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昆剧团第六代“代字辈”昆剧传承人预招50人

6日,浙江昆剧团在杭州面向全国招收第六代“代字辈”昆剧传承人50名。7日,浙江昆剧团副团长程伟兵告诉记者,距离该团上次招收“万字辈”学员已时隔17年,此次招生已成燃眉之急。记者了解到,此次初试,报考戏曲表演的有90余名,乐器演奏的19名,总共仅为招生名额2倍左右。

6日,浙江昆剧团举行第六代“代字辈”学员招生初试,招收戏曲表演40人,乐器演奏10人,主要针对1999年9月1日后出生的学生,并由浙江昆剧团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中联合办学。

为何这次招的学员为“代字辈”?其实,浙江昆剧团按字排辈由来已久,这批新生正好传到“代”。“传、世、盛、秀、万、代……”等辈分用字,都是“传字辈”老艺术家早早想好的。而上一批“万字辈”学员的招收早在1996年,距离现在已17年。


“正是燃眉之急,一定要招生了。”7日,程伟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昆曲的竞争主要在于人才的竞争,“剧中人物水平很要紧。”
浙江昆剧团副书记王世英也表示:“再不招就要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了。”不过,他也表示,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学习时间较为漫长,经过17年的学习,“万字辈”学员基本能在台上“站住”,而如果要达到成熟状态,则需花上二十几年。

此次招生中,王世英作为乐器演奏组的考官,认为该组招考情况并不理想。他说,报考乐器演奏组的学生仅19人,不到招考名额的2倍,“挑选余地不大。”

“要是我们招生(报考人数)像乐器考级人数那么多就好了”,王世英说,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乐器是为了能在毕业考试中加分而不是为了就业。在他看来,一些孩子从个人天赋、家庭环境看较适合从事戏曲工作,但是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他认为,读书考大学并非孩子的唯一出路,更应从孩子的特长去考虑。

不过,程伟兵对此次招考情况基本满意,“总的情况还好,比想象的要好。”作为主考官,他更希望报考的学生是“一张白纸”,听到原生态的声音。

据他介绍,此次报考表演组的个别学生有备而来,十分优秀,如两个来自河北保定的男孩会毯子功,嗓音也好,另有来自衢州、杭州等地的报考者也是充满灵气,形象也好。

据悉,浙江昆剧团成立于1955年,前身浙江苏昆剧团在建国初期,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苏昆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艺术表演团体。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