均为古代英雄传奇或者民间故事。直到上中学我才完整的听过《铡美案》,不得不叹服于他们言语的精炼,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讲述过程中的“帯调演唱"语言都相当精简而且多为雅韵,让所有的故事都用同一个强调(皮影的调子)表露。唯有细听其词方可知道内容。唯有懂戏的人才能听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难怪小时候的记忆里总觉得每年看的都是一样的戏!

如今中秋都是法定假日,所以更加有机会看家乡皮影了。可是因为有了电视、网络,人们对皮影的兴趣越来越少。除了老人们依然乐此不疲之外,连玩耍的孩子也看不到几个了,年轻人更不屑于此。幸好这多年的传统,让家乡人坚持了下来,不晓得将来还会有多少人懂得欣赏这个民族艺术了!想想当年我们在雨中顶着塑料布看皮影的记忆已经永远不复存在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