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要做学者型的演员

人们喜欢话剧和影视剧中的她,对她出演的《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念念不忘;人们更欣赏舞台下的她,大气优雅通透豁达。昨天上午,她——75岁的吕中现身河北省话剧院,与该院30多位年轻演员分享自己的艺术人生。记者发现,这位老演员的很多感悟不仅适用于想当演员的年轻人,同样也值得你我借鉴。

河北省话剧院是我的“妈院”

今年3月河北省话剧院2015年演员读书班开课,为期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诸多省内外文艺界人士应邀前来,为该院30多名青年演员讲授表演、芭蕾、武术以及声乐等课程。北京人艺老演员吕中就是其中之一,她说刚一接到省话黄平安院长的电话当即就同意前来,“河北省话剧院是我的‘妈院’,我在这里工作了15年,我热爱这块土地,热爱这个剧院。”

家在北京的吕中195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河北省话剧院的演员训练班,毕业后留在该院当演员,1973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都说文艺源自生活,正是在河北的15年吕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河北省话剧院曾很辉煌,排演过《红旗谱》等经典剧目,北京人艺的老演员都说演《红旗谱》谁都比不过河北,因为河北省话剧院的演员们有生活。”吕中透露当年18岁的她进入剧院后就跟大家一起下乡,跟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吕中说正是当年的体验令省话演员们上台后不是演农民,“他们身上就透着农民的味道,有位女演员在《红旗谱》里有个上炕的动作,她会把鞋磕磕土才上炕。这得到了包括曹禺在内的诸多大家的赞赏,这个细节就能说明角色的出身。”吕中说扎实的生活基础令她受益匪浅,“拍摄雷献禾导演的电视剧《母亲》,扮演农村老太太,开始导演担心我的形象太过知识分子,结果我走起路来大家说像。我特自豪地告诉他们,我当年在河北省话剧院呆过,我有生活。”

迄今每逢春节吕中都会给当年河北省话剧院的老同事们打电话拜年,这次时隔多年回到石家庄她说变化太大已经认不出来。再见当年的熟人,都已白发苍苍的他们拥抱在一起时眼眶都湿了,“我很珍惜在河北的15年。”吕中说。
要做学者型的演员

不论是《天下第一楼》、《雷雨》、《小井胡同》等话剧,还是《催眠大师》、《人间正道是沧桑》、《走向共和》等影视剧,吕中都能让角色焕发独特的光彩。怎么才能做个好演员,吕中的经验是多学习,“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北京人艺有句话是要做学者型的演员。”

在吕中看来演员是个神圣的职业,有着其他职业都不具备的一个特点:“身体就是演员的工具,要想锤炼好这个工具,外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内在。”吕中曾学过芭蕾、戏曲和京韵大鼓等,昨天她还当场给大家唱了段昆曲《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选段,“当演员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角色,积累了很多才能,就是你的创作资本。我在演《走向共和》时有段慈禧唱昆曲场景,我学的昆曲就用上了。”

吕中还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多读书,年轻时她因为读完左拉的《妇女乐园》兴奋得不能自已,大半夜地把同宿舍的伙伴们都叫起来说她读了本好书,被吵醒的伙伴们说她是“疯子”,“演员很容易上当,有时角色好、导演给的镜头好,演员不经意间的状态被抓住了剪辑出来,结果演员出名了,其实并非你演得好。一部戏出来不等于每部戏都能出来,如果不努力充实自己,导演想要的东西你给不了,那只能等着被换下了。”

对于自己的演艺生涯吕中的想法是“尽力而为顺其自然”,“今年迄今就接了一部戏,戏份不多。近来因为先生身体不好,我很少接戏。再者毕竟年纪摆在这,强度太大的戏也不接了。”

平日对谁都不生气

这些年凡是见过吕中的人都会说一句真显年轻,记者昨天见到她时也发现头发花白的吕中依然身姿挺拔,整个人精气神十足。对此吕中透露她从没有刻意去养生,秘诀在于她对生活充满爱和热情。

吕中说她平日里对谁都不生气,一是不愿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特别是对家人,像我先生最近因为身体不好,有时会发脾气,我都能理解。重要的是心态,心放松,不较劲儿。一个人总是要去面对生活、面对不如意,如果你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就会觉得我怎么这么倒霉。多去理解别人,你就海阔天空了。”吕中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问题,她也不例外:“要乐观面对。譬如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应该享受的生活,这点儿水和了这点儿泥,很知足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