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方响》
方响是古代中国打击乐器,南朝梁代出现,是中国古代很有艺术特色拜具有固定音高的敲击乐器。
它出自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的北周(公元557一581年),后为隋、唐燕乐中常用的乐器。它通常由十六块铁板根据音高顺序排列而成,用小铁锤或木锤敲击发音。
方响(方响)《 汉典网》
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
方响,又称方晌、铜磬。
方响始于南北朝梁代(502—557)。《旧唐书·音乐志》:“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板),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又据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唐牛殳《方响歌》:“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可知唐代方响由“圆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块铁片组成。用于宫廷燕乐。
古代中国打击乐器,用于宫廷燕乐。出现于南北朝梁代(502-557)。
方响是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铁板、铜片或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宋代,方响渐少使用。现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乐时偶尔使用,濒于失传。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在参阅古代文献和残存的惟一方响(发音板锻铁制成)基础上研制成功新型方响,上世纪80年代初,又制成51音方响,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已正式列入民族乐队编制中。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是一种金属板琴。约始于南北朝的梁代(502——557)。《旧唐书·音乐志》载:“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业指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唐代,方响用于宫廷燕乐。
宋陈《乐书》绘有方响图像,系由16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铜板(或铁板)组成,分上下两排以绳悬垂于特制木架上,以小铁锤敲击。其音律编次为:下排自左至右为黄钟、太簇、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无射;上排自右至左为应钟、黄钟之清、太簇之清、姑洗之清、仲吕之清、大吕、夷则、夹钟,十二律俱备,并附四清声(四个高八度音)。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方响曾有独奏乐曲《惜春》、《玉京春慢》和与筝、琵琶合奏的《令神曲》等。唐宋诗文中多有关于方响及其演奏技艺的描述,说明方响在唐宋时期曾盛行一时。宋以后使用渐少。明清时期仍用于宫廷雅乐中,在民间已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器研制部门试制新型方响,用43块长方形钢板作发音板,背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点。每块音板对应一根共鸣管,分为两排,按钢琴键盘式排列。音响丰满悦耳,已在中国民族乐队中试用。
方响是古代打击乐器,出现于北周。
隋唐时用于燕乐,后也用于宫廷雅乐,自宋代后渐少使用。
另据《周正乐》记载:“西凉清乐方响,一架十六枚,具黄钟、大吕二均声。”
隋唐时期,方响用于燕乐,后用于宫廷雅乐。唐代曾涌现出马仙期、吴缤等方响演奏家。唐代诗人杜牧、钱起、雍陶、陆龟蒙等都留下了诵方响的诗篇。
宋代,方响渐少使用。现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乐时偶用,濒于失传境地。
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在参阅古代文献和残存的唯一方响(发音板锻铁制成)基础上研制成功新型的四十三音方响,发音板用六十号钢板制作,上面为长方形,下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点。分两排,按七声音阶序列排列于金属架上。音域g1—g4。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制成五十一音方响。音板采用十二平均律双音阶排列法,上列为#c调音阶,下列为c调音阶,音域f—c4。琴架可升降或转动,便于水平或竖立演奏,并设有制音装置和共鸣筒。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已正式列入民族乐队编制中。
新型方响发音丰满、悦耳。长于演奏琶音及各种节奏型分解和弦,以八度同音演奏旋律或副旋律有庄重朴实之感。已列入民族乐队编制。在器乐合奏《潇湘水云》、《月儿高》、《霓裳曲》、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笛子独奏《秋湖月夜》中,都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