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昆曲重回最美的时光?

申遗成功14年,昆曲似乎进入了百多年来最好的阶段。拿上海昆剧团来说,2014年演出了130场,演出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创下历史新高,今年预计演出将达到250场。除了在绍兴路9号的俞振飞昆曲厅驻场演出之外,在豫园的60场驻场演出也将于6月启动。上昆的“兰韵雅集”会员俱乐部,目前有会员一万名。

支撑这些的是上昆这些年来在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果。2001年5月18日,昆曲“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上海昆剧团排演了大型历史剧《班昭》,之后相继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奖和中国戏曲学会奖。在那之后,上昆的《长生殿》(精华版)和《景阳钟》也分别在2010年、2014年双双收获这两个奖项,成为全国戏曲院团中罕见的双料“三连贯”得主。而在这个过程中,上昆搭建起了完整的人才梯队,上到15位平均年龄74岁的非遗传承人,下到20出头的昆坛新秀,被业界称为“几生几代几双人”,行当齐全资源充沛。这在戏曲界非常少见。特别是“三连贯”,使得从昆大班到昆四班都有了自己的代表剧目,所谓出戏、出人、活态传承,由此有了自信和底气。

即便如此,置身于大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激活院团,激活昆曲,仍然是昆曲人面临的课题。和一些相对年轻的剧种不同,昆曲从600年前绵延至今,如何将其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是当代昆曲艺术家的重要使命。而要原汁原味,离不开声腔和文本。昆曲昆曲,曲为半边天,而昆曲最初诞生之时,是土腔土调的里巷歌谣,甚至被评论家批评为“平直无意致”,流传也有限。直到明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梁辰渔等民间和文士音乐家的加工打磨,才有了后人听到的婉转典雅。如今,要把这优美动听的音乐声腔继承下去,对当代戏曲音乐家无疑是个挑战。

再说剧本--音乐定格之后,昆曲的兴衰就不在声腔,而在文学剧本了。无论是乾隆年间昆曲在与地方戏的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还是1956年一出改编版《十五贯》重新救活了昆曲的故事,都说明了剧本对于昆曲的重要性。特别是与其他剧种相比,昆曲对于剧本的文学性要求特别高,《牡丹亭》《桃花扇》都是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剧本。而今天,好的编剧在哪里,文学性与观照性得兼的好剧本在哪里,成为昆曲人最想迈过又最难迈过的一道坎。

当年利玛窦来过中国之后,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这样记载万历年间中国人看戏的场景:“我相信,这个民族是太爱好戏曲表演了。这个国家有很多年轻人从事这种活动。戏班的旅程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忙于公众或私家的演出。凡盛大宴会都要雇佣这些戏班。客人们一边吃喝一边看戏,十分惬意,以至宴会有时要长达十个小时,戏也一出接一出演下去,直到宴会结束。”这里的戏,说的就是昆曲。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强求昆曲重回这最美的时光。但探讨昆曲如何走得更好更远,仍然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